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3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谷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文盲文阅读(共42分) (默写(18分) 1.水何澹澹 (《观沧海》 雨后全无叶底花。(《雨晴》) 带月荷锄归。(《田园居》) 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5.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6.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 白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 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人名)。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 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2分) 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 景物的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 有沙鸥起舞、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 酒旗,条理清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 者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闫阅读下文,完成第9-1题(8分) 语文2013第1页(共10页)
语文 2013 第 1 页 (共 10 页) 黄浦区 2013 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 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6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90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42 分) ㈠默写(18 分) 1.水何澹澹, 。 (《观沧海》) 2. ,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 3. ,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 4.东边日出西边雨, 。 (《竹枝词》) 5.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 6.则吾斯役之不幸, 。 (《捕蛇者说》) 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 7—8 题(4 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 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 (人名)。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 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 》。(2 分) 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 景物的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 有沙鸥起舞、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 酒旗,条理清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 者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 9—11 题(8 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 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 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 B.题为“黔之驴”,因此主要对驴进行十分详尽的描写。 C.主要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轻视敌人的人物。 D.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老虎对驴一系列的认识变化过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1.老虎认为驴“技止此耳”,在文中具体表现为(用自己的话概括),后引 申出成语。(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2分) 互不相师 《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 行?元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③其所安 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③孔子,孔 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履行:实行,做。②绥:安抚。③恣:任凭。④师:学习,效法。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久而益敬()(2)异世而出() 13.对画线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去的时候曾担任邺县县令,正好在做这事。 B.我以前曾经担任邺县县令,正是做了这些事。 C.过去我独自担任邺县县令,正好能实践这些事。 D.我曾独自担任邺县县令,正是做了这些事。 语文2013第2页(共10页)
语文 2013 第 2 页 (共 10 页)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 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 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 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题为“黔之驴”,因此主要对驴进行十分详尽的描写。 C.主要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轻视敌人的人物。 D.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老虎对驴一系列的认识变化过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 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1. 老虎认为驴“技止此耳”,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后引 申出成语 。(4 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4 题(12 分) 互不相师 《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 行①?”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②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③其所安, 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④孔子,孔 子亦不师周公。” [注] ①履行:实行,做。②绥:安抚。③恣:任凭。④师:学习,效法。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⑴久而益.敬( ) ⑵异.世而出( ) 13.对画线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我去的时候曾担任邺县县令,正好在做这事。 B.我以前曾经担任邺县县令,正是做了这些事。 C.过去我独自担任邺县县令,正好能实践这些事。 D.我曾独自担任邺县县令,正是做了这些事
