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4.04 1.注意: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决眦入归鸟。(《望岳》) 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和“□□”形容友人此去漂泊无定的生活。(每格1字)(2 分) 7.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 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不舍。 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 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 绩 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本文选自 “齐师伐我”中的“我”指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 静安区 2013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 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 2014.04 1. 注意:本试卷共 26 题。 2. 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 读(90 分) 一、 文言文 (39 分) (一) 默写 (15 分) 1.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2. ,决眦入归鸟。(《望岳》) 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5.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6—7 题 (4 分)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人用“ ”和 “ ”形容友人此去漂泊无定的生活。(每格 1 字)(2 分) 7.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 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不舍。 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 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三) 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 (8 分)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 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 本文选自 。“齐师伐我”中的“我”指 。(2 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刿论战》记述了齐军以弱胜强的一场战役 B.此役证明:只要取信于民,就能取得战役的胜利 C.曹刿的“论”战集中出现在战前、战后两段。 D.与曹刿之间的几番问答表现了庄公的贤明与虚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 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 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 日:“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日:“一衣与万钟等耳, 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 ①勤勤,恳切至诚。②万钟,优厚的俸禄。③傥,假如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县尉谢生遗以袭衣( (2)卒辞之 1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客人到他家拜访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有客人到他家拜访,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C.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D.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13.无论是“卒不以求人”,还是“卒辞之”,周日章都遵循着自己做人的准则: (用原文回答)(2分) 14.联系全文,“县尉谢生遗以袭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有改动) 马以鑫 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这样说过:“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 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 ②由此,我想起一个古老、传统,但在当下又似乎已经陌生甚或被片面理解的字眼与话 题,那就是情趣。 ③情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我所理解的情趣则 应该是孜孜不倦的兴趣追求,它多为业余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职业或者事业,甚至,只是“玩 而已。其中没有什么功利心,更多的是集中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④其实,从孔子开始的“六艺”教学,已经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礼、乐、射御、书 数,讲究礼仪礼貌礼节,当然有品德的要求;书和数,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射,既是武艺训
