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理论循环,离开蒸发器、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 汽是处于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汽;离开冷凝器和进入 膨胀阀的液体是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等熵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缩是等熵过程: ·等压过程:制冷剂在冷却及冷凝过程为等压过程 冬等焓过程: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时,节流前后焓值 相等: ÷等温过程: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没压力损失
❖ 对于理论循环,离开蒸发器、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 汽是处于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汽;离开冷凝器和进入 膨胀阀的液体是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 等熵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缩是等熵过程; ❖ 等压过程:制冷剂在冷却及冷凝过程为等压过程 ❖ 等焓过程: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时,节流前后焓值 相等: ❖ 等温过程: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没压力损失
点1表示制冷剂出蒸发器、进入压缩机时的状态。对 应于蒸发温度O的饱和蒸汽。根据压力和饱和温度的关 系,该点应处于与蒸发压力p0相对应的等压线与饱和 蒸汽线(=0)的交点上。 。点2表示表示制冷剂出压缩机、进 入冷凝器时的状态。过程线1-2表 示制冷剂蒸汽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 缩过程(s1=$2),压力由蒸发压 Lnp 力p0压缩到冷凝压力pk。等熵线与 于压力为冷凝压力k等压线的交点 为2点。压缩过程中外界对制冷剂 作功,使制冷剂温度增加,2点处 于过热蒸汽状态
❖ 点2表示表示制冷剂出压缩机、进 入冷凝器时的状态。过程线1-2表 示制冷剂蒸汽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 缩过程(s1=s2),压力由蒸发压 力p0压缩到冷凝压力pk。等熵线与 于压力为冷凝压力pk等压线的交点 为2点。压缩过程中外界对制冷剂 作功,使制冷剂温度增加,2点处 Lnp h t S P k =0 =1 h Lnp h 1 2 3 4 2' ❖点1表示制冷剂出蒸发器、进入压缩机时的状态。对 应于蒸发温度t0的饱和蒸汽。根据压力和饱和温度的关 系,该点应处于与蒸发压力p0相对应的等压线与饱和 蒸汽线(x=0
点3表示制冷剂出冷凝器、进膨胀阀的状态,位于与 冷凝温度k相对应的饱和液体线上。 ·过程2-2'-3表示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 中冷却(2-2')和冷凝(2'-3)的过程 由于这个过程是在冷凝压力pk不变的 情况下进行的,为等压过程。进入冷 凝器的过热蒸汽首先将一部分热量放 给外界冷却介质,在等压下变成饱和 蒸汽(点2),然后再在等压、等温 下继续放出热量,直至最后冷凝成饱 和液体(点3)。压力为pk的等压线 与干度=0的饱和液体线的交点即为 点3的状态
点3表示制冷剂出冷凝器、进膨胀阀的状态,位于与 冷凝温度tk相对应的饱和液体线上。 ❖ 过程2-2′-3表示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 中冷却(2-2′)和冷凝(2′-3)的过程。 由于这个过程是在冷凝压力pk不变的 情况下进行的,为等压过程。进入冷 凝器的过热蒸汽首先将一部分热量放 给外界冷却介质,在等压下变成饱和 蒸汽(点2′),然后再在等压、等温 下继续放出热量,直至最后冷凝成饱 和液体(点3)。压力为pk的等压线 与干度x=0的饱和液体线的交点即为 点3 Lnp h t S P k =0 =1 h Lnp h 1 2 3 4 2
点4表示制冷剂出节流阀、进蒸发器的状态。过程线3-4 表示制冷剂通过节流阀的节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 冷剂的压力由冷凝压力pk降低到蒸发压力p0,温度由冷 凝温度k降低到蒸发温度tO,并进入两相区。由于节流 前后制冷剂的焓值不变,过程3-4为等焓过程。 Lnp ÷由点3作等焓线与等压线p0的交 点即为点4的状态,由于节流过 程是不可逆的,以用一虚线表 示
点4表示制冷剂出节流阀、进蒸发器的状态。过程线3-4 表示制冷剂通过节流阀的节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 冷剂的压力由冷凝压力pk降低到蒸发压力p0,温度由冷 凝温度tk降低到蒸发温度t0,并进入两相区。由于节流 前后制冷剂的焓值不变,过程3-4为等焓过程。 ❖ 由点3作等焓线与等压线p0的交 点即为点4的状态,由于节流过 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用一虚线表 示。 Lnp h t S P k =0 =1 h Lnp h 1 2 3 4 2
过程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 汽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等温、 等压(温度为o、压力为p0)下 Lnp 进行的,液体制冷剂吸收被冷却 对象的热量而不断汽化,其状态 沿等压线p0向干度增大的方向变 化,直到全部变为饱和蒸汽为止。 制冷剂的状态又变回到进入压缩 机前的状态点1,完成了一个完整 的循环
❖ 过程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 汽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等温、 等压(温度为t0、压力为p0)下 进行的,液体制冷剂吸收被冷却 对象的热量而不断汽化,其状态 沿等压线p0向干度增大的方向变 化,直到全部变为饱和蒸汽为止。 制冷剂的状态又变回到进入压缩 机前的状态点1,完成了一个完整 Lnp h t S P k =0 =1 h Lnp h 1 2 3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