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4分,各2分) 4.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 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3分,只 答出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的2分) 15.提示:本题5分,表述出与作者相同(相近)、相反或折中的看法且能自圆其说,观点明确得2分、语 句通顺且能适当作点分析得3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2010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怎么跌的有尊严 龙应台 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 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经连下了三 天雨,朝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獒个城市。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最后的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 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在这黯淡的三天之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 对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有没有人发短信给他,约他周末去踢球? 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重重地拍他肩膀说:“没关系啊,这算什么”?有没有人在MSN上跟他聊过天、开 过玩笑?有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用不放心的声音说:“嘿,你今天怎么了?” ③在那三天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在笔记本里,他曾经一度动念想去和对方痛哭一场?有 没有某一个电话号码被他输入手机,他曾经一度犹疑要不要拨那个电话去说一说自己的害怕? ④那天早上,十五岁的他决绝地出门之前,桌上有没有早点?厨房里有没有声音?从家门到校门的 路上,有没有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 ⑤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 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骨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 次,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 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 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 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⑦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 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⑧我们没有学过
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4 分,各 2 分) 14.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 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3 分,只 答出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的 2 分) 15.提示:本题 5 分,表述出与作者相同(相近)、相反或折中的看法且能自圆其说,观点明确得 2 分、语 句通顺且能适当作点分析得 3 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2010 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怎么跌的有尊严 龙应台 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 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经连下了三 天雨,望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整个城市。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最后的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 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在这黯淡的三天之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 对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有没有人发短信给他,约他周末去踢球? 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重重地拍他肩膀说:“没关系啊,这算什么”?有没有人在 MSN 上跟他聊过天、开 过玩笑?有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用不放心的声音说:“嘿,你今天怎么了?” ③在那三天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在笔记本里,他曾经一度动念想去和对方痛哭一场?有 没有某一个电话号码被他输入手机,他曾经一度犹疑要不要拨那个电话去说一说自己的害怕? ④那天早上,十五岁的他决绝地出门之前,桌上有没有早点?厨房里有没有声音?从家门到校门的一 路上,有没有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 ⑤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 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骨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 次,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 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 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 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⑦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 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⑧我们没有学过
⑨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一一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一一的 机会是不是多一点? ⑩现在K也绊倒了。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 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 然来自孤独。 注: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篇随感 (有删改) 7.从文章题目到文中的一个个追问,都显现了作者的思考,她针对“男孩自杀”事件阐述了自己的哪些看 法?结合文意概括回答。(6分) 8.文章第②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9.结合文章理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句的含义。(4分) 10.对文中作者历数的现实教育中的种种缺失,你怎样看待?如果说生活即教育,那我们又该在生活中获 得怎样的智慧呢?请你结合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9.(3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 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0.(2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 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l910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其中 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代,显得那么虚幻和空洞,而他关于百年后将 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在当时饥寒交迫的国人看来更显得荒诞和离奇,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当历 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2010年,痴人的梦说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对应的时间,对应的地点,穿江而过 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世博会的举办和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如此高度契合。 ②世博会究竟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③笔者曾有幸当面向连任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现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讨教 他说:“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将超过奥运会。因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 世博会确实能够做到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难明白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城 市发展经验的集中展示,将给中国不少城市带来改变陈旧面貌、提升自身素养的大好契机。中国的城市人 口现已占总人口的近半数,直接能对如此数量的中国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⑨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的 机会是不是多一点? ⑩现在 K 也绊倒了。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 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 然来自孤独。 注: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篇随感。 (有删改) 7.从文章题目到文中的一个个追问,都显现了作者的思考,她针对“男孩自杀”事件阐述了自己的哪些看 法?结合文意概括回答。(6 分) 8.文章第②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9.结合文章理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句的含义。(4 分) 10.对文中作者历数的现实教育中的种种缺失,你怎样看待?如果说生活即教育,那我们又该在生活中获 得怎样的智慧呢?请你结合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4 分) 答: 9.(3 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 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 1 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10.(2 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 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2010 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1910 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其中 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代,显得那么虚幻和空洞,而他关于百年后将 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在当时饥寒交迫的国人看来更显得荒诞和离奇,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当历 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 2010 年,痴人的梦说 .....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对应的时间,对应的地点,穿江而过 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世博会的举办和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如此高度契合。 ②世博会究竟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③笔者曾有幸当面向连任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现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讨教, 他说:“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将超过奥运会。因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 世博会确实能够做到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难明白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城 市发展经验的集中展示,将给中国不少城市带来改变陈旧面貌、提升自身素养的大好契机。中国的城市人 口现已占总人口的近半数,直接能对如此数量的中国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④不仅如此,本届世博会还将是文化交流的盛会。目前官方预计的数据是,将有超过700的国内外 嘉宾和观众亲临世博会现场,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艺术团体在历时半年的展览期间,举行超过2万场 风格各异的演出。届时上海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交流和文明对话的舞台,一个全世界参与的城市文明大 互动将恢弘上演,相随而来的会是世界的新一轮大合作。 ⑤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或深层碰撞必将产生火花,这种火花稍经衍变便能成就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 而无数的火花也必将引发一轮创新热潮。当世界正在全力寻求走出经济困境的捷径时,创新无疑会形成巨 大的推力 ⑥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做到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时间周期更长、参与人数更多、互动程度 更强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把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的面前。这里没 有姚明和刘翔,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光环,却有着一座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申办世博会计划,他认为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 年。今年5月1日,这个“管50年”的战略正式拉开大幕。这是一个需要用奥运赛场上的澎湃激情去关 注、去热爱的战略,这又是一个需要用城市发展中的理性思考去观察、去学习的战略。对于中国,2010注 定是“世博之年”,同时,还应是开启中国“世博新时代”之年。