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科分布情况 我们近似认为神农架植物名录包含神农架所有植物种类,统计时去除不在名 录中的物种,采集的植物共包含103科。 统计每科的物种数与其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因为科的数目极多,仅选取采 集种数前十的11个科(有并列)。 表24各科种数与百分比 Table 2. 4 The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species in different Families 科名 菊科 Asteraceae 音薇科 Rosaceae 8.46% 豆科 禾本科 百合科 Liliaceae 毛科 Ranunculaceae 3.56% 形科 Apiacea 3.34%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尊麻科 Urticaceae 223% 平均每科采集种数为4.36种,占总物种数0.97% 25采集种类所占神农架植物名录中种类百分比 我们近似认为神农架植物名录包含神农架所有植物种类,统计时去除不在名 录中的物种得简表如下: 神农架植物名录种数 采集到的种 百分比 3549 12.65% 选取采集种数前十的11个科(有并列)为代表,计算其在神农及植物名录 对应科内的百分比,高于平均百分比的结果用下划线标出。 表25采集种数占该科在神农架名录中总数的百分比 Table 2.5 The percentage of collection species in the corresponding Family in The Name Catalogue of Shennongjia Plant
2.4科分布情况 我们近似认为神农架植物名录包含神农架所有植物种类,统计时去除不在名 录中的物种,采集的植物共包含 103 科。 统计每科的物种数与其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因为科的数目极多,仅选取采 集种数前十的 11 个科(有并列)。 表 2.4 各科种数与百分比 Table 2.4 The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species in different Families 科名 Family 数量 Number 百分比 Percentage 菊科 Asteraceae 49 10.91% 蔷薇科 Rosaceae 38 8.46% 豆科 Leguminosae 20 4.45% 禾本科 Gramineae 20 4.45% 百合科 Liliaceae 20 4.45%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16 3.56% 蓼科 Polygonaceae 15 3.34% 伞形科 Apiaceae 15 3.34% 唇形科 Labiatae 11 2.45%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10 2.23% 荨麻科 Urticaceae 10 2.23% 平均每科采集种数为 4.36 种,占总物种数 0.97%。 2.5采集种类所占神农架植物名录中种类百分比 我们近似认为神农架植物名录包含神农架所有植物种类,统计时去除不在名 录中的物种,得简表如下: 神农架植物名录种数 采集到的种数 百分比 3549 449 12.65% 选取采集种数前十的 11 个科(有并列)为代表,计算其在神农及植物名录 对应科内的百分比,高于平均百分比的结果用下划线标出。 表 2.5 采集种数占该科在神农架名录中总数的百分比 Table 2.5 The percentage of collection species in the corresponding Family in The Name Catalogue of Shennongjia Plant
科名 名录中数量 百分比 Number in the 菊科 Asteraceae 普薇科 Rosaceae 1836 豆科 Leguminosae 15.87% 禾本科 Gramineae 百合科 Liliaceae 科 Polygonaceae 15 277 伞形科 Apiaceae 居形科 Labiatae 8.80%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尊麻科 Urticaceae 1923 可以看出,采集种数高的科基本也都有高于平均的百分比,说明它们在采集 时被偏好选择 3分析与讨论 31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神农架物种多样性极高,在引言中已经介绍。本次考察的结果,也从两个方 面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3.1.1植物种数与科数多 这次实习共采集到480种植物,分属103科,是相当可观的数量。虽然种类 数仅占神农架植物名录总数的1265%,但考虑到本次考察时间短,采集地点较 少,且采集人仅受过较短时间培训,采集到的植物种数如此之多,足以说明神农 架的植物种类丰富度很高。 3.1.2采集种类与科分布极为分散 采集频数统计结果显示,种的平均采集频数为3.16次/种,表明采集的重复 度很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采集频数为1或2的物种数百分比为5227%,超 过总数的一半。对于同一物种,平均被采集的次数仅略超过三次,且半数以上的 物种仅被采集了一到二次,尤其是采集频数为1的种类有165种之多,占比高达 34.38%。采集频数少,意味着同一物种被采集多次的概率低,进而说明由于物种
