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词的活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 恩惠) ·若不阙秦(阙使动用法,使...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 灭亡)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使……退却 (撤兵)
(二)动词的活用 •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 恩惠) • 若不阙秦(阙使动用法,使……削减)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 灭亡) •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使……退却 (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 薄,单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三)形容词的活用 • 1.形容词作名词 •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 薄,单薄的力量) •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 作动词,损害)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 词,从属二主)
2.形容词作动词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 作动词,损害) • (四)数词活用 •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 词,从属二主)
四、一词多义 ·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 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 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 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 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
四、一词多义 •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 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 国说》) •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 诸侯贰。《左传》) •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 也》) •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
2郜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 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 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 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 我。”)
2.鄙 •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 国以鄙远”) •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 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 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