2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曹刿论战》记述了齐军以弱胜强的一场战役。 B.此役证明:只要取信于民,就能取得战役的胜利。 C.曹刿的“论”战集中出现在战前、战后两段。 D. 与曹刿之间的几番问答表现了庄公的贤明与虚心。 (四) 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 (12 分) 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 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 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 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①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②等耳, 傥③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 ①勤勤,恳切至诚。 ②万钟,优厚的俸禄。 ③傥,假如。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⑴县尉谢生遗.以袭衣( ) ⑵卒.辞之( ) 1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客人到他家拜访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B.有客人到他家拜访,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C.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D.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13. 无论是“卒不以求人”,还是“卒辞之”,周日章都遵循着自己做人的准则: 。 (用原文回答)(2 分) 14.联系全文,“县尉谢生遗以袭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⑴ ⑵ 二、 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18 分) 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有改动) 马以鑫 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这样说过:“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 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 ②由此,我想起一个古老、传统,但在当下又似乎已经陌生甚或被片面理解的字眼与话 题,那就是情趣。 ③情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我所理解的情趣,则 应该是孜孜不倦的兴趣追求,它多为业余,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职业或者事业,甚至,只是“玩” 而已。其中没有什么功利心,更多的是集中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④其实,从孔子开始的“六艺”教学,已经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礼、乐、射、御、书、 数,讲究礼仪礼貌礼节,当然有品德的要求;书和数,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射,既是武艺训
练,也有健身锻炼;御,就是驾车的技术;而乐,则包含了音乐、舞蹈和诗歌的教学。看来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绝不是要让学生仅仅成为一个书呆子。这六艺,堪称全方位的培养 目标和措施。从古至今,一个有知识的人,我想,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也许就是要有情趣。 ⑤而—个富有情趣的人常常能在生活中呈现出独特的一面。郁达夫那个时代的读书人 大概都会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或是其他什么。譬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一次赈灾义演 中,诗人徐志摩粉墨登场,与陆小曼共同岀演京剧《玉堂春》,陆小曼扮演苏三,徐志摩扮 演一路陪伴苏三、挂着白髯、古道热肠的崇公道。 ⑥有意思的是,有情趣的人往往会情趣相投——我这里说的相投,并不是内容上的一 致,而是内容不同却相得益彰、“情投意合”,并时时交流切磋、浑然一体。当年,在梁思成 和林徽因的客厅里,就是高朋满座。它是读书人的雅集,也是各种情趣的聚会碰撞。那可真 是 他们交流的内容也真的很有意思。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是这个客厅的常 客,他后来回忆,在那里,大家什么都谈,兴致勃勃,而他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专业哲学, 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喜好建筑和字画:特别是山水画 ⑦与这些前辈相比,我总觉得,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太没有情趣,甚至是已经不知情趣为 何物了。 ⑧让我们都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当然,我所说的情趣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人 喜欢缝纫、烹饪,有人喜欢淘宝收藏,有人喜欢摄影旅游,有人喜欢花鸟虫鱼、吟风赏月 一而足 ⑨至于情趣的境界,诚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 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以下不属于第①段作用的一项是(2分) A.