14.根据上文回答问题。(6分) (1)文中“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是委婉地回答袁公之问,如果陈 元方直截了当回答,他可以说:“ 。”(请用元方的口吻) (2)原文中,袁公听到陈元方回答后的反应应该是_。 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冷对遗址公园化 ①近年来,一种有害于文化遗存的做法正在相效成风,这就是:遗址公园化。 ②说到遗址,便会想起埃及留给我的独特感受。在埃及的大地上,到¢是公 元前数干年的历史遗址。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 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 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缓缓 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留下无数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 之间;空茫、荒芜、寂寞和萧瑟,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给人一种极强烈 的文明的初始感和源头感;与此同时,还让人感受到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的 特有的生命感。或许,这正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③为此,世界上所有遗址的保护者,都恪守着一条约定俗成的原则,那就是 遗址必须保留全貌,保留它的历史感。由古希腊、两河流域、古波斯、印度直到 南美的玛雅,那些遗址一概都是原封不动。尽管它或许只是残剩的一些兀立的残 垣和石柱,甚至是草坑与土堆,但它是历史生命仅存的最后实体,是惟一可以触 摸到的历史真实。如果遗址没了,历史便完全消失 ④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都在城中。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 露天竞技场,椭囻形的建筑物占地约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是古罗马帝国 的象征。这一建筑是如此的显眼,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 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而是把它们作为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 物。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 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又敢去改动历史呢?它残 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毫无疑问,残缺美也是一种历史美。 ⑤然而,在我们这里,这一原则却被视而不见。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 暴的施工所破坏,就看看河南的殷墟、西安的华清池,还有京西的圆明园吧,哪 里不是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增添各种 语文2013第3页(共10页)
语文 2013 第 3 页 (共 10 页) 14.根据上文回答问题。(6 分) ⑴文中“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是委婉地回答袁公之问,如果陈 元方直截了当回答,他可以说:“ 。”(请用元方的口吻) ⑵原文中,袁公听到陈元方回答后的反应应该是 。 二、现代文阅读(共 48 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9 题(20 分) 冷对遗址公园化 ①近年来,一种有害于文化遗存的做法正在相效成风 ....,这就是:遗址公园化。 ②说到遗址,便会想起埃及留给我的独特感受。在埃及的大地上,到处是公 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 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 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缓缓 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留下无数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 之间;空茫、荒芜、寂寞和萧瑟,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给人一种极强烈 的文明的初始感和源头感;与此同时,还让人感受到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的 特有的生命感。或许,这正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 ③为此,世界上所有遗址的保护者,都恪守着一条约定俗成的原则,那就是: 遗址必须保留全貌,保留它的历史感。由古希腊、两河流域、古波斯、印度直到 南美的玛雅,那些遗址一概都是原封不动。尽管它或许只是残剩的一些兀立的残 垣和石柱,甚至是草坑与土堆,但它是历史生命仅存的最后实体,是惟一可以触 摸到的历史真实。如果遗址没了,历史便完全消失。 ④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都在城中。建于公元 1 世纪的古罗马 露天竞技场,椭圆形的建筑物占地约 2 万平方米,周长 527 米,是古罗马帝国 的象征。这一建筑是如此的显眼,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 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而是把它们作为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 物。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 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又敢去改动历史呢?它残 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毫无疑问,残缺美也是一种历史美。 ⑤然而,在我们这里,这一原则却被视而不见。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 暴的施工所破坏,就看看河南的殷墟、西安的华清池,还有京西的圆明园吧,哪 里不是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增添各种
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做这种事的人,难道 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难道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 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⑥或许那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一无所 知,然而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资格去管理文化遗址呢?……或许还会有人反驳 难道我们后人就不能开发利用遗址的旅游价值吗? ⑦历史遗址当然具有旅游价值但是它绝非仅有旅游价值它还有见证价值、 研究价值、教育价值、欣赏价值等等。我们不能为了一种价值而去破坏和牺牲其 它价值。其实,即便是遗址的旅游价值,也体现在它的原真性上。认定了一大片 废墟是没有卖点的,只有美化改造才能招徕游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 躁和低俗的审美吗?如果真这样下去,历史会被我们变成可笑的消费品了。 ⑧难道我们真的不怕历史随着遗址而消亡吗?如果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 的文化和历史,留下的只能是浅薄与苍白。 (有删改) 15.第①节中加点词语“相效成风”的意思是。(2分) 16.第②节中加点的“遗址独具的气质和魅力”的具体含义是、 和。(6分) 17.如果要增加第⑦节的说服力,下列最不适合作为补充论据的一项是(3分) 华盖山古城墙是温州唯一的建城1600多年的历史见证,为开发旅游被 挖地三尺遭毁坏。 B.郑州商城遗址在改建为公园的过程中,原有树木全部移除,地基加高 全貌荡然无存。 C.大明宫遗址公园被称为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 的东方圣殿 D.昭君墓是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至今仍青冢 兀立,独有特点。 18.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第②节可知,埃及人对自己的历史所知甚少,因为历史在那没有留 下任何线索 B.第④节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是为了说明古罗马露天竞技场的建筑 价值和地位 C.第⑤节的结尾连用两句反问,表现出对那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强烈的不 满和谴责 语文2013第4页(共10页)
