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1初步掌握畜牧学科和兽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饲料营养成分分析、饲料配方、配种计划制定、配种作业、疾病诊断、 药物配伍等操作方法和技术: 3.具有畜禽养殖、疾病防治等职业的基本能力和实践技能,满足畜牧兽医行 业的工作需求; 4.掌握国家畜禽养殖和家畜疾病防控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5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门,共计48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5门,不得少于22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2门(6)、动物医学基础综合(6)、动物 病原学(5)、动物药理学(5)、动物遗传育种学(6)、动物生产学(4)、动物疫 病学(4)、兽医内外产科学(6)、兽医临床诊断学(6)。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外语(7)、计算机应用基础(4)、动物性食品卫生检 验(3)、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6)、宠物疾病防治(4)、市场营销学(5)、畜 产品加工与营销(5)、农业推广学(6)。 选设课程设置要求:无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兽医内外产科学(2)、兽医临床诊断学(1)、 计算机应用基础(2)。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 -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5— 1.初步掌握畜牧学科和兽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饲料营养成分分析、饲料配方、配种计划制定、配种作业、疾病诊断、 药物配伍等操作方法和技术; 3.具有畜禽养殖、疾病防治等职业的基本能力和实践技能,满足畜牧兽医行 业的工作需求; 4.掌握国家畜禽养殖和家畜疾病防控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 15 门,总学分不得少于 70 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 门,共计 48 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 5 门,不得少于 22 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 2 门(6)、动物医学基础综合(6)、动物 病原学(5)、动物药理学(5)、动物遗传育种学(6)、动物生产学(4)、动物疫 病学(4)、兽医内外产科学(6)、兽医临床诊断学(6)。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外语(7)、计算机应用基础(4)、动物性食品卫生检 验(3)、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6)、宠物疾病防治(4)、市场营销学(5)、畜 产品加工与营销(5)、农业推广学(6)。 选设课程设置要求:无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兽医内外产科学(2)、兽医临床诊断学(1)、 计算机应用基础(2)。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资源勘查类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科) 专业代码:420107 专业名称: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 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 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必备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获得宝玉石鉴定及测试的基本训练,能够在珠宝玉石首饰行业从事珠宝玉 石首饰鉴定及检测、品质分级与评价、制作及加工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珠宝玉 石首饰鉴定、品质分级与评价的基本能力,具备宝玉石首饰检测及首饰设计与制 作的实践技能。主要包括: 1初步掌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具备使用常规珠宝鉴定仪器鉴定检测宝玉石首饰及首饰设计与制作的基 本技能: 3.具有珠宝玉石质量评估、品质分级与评价的基本能力,满足珠宝玉石首饰 行业鉴定与加工等岗位的工作需求; 4.熟悉国家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5具备对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5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门,共计47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5门,不得少于23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2门(6)、地质学基础(5)、结晶学和矿 物学(4)、应用宝石学(9)、首饰设计(6)、珠宝琢型设计及加工(5)、首饰制 作工艺学(6)、人工宝石及优化处理(4)、贵金属首饰及其检测(2)。 一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6—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资源勘查类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科) 专业代码:420107 专业名称: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 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 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必备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获得宝玉石鉴定及测试的基本训练,能够在珠宝玉石首饰行业从事珠宝玉 石首饰鉴定及检测、品质分级与评价、制作及加工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珠宝玉 石首饰鉴定、品质分级与评价的基本能力,具备宝玉石首饰检测及首饰设计与制 作的实践技能。主要包括: 1.初步掌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具备使用常规珠宝鉴定仪器鉴定检测宝玉石首饰及首饰设计与制作的基 本技能; 3.具有珠宝玉石质量评估、品质分级与评价的基本能力,满足珠宝玉石首饰 行业鉴定与加工等岗位的工作需求; 4.熟悉国家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5.具备对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 15 门,总学分不得少于 70 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 门,共计 47 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 5 门,不得少于 23 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 2 门(6)、地质学基础(5)、结晶学和矿 物学(4)、应用宝石学(9)、首饰设计(6)、珠宝琢型设计及加工(5)、首饰制 作工艺学(6)、人工宝石及优化处理(4)、贵金属首饰及其检测(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外语(7)、计算机应用基础(4)、珠宝广告与展示(4)、 珠宝市场营销学(4)、珠宝电子商务(3)、商业企业管理(4)、珠宝市场调查与 研究(4)。 选设课程设置要求:无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含实验的课程及实验所占学分:结晶学和矿物学(2)、应用宝石学(3)、 首饰制作工艺学(2)、计算机应用基础(2)。 2.含课程设计的课程及课程设计所占学分:首饰设计(2)、珠宝琢型设计及 加工(2)。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产品设计(首饰设计) 环境保护类 环境工程技术(专科)》 专业代码:420802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 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 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获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操作、运行调试的基本训练,能够在环境保护行业 从事环境工程施工设计、施工与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环境工程施工现 场技术实施、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常见污染治理设施操作、运行调试的实 践技能。主要包括: 1.初步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具备常见污染治理设施操作、运行调试与维护管理的基本技能: 3.具有环境工程施工现场技术实施、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满足环境工程工 艺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等岗位的工作需求; 4熟悉国家建筑行业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具备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学习能力和一定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7—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外语(7)、计算机应用基础(4)、珠宝广告与展示(4)、 珠宝市场营销学(4)、珠宝电子商务(3)、商业企业管理(4)、珠宝市场调查与 研究(4)。 选设课程设置要求:无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含实验的课程及实验所占学分:结晶学和矿物学(2)、应用宝石学(3)、 首饰制作工艺学(2)、计算机应用基础(2)。 