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 B.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C.也可作为文章的一则论据 D.用名家名篇吸引读者视线。 16.第④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同时还印证了第②段提及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7.(1)根据文意,请在第⑥段画线处填上《陋室铭》中的句子。(1分) (2)仔细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加点的句子,思考作者想用它们来共同强调什么。(2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9.第⑧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绵延二十一日的宴(有改动) 毕淑敏 ①在环航世界的船上,一位外国医生邀我到甲板上喝咖啡。船在加勒比海域,幽蓝 的海天一色,很容易让人陷入迷惘。他说自己是专为癌症晚期病人做临终治疗的,业务 非常饱满,有些病人直到死都没挂到他的号 ②我说,癌症晚期,基本上回天乏力。您可有什么绝招吗? ③医生摇着花白头发说,我只是陪着他们,走向渐渐隐没的过程。这种陪伴并不容
3 练,也有健身锻炼;御,就是驾车的技术;而乐,则包含了音乐、舞蹈和诗歌的教学。看来,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绝不是要让学生仅仅成为一个书呆子。这六艺,堪称全方位的培养 目标和措施。从古至今,一个有知识的人,我想,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也许就是要有情趣。 ⑤而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常常能在生活中呈现出独特的一面。郁达夫那个时代的读书人, 大概都会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或是其他什么。譬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一次赈灾义演 中,诗人徐志摩粉墨登 ........场.,与陆小曼共同出演京剧《玉堂春》,陆小曼扮演苏三,徐志摩扮 演一路陪伴苏三、挂着白髯、古道热肠的崇公道。 ⑥有意思的是,有情趣的人往往会情趣相投——我这里说的相投,并不是内容上的一 致,而是内容不同却相得益彰、“情投意合”,并时时交流切磋、浑然一体。当年,在梁思成 和林徽因的客厅里,就是高朋满座。它是读书人的雅集,也是各种情趣的聚会碰撞。那可真 是 , 。他们交流的内容也真的很有意思。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是这个客厅的常 客,他后来回忆,在那里,大家什么都谈,兴致勃勃,而他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专 ............业哲学, .... 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喜好建筑和字画,特别是山水画 ......................。 ⑦与这些前辈相比,我总觉得,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太没有情趣,甚至是 ...已经不知情趣为 何物了。 ⑧让我们都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当然,我所说的情趣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人 喜欢缝纫、烹饪,有人喜欢淘宝收藏,有人喜欢摄影旅游,有人喜欢花鸟虫鱼、吟风赏月, 不一而足。 ⑨至于情趣的境界,诚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 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1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 分)以下不属..于.第①段作用的一项是(2 分) A.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 B.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C.也可作为文章的一则论据。 D.用名家名篇吸引读者视线。 16.第④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同时还印证了第②段提及 的 。(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17.⑴根据文意,请在第⑥段画线处填上《陋室铭》中的句子。(1 分) ⑵仔细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加点的句子,思考作者想用它们来共同..强调什么。(2 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19. 第⑧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20--24 题(22 分) 绵延二十一日的宴(有改动) 毕淑敏 ①在环航世界的船上,一位外国医生邀我到甲板上喝咖啡。船在加勒比海域,幽蓝 的海天一色,很容易让人陷入迷惘。他说自己是专为癌症晚期病人做临终治疗的,业务 非常饱满..,有些病人直到死都没挂到他的号。 ②我说,癌症晚期,基本上回天乏力。您可有什么绝招吗? ③医生摇着花白头发说,我只是陪着他们,走向渐渐隐没的过程。这种陪伴并不容