科名 Family 数量 Number 名录中数量 Number in the catalogue 百分比 Percentage 菊科 Asteraceae 49 261 18.77% 蔷薇科 Rosaceae 38 207 18.36% 豆科 Leguminosae 20 126 15.87% 禾本科 Gramineae 20 180 11.11% 百合科 Liliaceae 20 137 14.60%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16 102 15.69% 蓼科 Polygonaceae 15 54 27.78% 伞形科 Apiaceae 15 85 17.65% 唇形科 Labiatae 11 125 8.80%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10 65 15.38% 荨麻科 Urticaceae 10 52 19.23% 可以看出,采集种数高的科基本也都有高于平均的百分比,说明它们在采集 时被偏好选择。 3. 分析与讨论 3.1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神农架物种多样性极高,在引言中已经介绍。本次考察的结果,也从两个方 面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3.1.1 植物种数与科数多 这次实习共采集到 480 种植物,分属 103 科,是相当可观的数量。虽然种类 数仅占神农架植物名录总数的 12.65%,但考虑到本次考察时间短,采集地点较 少,且采集人仅受过较短时间培训,采集到的植物种数如此之多,足以说明神农 架的植物种类丰富度很高。 3.1.2 采集种类与科分布极为分散 采集频数统计结果显示,种的平均采集频数为 3.16 次/种,表明采集的重复 度很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采集频数为 1 或 2 的物种数百分比为 52.27%,超 过总数的一半。对于同一物种,平均被采集的次数仅略超过三次,且半数以上的 物种仅被采集了一到二次,尤其是采集频数为 1 的种类有 165 种之多,占比高达 34.38%。采集频数少,意味着同一物种被采集多次的概率低,进而说明由于物种
多样性丰富导致了采集地点的种类极为分散 对科的统计结果显示,采集植物种类分属多达103科。而物种丰富度是可以 用样方内种数/属数,属数/科数,种数/科数的比值来表示的(沈泽昊,2004)。 科的数目越多,每科包含的种数越少,也就意味着物种分化程度高,生物多样性 高。根据统计,本次采集的种数/科数为436: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仅有1种的 科多达34个,占总科数的330%。这说明我们采集的地点植物物种分化程度很 高,反映了神农架保护区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32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因素 海拔是影响神农架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zhao,2005)。对神 农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査显示,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基本符合“单峰”模 式。峰值出现在海拔1400-1500m;但混交林类型的多样性和区系分化强度较髙 (沈泽吴,2004)。 首先统计五个采集地点采集到的植物种数与科数。 图3.21各采集地点植物种数与科数 Fig 3. 2. 1 Number of species and families from different collection sites 323 300 200 56 漳宝河 官门山 木鱼镇 天生桥 燕子垭 采集地点 Collection site ■种数■科数 之前已经提到,物种丰富度是可以用样方内种数/属数,属数/科数,种数/ 科数的比值来表示。我们计算了此次五个采集地点的种数/科数,从左向右采集 地点海拔依次升高,作图。 比值越高,则物种多样性越低。遗憾的是,采集结果并没有出现典型的“单 峰”模式 我们认为之所以没有得出类似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采集地点被采集的先后顺序对采集结果有关键影响。我们采集的顺序是:木 鱼镇、天生桥、官门山、燕子垭、漳宝河。由于采集时的要求是尽量不重复采集 同一品种,这就导致采集顺序靠后的地点的种类不会包括已被采集的种类,使得
多样性丰富导致了采集地点的种类极为分散。 对科的统计结果显示,采集植物种类分属多达 103 科。而物种丰富度是可以 用样方内种数/属数,属数/科数,种数/科数的比值来表示的(沈泽昊,2004)。 科的数目越多,每科包含的种数越少,也就意味着物种分化程度高,生物多样性 高。根据统计,本次采集的种数/科数为 4.36;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仅有 1 种的 科多达 34 个,占总科数的 33.00%。这说明我们采集的地点植物物种分化程度很 高,反映了神农架保护区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3.2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因素 海拔是影响神农架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Zhao,2005)。对神 农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显示,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基本符合“单峰”模 式。峰值出现在海拔 1400-1500 m;但混交林类型的多样性和区系分化强度较高 (沈泽昊,2004)。 首先统计五个采集地点采集到的植物种数与科数。 图 3.2.1 各采集地点植物种数与科数 Fig.3.2.1 Number of species and families from different collection sites 之前已经提到,物种丰富度是可以用样方内种数/属数,属数/科数,种数/ 科数的比值来表示。我们计算了此次五个采集地点的种数/科数,从左向右采集 地点海拔依次升高,作图。 比值越高,则物种多样性越低。遗憾的是,采集结果并没有出现典型的“单 峰”模式。 我们认为之所以没有得出类似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采集地点被采集的先后顺序对采集结果有关键影响。我们采集的顺序是:木 鱼镇、天生桥、官门山、燕子垭、漳宝河。由于采集时的要求是尽量不重复采集 同一品种,这就导致采集顺序靠后的地点的种类不会包括已被采集的种类,使得 323 42 159 125 156 94 26 56 58 56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漳宝河 官门山 木鱼镇 天生桥 燕子垭 采集地点 Collection site 种数 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