语文 2013 第 4 页 (共 10 页) “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做这种事的人,难道 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难道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 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⑥或许那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一无所 知,然而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资格去管理文化遗址呢?……或许还会有人反驳, 难道我们后人就不能开发利用遗址的旅游价值吗? ⑦历史遗址当然具有旅游价值,但是它绝非仅有旅游价值,它还有见证价值、 研究价值、教育价值、欣赏价值等等。我们不能为了一种价值而去破坏和牺牲其 它价值。其实,即便是遗址的旅游价值,也体现在它的原真性上。认定了一大片 废墟是没有卖点的,只有美化改造才能招徕游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 躁和低俗的审美吗?如果真这样下去,历史会被我们变成可笑的消费品了。 ⑧难道我们真的不怕历史随着遗址而消亡吗?如果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 的文化和历史,留下的只能是浅薄与苍白。 (有删改) 15.第①节中加点词语“相效成风”的意思是 。(2 分) 16.第②节中加点的“遗址独具的气质和魅力”的具体含义是 、 和 。(6 分) 17.如果要增加第⑦节的说服力,下列最.不适合 ...作为补充论据的一项是(3 分) A.华盖山古城墙是温州唯一的建城 1600 多年的历史见证,为开发旅游被 挖地三尺遭毁坏。 B.郑州商城遗址在改建为公园的过程中,原有树木全部移除,地基加高, 全貌荡然无存。 C.大明宫遗址公园被称为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 的东方圣殿。 D.昭君墓是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至今仍青冢 兀立,独有特点。 18.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第②节可知,埃及人对自己的历史所知甚少,因为历史在那没有留 下任何线索。 B.第④节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是为了说明古罗马露天竞技场的建筑 价值和地位。 C.第⑤节的结尾连用两句反问,表现出对那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强烈的不 满和谴责
D.根据第⑥、⑦节可知,作者觉得为开发遗址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改造是 可以接受的。 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011年11月17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有关研究论证 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引发各界关注和热议,人们纷纷在网上发帖讨论。 A.帖一:对国人而言,毁在英法联军铁蹄之下的圆明园是国耻的象征 复建并不能提升国人的自豪感。 B.帖二:圆明园是代表中国高超建筑工艺的经典皇家园林,重建囻明 园可以重现建筑史的辉煌。 C.帖三:可以考虑异地重建,这样就能与北京圆明园颓败的旧址形成 鲜明对比。 D.帖四:不必拘泥于保护的形式,重建和“勿忘国耻”之间并不矛盾。 E.帖五:重建能够挖掘出囻明园更多的商业价值,延续其存在的意义。 仔细阅读五个帖子,其中和《冷对遗址公园化》一文观点一致的是(请 填写字母),其他几则的共同点是 五则帖子中,你最不赞成的 是(请填写字母),如果给这一帖子写一句话回复,你会写: 白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28分) 爸爸的鸽子 ①我回到老家的第一天,就在起居室里找到一个被尘封的箱子,里面有许多 爸爸晚年领过的奖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赛鸽的锦旗、奖杯和奖牌。 ②看着这些奖牌,使我想到从前和爸爸起放鸽子的时光 ③爸爸中年以后迷上赛鸽,与一大群朋友组成“鸽友会”,几乎每个星期都 会举行鸽子的飞行比赛。这种赛鸽在台湾乡间曾经风靡过一阵子,鸽友们每次赛 鸽,交少许的钱给鸽会,并且把鸽子套上脚环,也交给鸽会,由鸽会统一载到远 地施放,依照飞回来的名次发给奖金和奖牌,奖金非常高,有时一只得到冠军的 鸽子,一次的奖金超过主人全年的耕田所得。因为交的钱少,(1)奖金很高 (2)乡间缺乏娱乐,赛鸽就成为了当时乡下最刺激的事。 ④每次赛鸽的日子,我们就会全家总动员,如临大敌。年纪小的孩子站成一 排,趴在顶楼的围墙上,把视线凝聚在远方的天空。 ⑤爸爸看见我们的样子,每次都会大笑:“憨囡仔,这次听说载到野柳去放 至少也要两小时以后才会到呀r 语文2013第5页(共10页)
语文 2013 第 5 页 (共 10 页) D.根据第⑥、⑦节可知,作者觉得为开发遗址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改造是 可以接受的。 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 分) 2011 年 11 月 17 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有关研究论证 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引发各界关注和热议,人们纷纷在网上发帖讨论。 A.帖一:对国人而言,毁在英法联军铁蹄之下的圆明园是国耻的象征, 复建并不能提升国人的自豪感。 B.帖二:圆明园是代表中国高超建筑工艺的经典皇家园林,重建圆明 园可以重现建筑史的辉煌。 C.帖三:可以考虑异地重建,这样就能与北京圆明园颓败的旧址形成 鲜明对比。 D.帖四:不必拘泥于保护的形式,重建和“勿忘国耻”之间并不矛盾。 E.帖五:重建能够挖掘出圆明园更多的商业价值,延续其存在的意义。 仔细阅读五个帖子,其中和《冷对遗址公园化》一文观点一致的是 (请 填写字母),其他几则的共同点是: 。五则帖子中,你最不赞成的 是 (请填写字母),如果给这一帖子写一句话回复,你会写: 。 ㈡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5 题(28 分) 爸爸的鸽子 ①我回到老家的第一天,就在起居室里找到一个被尘封的箱子,里面有许多 爸爸晚年领过的奖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赛鸽的锦旗、奖杯和奖牌。 ②看着这些奖牌,使我想到从前和爸爸一起放鸽子的时光。 ③爸爸中年以后迷上赛鸽,与一大群朋友组成“鸽友会”,几乎每个星期都 会举行鸽子的飞行比赛。这种赛鸽在台湾乡间曾经风靡过一阵子,鸽友们每次赛 鸽,交少许的钱给鸽会,并且把鸽子套上脚环,也交给鸽会,由鸽会统一载到远 地施放,依照飞回来的名次发给奖金和奖牌,奖金非常高,有时一只得到冠军的 鸽子,一次的奖金超过主人全年的耕田所得。因为交的钱少, ⑴ 奖金很高, ⑵ 乡间缺乏娱乐,赛鸽就成为了当时乡下最刺激的事。 ④每次赛鸽的日子,我们就会全家总动员,如临大敌。年纪小的孩子站成一 排,趴在顶楼的围墙上,把视线凝聚在远方的天空。 ⑤爸爸看见我们的样子,每次都会大笑:“憨囡仔,这次听说载到野柳去放, 至少也要两小时以后才会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