易,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有经验。人们常常以为亲人的陪伴是最好的,其实不然。他们 的亲人多半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儿,恐惧并且手忙脚乱。人们彼此心照不宣,一起对那个 濒死之人虚妄地保守着即将天下大白的m密 ④原本还算和煦的海风在谈话中袅袅穿过,遂变冰冷 ⑤我跟他们说,在最后大限到来之前,您可还有什么心事?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我 会尽力的。这句听起来很不美妙的话,藏有坚定的力量。我从不虚伪地安慰他们,那不 仅在理论上没有意义,而且在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濒死的人,有一种属于死亡的智慧 ⑥我说,讲个故事吧。 ⑦白发医生沉思了一下说,有个年轻的女厨师求医,谈到最后的心愿,是再做一桌 菜。长期化疗,她的味觉器官已经全部毁坏了,再也尝不出任何味道。胳膊打了无数的 针,肌肉萎缩,已经举不起炒勺。不能出医院,无法亲自采买食材和调料。最重要的是 没有厨房,再者不是只给自己的亲人尝尝,而是给真正的食客享用,可有谁会来吃癌症 晚期病人做的食物呢? ⑧几天以后,我郑重对她说,已经和医院的厨房商量好了,他们会空出一个火眼 专门留给您操作。甚至还给您准备了雪白的工作服和高耸的厨师帽,您可以随时使用那 个炉灶。我为您指派了一个助手,他完全听从您调遣。请您开列出食材单子,需要什么 蔬菜和肉类,还有特殊的调味品,都交代给他,他会按照您的意思,一丝不苟地去准备。 ⑨女厨师很高兴,但仍不放心,说,我体力不支,一次做不出整桌宴席,只能道 道来做 ⑩我说,一切以您的身体承受力为限。女厨师凄然一笑说,就算这将是一桌真正的 宴席,可是,食客在哪里?谁会来赴宴? ⑩我说,我已经找到了食客,他会长久地等待,耐心地吃下您所做的每一道菜。 ①白发医生讲到这里,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 ⑩我说,女厨师做的菜肴能吃吗 ⑩医生说,食客的真实感觉是:刚开始,女厨师做的菜还是好吃的。虽然她的味蕾 已经损毁,但她凭着经验,还是把火候掌握得不错,调料因为用的都是她指定的品牌 她非常熟悉这些东西的用法用量,尽管不能亲口品尝,各种味道的搭配还是拿捏得相当 准确。不过,她的体力的确非常糟糕,手臂骨瘦如柴,根本就颠不动炒勺,食材受热不 均匀,生的生,糊的糊。做一道菜,中间要间隔好几天。到了最后几道菜,女厨师的身 体急剧衰竭,视力模糊不清,烹调技能受到了很大限制,所有的调味品只能靠大概估摸 着投放,菜肴的味道就变得十分怪异了。她也无法按照上菜的顺序来操作,把复杂的主 菜一拖再拖,留到了最后。主菜需要的食材和调料繁多,她颤颤巍巍开列岀的用品单子, 足有一尺长。助手说按照单子到市场上去严格采买,拿回来之后,女厨师毫无理由地硬 说完全不对,让人把原料统统丢了,让助手重新再买。助手一次又一次劳而无功之后委 屈地问这个人的癌症是不是转移到脑子了?这个工作要持续多久呢?我都要坚持不住 了 ⑨我说,也许不要很久。也许要很久。不管多久,请你都要坚持。当然,我也要坚 持。 ⑥甲板上风速不断加强,浪也越来越大了。我忍不住问,究竟坚持了多久呢? ⑩医生说,21天。从女厨师开始做第一道菜,到最后她离世,一共是整整三周的 时间。那是一个周日,她丈夫来找我,说女厨师在清晨的睡梦中,非常平静地走了。女 厨师昨晩临睡前说非常感谢您,并托您转交-封信。 ⑧我打开一看,那其实不是一封信,只是一个菜谱,就是那道没有完成的主菜菜谱
4 易,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有经验。人们常常以为亲人的陪伴是最好的,其实不然。他们 的亲人多半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儿,恐惧并且手忙脚乱。人们彼此心照不宣,一起对那个 濒死之人虚妄地保守着即将天下大白的 mì密。 ④原本还算和煦的海风在谈话中袅袅穿过,遂变冰冷。 ⑤我跟他们说,在最后大限到来之前,您可还有什么心事?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我 会尽力的。这句听起来很不美妙的话,藏有坚定的力量。我从不虚伪地安慰他们,那不 仅在理论上没有意义,而且在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濒死的人,有一种属于死亡的智慧。 ⑥我说,讲个故事吧。 ⑦白发医生沉思了一下说,有个年轻的女厨师求医,谈到最后的心愿,是再做一桌 菜。长期化疗,她的味觉器官已经全部毁坏了,再也尝不出任何味道。胳膊打了无数的 针,肌肉萎缩,已经举不起炒勺。不能出医院,无法亲自采买食材和调料。最重要的是 没有厨房,再者不是只给自己的亲人尝尝,而是给真正的食客享用,可有谁会来吃癌症 晚期病人做的食物呢? ⑧几天以后,我郑重对她说,已经和医院的厨房商量好了,他们会空出一个火眼, 专门留给您操作。甚至还给您准备了雪白的工作服和高耸的厨师帽,您可以随时使用那 个炉灶。我为您指派了一个助手,他完全听从您调遣。请您开列出食材单子,需要什么 蔬菜和肉类,还有特殊的调味品,都交代给他,他会按照您的意思,一丝不苟地去准备。 ⑨女厨师很高兴,但仍不放心,说,我体力不支,一次做不出整桌宴席,只能一道 道来做。 ⑩我说,一切以您的身体承受力为限。女厨师凄然一笑说,就算这将是一桌真正的 宴席,可是,食客在哪里?谁会来赴宴? ○11 我说,我已经找到了食客,他会长久地等待,耐心地吃下您所做的每一道菜。 ○12 白发医生讲到这里,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 ○13 我说,女厨师做的菜肴能吃吗? ○14 医生说,食客的真实感觉是:刚开始,女厨师做的菜还是好吃的。虽然她的味蕾 已经损毁,但她凭着经验,还是把火候掌握得不错,调料因为用的都是她指定的品牌, 她非常熟悉这些东西的用法用量,尽管不能亲口品尝,各种味道的搭配还是拿捏得相当 准确。不过,她的体力的确非常糟糕,手臂骨瘦如柴,根本就颠不动炒勺,食材受热不 均匀,生的生,糊的糊。做一道菜,中间要间隔好几天。到了最后几道菜,女厨师的身 体急剧衰竭,视力模糊不清,烹调技能受到了很大限制,所有的调味品只能靠大概估摸 着投放,菜肴的味道就变得十分怪异了。她也无法按照上菜的顺序来操作,把复杂的主 菜一拖再拖,留到了最后。主菜需要的食材和调料繁多,她颤颤巍巍开列出的用品单子, 足有一尺长。助手说按照单子到市场上去严格采买,拿回来之后,女厨师毫无理由地硬 说完全不对,让人把原料统统丢了,让助手重新再买。助手一次又一次劳而无功之后委 屈地问,这个人的癌症是不是转移到脑子了?这个工作要持续多久呢?我都要坚持不住 了。 ○15 我说,也许不要很久。也许要很久。不管多久,请你都要坚持。当然,我也要坚 持。 ○16 甲板上风速不断加强,浪也越来越大了。我忍不住问,究竟坚持了多久呢? ○17 医生说,21 天。从女厨师开始做第一道菜,到最后她离世,一共是整整三周的 时间。那是一个周日,她丈夫来找我,说女厨师在清晨的睡梦中,非常平静地走了。女 厨师昨晚临睡前说非常感谢您,并托您转交一封信。 ○18 我打开一看,那其实不是一封信,只是一个菜谱,就是那道没有完成的主菜菜谱