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2分) 8.第①段中“痴人的梦说”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9.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回答。(4分) 10.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分) (一)7-10题(14分) 7.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2分,“深刻”“广泛”有一即可) 8.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 言。(每点2分,共4分 9.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②推动文化交流。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④把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 界面前。(每点1分,共4分) 10.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每点2分,共4分) 2010年四川乐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竞”二字。古今中外,解 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④不仅如此,本届世博会还将是文化交流的盛会。目前官方预计的数据是,将有超过 7000 万的国内外 嘉宾和观众亲临世博会现场,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艺术团体在历时半年的展览期间,举行超过 2 万场 风格各异的演出。届时上海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交流和文明对话的舞台,一个全世界参与的城市文明大 互动将恢弘上演,相随而来的会是世界的新一轮大合作。 ⑤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或深层碰撞必将产生火花,这种火花稍经衍变便能成就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 而无数的火花也必将引发一轮创新热潮。当世界正在全力寻求走出经济困境的捷径时,创新无疑会形成巨 大的推力。 ⑥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做到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时间周期更长、参与人数更多、互动程度 更强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把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的面前。这里没 有姚明和刘翔,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光环,却有着一座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提出申办世博会计划,他认为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 50 年。 今年 5 月 1 日,这个“管 50 年”的战略正式拉开大幕。这是一个需要用奥运赛场上的澎湃激情去关 注、去热爱的战略,这又是一个需要用城市发展中的理性思考去观察、去学习的战略。对于中国,2010 注 定是“世博之年”,同时,还应是开启中国“世博新时代”之年。 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2 分) 8. 第①段中“痴人的梦说 .....”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6 分) 9.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回答。(4 分) 10. 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 分) (一)7—10 题(14 分) 7.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2 分,“深刻”“广泛”有一即可) 8.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 言。(每点 2 分,共 4 分) 9.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②推动文化交流。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④把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 界面前。(每点 1 分,共 4 分) 10.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每点 2 分,共 4 分) 2010 年四川乐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 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 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 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 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一一责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 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 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 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 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 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一人 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 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一一有时甚至是 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 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 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 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 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 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 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12.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4分) 答 13.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 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 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 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 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 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 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 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 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 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 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 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 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 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 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 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 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 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 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12. 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4 分) 答 : 13. 第 1 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4.第2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15.文章第6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4分) 答: 12.(4分)答: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责任”和“义务”分别给2分) 3.(4分)答:引起读者的兴趣,(2分)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2分) 14.(4分)答: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相互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答出压力2分,答出支持和安慰2分)。 15.(4分)答:“人生的意义”中应包含有“社会和更多一一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2010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低碳与城市生活 张华 ①低碳经济更需要城市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需要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②丹麦哥本哈根市是城市绿色能源和绿色出行的典范,市民摒弃汽车,习惯用自行车或地铁等环保方 式出行。哥本哈根以其风力发电出名,城市内共有5600座风车,为丹麦提供了10%的发电量 ③瑞典马尔默是“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住宅区供暖空调利用海水和地下水能量,市内交通重点在 于推广使用自行车,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便利出行。马尔默已成为世 界上不多的100%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市镇。 ④加拿大温哥华鼓励采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淸洁能源,连垃圾压实机都采用太阳能为动力。温 哥华限制建私人停车场,且停车库与住宅分开销售,以此鼓励居民多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 ⑤由此可见,低碳生活宜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国家、城市的不同能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低碳生活能源结 构、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模式,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⑥与低碳生活友好的电力来源可以是当地的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并且 选择高效用电设备 ⑦人类活动需要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也是能耗和排放大户,汽车的燃油只有13%用于牵引,另外87% 被发动机本身、等红绿灯或者塞车所损耗。同样,选择交通工具也非常重要,乘坐出租车碳的排放量是坐 公共汽车的7倍,是乘地铁的14倍。由此看来,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也会影响碳排放。从能 源消耗来讲,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更有利于减排
14. 第 2 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4 分) 答: 15. 文章第 6 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4 分) 答: 12.(4 分)答: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责任”和“义务”分别给 2 分) 13.(4 分)答:引起读者的兴趣,(2 分)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2 分) 14.(4 分)答: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相互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答出压力 2 分,答出支持和安慰 2 分)。 15.(4 分) 答:“人生的意义”中应包含有“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2010 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低碳与城市生活 张华 ①低碳经济更需要城市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需要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②丹麦哥本哈根市是城市绿色能源和绿色出行的典范,市民摒弃汽车,习惯用自行车或地铁等环保方 式出行。哥本哈根以其风力发电出名,城市内共有 5600 座风车,为丹麦提供了 l0%的发电量。 ③瑞典马尔默是“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住宅区供暖空调利用海水和地下水能量,市内交通重点在 于推广使用自行车,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便利出行。马尔默已成为世 界上不多的 100%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市镇。 ④加拿大温哥华鼓励采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连垃圾压实机都采用太阳能为动力。温 哥华限制建私人停车场,且停车库与住宅分开销售,以此鼓励居民多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 ⑤由此可见,低碳生活宜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国家、城市的不同能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低碳生活能源结 构、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模式,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⑥与低碳生活友好的电力来源可以是当地的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并且 选择高效用电设备。 ⑦人类活动需要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也是能耗和排放大户,汽车的燃油只有 13%用于牵引,另外 87% 被发动机本身、等红绿灯或者塞车所损耗。同样,选择交通工具也非常重要,乘坐出租车碳的排放量是坐 公共汽车的 7 倍,是乘地铁的 14 倍。由此看来,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也会影响碳排放。从能 源消耗来讲,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更有利于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