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展史中国的炼金术传到西方 中国的炼金术除了从卑金属得到贵金属以外, 还致力于研制长生不老之药“金丹”-炼丹术。 中国的炼金术随丝绸之路传到了阿拉伯文化圈, 所以有了 alchemy这个行业。 西腊文明在欧州历史上曾一度失传,幸好阿拉 伯人继承了其精华(7-14世纪,11~13世纪十字 军的侵略将散落在阿拉伯文化中的希腊文化又 带回了欧洲,也顺便将中国的炼金术带进入了 西方文明。此后,西方的炼金术活动朝着独自 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酸、碱、盐等物质的化 学性质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
化学发展史-中国的炼金术传到西方 中国的炼金术除了从卑金属得到贵金属以外, 还致力于研制长生不老之药“金丹”-炼丹术。 中国的炼金术随丝绸之路传到了阿拉伯文化圈, 所以有了alchemy这个行业。 西腊文明在欧州历史上曾一度失传, 幸好阿拉 伯人继承了其精华(7~14世纪), 11~13世纪十字 军的侵略将散落在阿拉伯文化中的希腊文化又 带回了欧洲, 也顺便将中国的炼金术带进入了 西方文明。此后,西方的炼金术活动朝着独自 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酸、碱、盐等物质的化 学性质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
化学发展史从炼金术到化学 17世纪,文艺复兴活动使 alchemy真正向现代 的 chemist过渡。当时的化学家,要么是贵族, 要么是业余爱好。与英国 Newton同时期的贵族 Robert boyle(1627-1691)对气体和真空进行了 研究,写了“ The sceptical Chymist(1661)”-书 主张诀别带有神秘色彩的炼金术,而以理性思考 的态度来研究化学。他发现了波义耳法则 PⅤ= Const,实际上就是现代物理化学的起点 1662英国设立了 Royal Society,166(年Pa Academia分别设立,为科学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土 壤,这是化学与炼金术诀别的标志
化学发展史-从炼金术到化学 17世纪,文艺复兴活动使alchemy真正向现代 的chemistry过渡。当时的化学家, 要么是贵族, 要么是业余爱好。与英国Newton同时期的贵族 Robert Boyle (1627-1691) 对气体和真空进行了 研究, 写了“ The Sceptical Chymist (1661)” 一书, 主张诀别带有神秘色彩的炼金术, 而以理性思考 的态度来研究化学。他发现了波义耳法则 PV=Const, 实际上就是现代物理化学的起点。 1662英国设立了Royal Society, 1666年 Paris Academia 分别设立, 为科学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土 壤,这是化学与炼金术诀别的标志
罗伯特·波义耳( Robert Boyle,16271.25 1691.1230),爱尔兰自然哲 学家,在化学和物理学研究 上都有杰出贡献。虽然他的 化学研究仍然带有炼金术色 彩,他的《怀疑派的化学家》 书仍然被视作化学史上的 里程碑。他曾研究过气体物 理学、气象、热学、光学、 电和磁、无机化学、分析化 学、化学、工艺、物质结构 理论以及哲学、神学。其中 The hon. robert boyle 成就突出的主要是化学
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25- 1691.12.30),爱尔兰自然哲 学家,在化学和物理学研究 上都有杰出贡献。虽然他的 化学研究仍然带有炼金术色 彩,他的《怀疑派的化学家》 一书仍然被视作化学史上的 里程碑。他曾研究过气体物 理学、气象、热学、光学、 电和磁、无机化学、分析化 学、化学、工艺、物质结构 理论以及哲学、神学。其中 成就突出的主要是化学
化学发展史从气体元素到物质不灭定理 1764年CO2( Black),1766年H2 ( Cavendish),172年O2( Scheele),1772年N2 ( Ratherford),1774年Cl2( Scheele)分别被发 现,空气中含有不同成分的事实被揭示。 174年 Lavoisier确立了物质不灭定理,1777 年确立了燃烧理论。此后的化学反应的定 比例法则( Joseph louis prous,1799)及化 学元素分析方法的发展,为有机化学的出现 奠定了基础
化学发展史-从气体元素到物质不灭定理 1764 年 CO2 (Black), 1766 年 H2 (Canvendish), 1772年O2 (Scheele), 1772年N2 (Ratherford) , 1774年Cl2 (Scheele)分别被发 现, 空气中含有不同成分的事实被揭示。 1774年Lavoisier确立了物质不灭定理, 1777 年确立了燃烧理论。此后的化学反应的定 比例法则 (Joseph Louis Proust, 1799) 及化 学元素分析方法的发展, 为有机化学的出现 奠定了基础
拉瓦锡(AL. Lavoisier,1743-1794)是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被誉为“近代 化学之父”。他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是 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 定律”;他是化学方程式的发明者;他 对化学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燃烧”的 本质,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 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氧化学176,法学学士 说”;他非常重视实验和观察,指出:1764,研究化学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我们的推理176,候补院士 受到实验的检验,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1768,征税官 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理以外,别无他177,正教授 途”;他对化学实验从定性向定量发展,1775,火药局长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也被誉为“定1789,入狱 量化学之父”、“近代化学奠基人”。1794,绞刑
拉瓦锡(A.L. Lavoisier,1743-1794)是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被誉为“近代 化学之父”。他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是 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 定律”;他是化学方程式的发明者;他 对化学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燃烧”的 本质,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 “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氧化学 说”;他非常重视实验和观察,指出: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我们的推理 受到实验的检验,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 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理以外,别无他 途”;他对化学实验从定性向定量发展,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也被誉为“定 量化学之父”、“近代化学奠基人”。 1763,法学学士 1764,研究化学 1765,候补院士 1768,征税官 1778,正教授 1775,火药局长 1789,入狱 1794,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