女厨师很抱歉,她不是不能做出这道菜,之所以让助手一次次把调料丢弃,是因为她已 经没法把这道菜做得非常美味,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吃菜的人考虑,还是不做了吧。食 客每次都吃得非常干净,从没有剩下过一个菜叶,想必对味道很是满意。为了成人之美 弥补遗憾,就把这道菜谱奉上,让食客得以自行凑成完整的一桌。 ⑨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问,那些菜肴都是谁吃下的呢? 白发医生答,我。 ⑩面朝大海,无话可说。医疗和死亡,原来可以这般温和优雅。大海在耳边永无歇 止地击打着或疾或缓的节奏音调丰富到无以言表据说这种包含了万千频段的白噪音, 具有强烈的安宁效果 20.(1)看汉字写拼音m密(1分) (2)第①段加点词“饱满”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21.第④段和第⑩段的两处画线句都属于描写。请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 分) 22.根据文章内容,按顺序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女厨师的最后心 面临的困难 解决的方法 无法亲自采买食材和调料 指派一个助手,完全听她调遣 「找不到愿意赴宴的真正食客 (1) (5) 匚以她身体承受力为限,一道道做 复杂的主菜一拖再拖,迁怒于助 23.阅读第段画线句,并联系第④段的相关内容,请分析白发医生的“绝招”是什么?(请 绕一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5分) 24.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和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白发医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无话可说”。 B.“医疗和死亡,原来可以这般温和优雅”点出了文章主旨。 C.“大海”宽广而深邃的形象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含义。 D.文章以海浪声结尾,留给读者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三、综合运用(11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材料一:表1取自《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 表1分年龄段上海出生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5分为很好,1分为差) 年龄段 听(指能听懂广播、谈话)说(指能进行人际交流) 13-20岁 3.9
5 女厨师很抱歉,她不是不能做出这道菜,之所以让助手一次次把调料丢弃,是因为她已 经没法把这道菜做得非常美味,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吃菜的人考虑,还是不做了吧。食 客每次都吃得非常干净,从没有剩下过一个菜叶,想必对味道很是满意。为了成人之美 弥补遗憾,就把这道菜谱奉上,让食客得以自行凑成完整的一桌。 ○19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问,那些菜肴都是谁吃下的呢? ○20 白发医生答,我。 ○21 面朝大海,无话可说。医疗和死亡,原来可以这般温和优雅。大海在耳边永无歇 止地击打着或疾或缓的节奏,音调丰富到无以言表。据说这种包含了万千频段的白噪音, 具有强烈的安宁效果。 20. ⑴看汉字写拼音 mì 密 (1 分) ⑵第①段加点词“饱满”在文中的意思是 (1 分) 21.第④段和第○16 段的两处画线句都属于 描写。请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 分) 22.根据文章内容,按顺序填写下面的表格。(6 分) 女厨师的最后心 愿 面临的困难 解决的方法 ⑴ 无法亲自采买食材和调料 指派一个助手,完全听她调遣 ⑵ ⑶ 找不到愿意赴宴的真正食客 ⑷ ⑸ 以她身体承受力为限,一道道做 复杂的主菜一拖再拖,迁怒于助 手 ⑹ 23.阅读第○18 段画线句,并联系第○14 段的相关内容,请分析白发医生的“绝招”是什么?(请 围 绕一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5 分) 24.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和作用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4 分) A.白发医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无话可说”。 B.“医疗和死亡,原来可以这般温和优雅”点出了文章主旨。 C.“大海”宽广而深邃的形象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含义。 D.文章以海浪声结尾,留给读者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三、 综合运用(11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材料一:表 1 取自《2013 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 表 1 分年龄段上海出生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5 分为很好,1 分为差) 年龄段 听(指能听懂广播、谈话) 说(指能进行人际交流) 13-20 岁 3.9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