2.含课程设计的课程及课程设计所占学分:首饰设计(2)、珠宝琢型设计及 加工(2)。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产品设计(首饰设计) 环境保护类 环境工程技术(专科) 专业代码:420802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 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 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获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操作、运行调试的基本训练,能够在环境保护行业 从事环境工程施工设计、施工与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环境工程施工现 场技术实施、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常见污染治理设施操作、运行调试的实 践技能。主要包括: 1.初步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具备常见污染治理设施操作、运行调试与维护管理的基本技能; 3.具有环境工程施工现场技术实施、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满足环境工程工 艺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等岗位的工作需求; 4.熟悉国家建筑行业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具备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学习能力和一定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5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门,共计44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5门,不得少于26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2门(6)、高等数学(工专)(7)、分析 化学(5)、水污染控制微生物(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5)、固体废弃物处理(4)、 环境监测(5)、环保设备设计(3)、环境设备与安装调试(4)。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外语(7)、计算机应用基础(4)、工程测量(5)、建 筑工程制图与CAD(8)、工程计量与计价(7)、施工组织与管理(4)、环境工 程监理(4)、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4)。 选设课程设置要求:无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含实验的课程及实验所占学分:分析化学(1)、水污染控制微生物(1) 计算机应用基础(2)、工程测量(3)、工程计量与计价(2)。 2.含课程设计的课程及课程设计所占学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固体废 弃物处理(1)、建筑工程制图与CAD(2)。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一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8—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 15 门,总学分不得少于 70 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 门,共计 44 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 5 门,不得少于 26 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 2 门(6)、高等数学(工专)(7)、分析 化学(5)、水污染控制微生物(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5)、固体废弃物处理(4)、 环境监测(5)、环保设备设计(3)、环境设备与安装调试(4)。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外语(7)、计算机应用基础(4)、工程测量(5)、建 筑工程制图与 CAD(8)、工程计量与计价(7)、施工组织与管理(4)、环境工 程监理(4)、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4)。 选设课程设置要求:无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含实验的课程及实验所占学分:分析化学(1)、水污染控制微生物(1)、 计算机应用基础(2)、工程测量(3)、工程计量与计价(2)。 2.含课程设计的课程及课程设计所占学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固体废 弃物处理(1)、建筑工程制图与 CAD(2)。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电力技术类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科) 专业代码:430105 专业名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 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 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电工、电子、电机和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和实践技能,能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检 修、维护和用电检测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电工电子、电机和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 备电力系统和自动控制方面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检修、维护和管理的实践技 能。主要包括: 1掌握电工电子、电机、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运行理论,具备基本的分析计算能力; 3.具备电气设备安装、监测和维护能力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能力: 4.具备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以及电工电子仪表和常用测试仪器的正确操 作与应用能力: 5.具备电力生产安全意识及触电紧急救护能力: 6.了解国家电力行业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5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门,共计50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5门,不得少于20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2门(6)、外语(7)、高等数学(工专) (7)、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4)、电工原理(7)、电子技术基础(6)、电力系 统基础(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电机学(5)。 一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 高职专科 —9—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电力技术类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科) 专业代码:430105 专业名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 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 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电工、电子、电机和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和实践技能,能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检 修、维护和用电检测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电工电子、电机和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 备电力系统和自动控制方面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检修、维护和管理的实践技 能。主要包括: 1.掌握电工电子、电机、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运行理论,具备基本的分析计算能力; 3.具备电气设备安装、监测和维护能力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能力; 4.具备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以及电工电子仪表和常用测试仪器的正确操 作与应用能力; 5.具备电力生产安全意识及触电紧急救护能力; 6.了解国家电力行业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 15 门,总学分不得少于 70 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 门,共计 50 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 5 门,不得少于 20 学分。考试课程相 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 2 门(6)、外语(7)、高等数学(工专) (7)、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4)、电工原理(7)、电子技术基础(6)、电力系 统基础(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电机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