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小江花图机工作家“ 学习目标 视频欣赏 整体理解 人物形象南海一中林艳芳 主题分析
整体理解 学习目标 人物形象 主题分析 视频欣赏 南海一中 林艳芳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内容、结构、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熟悉至少 个故事情节。 2.结合节选课文,分析孙悟空的“三位一体 的形象特征。 结合节选课文,分析作品的现实意义。 4.完成综合运用题
1. 了解《西游记》的内容、结构、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熟悉至少一 个故事情节。 2. 结合节选课文,分析孙悟空的“三位一体” 的形象特征。 3. 结合节选课文,分析作品的现实意义。 4. 完成综合运用题
学习目标1.《西游记》之內容①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四大名著”之 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 八十—难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 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 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 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 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 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 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 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 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 量惊人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四大名著”之 一。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 八十一难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 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 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 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 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 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 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 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 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 量惊人
学习目标1.《西游记》之內容②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 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 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 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 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 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 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 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 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 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 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 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 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 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 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 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 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学习目标1.《西游记》之唐僧取经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 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 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 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汘、巴基斯坦 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 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 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 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 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 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 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 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 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 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 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 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