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经久不衰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 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 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 6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到20世纪90年代的“下海”,再到21世纪之后网络 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 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 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 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 (作者:盛玉雷。有删改) (1)请品析第①段中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材料是否可以用作第③段的论据?请分别简述理由 材料一“佛系青年”其实是年轻人以“佛系”、自嘲,体现的是一种求之不得干 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生活态度。 材料二“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 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0.(1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成公元年,楚庄王为夏徴舒弑君,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徴 舒而已。”已诛徵舒,因县陈①而有之,群臣毕贺。申叔时独不贺。庄王问其故,对曰: 第6页(共28页)
第6页(共28页) 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经久不衰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 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 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 ⑥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个体户”,到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下海”,再到 21 世纪之后网络 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 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 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 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 (作者:盛玉雷。有删改) (1)请品析第①段中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材料是否可以用作第③段的论据?请分别简述理由。 材料一“佛系青年”其实是年轻人以“佛系”、自嘲,体现的是一种求之不得干 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生活态度。 材料二“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 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10.(10 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成公元年,楚庄王为夏徵舒弑君,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徴 舒而已。”已诛徴舒,因县陈①而有之,群臣毕贺。申叔时独不贺。庄王问其故,对曰:
“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③,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 徵舒为贼,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④,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 善。”乃迎陈太子午,立之,是为成公。孔子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节选自《史记·陈杞世家》) 注:①县陈:指将陈国作为楚国的一个郡县。②2鄙语:俗语。③径人田:从别人田中走 过以抄近路。④利:贪图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 才美不外见 B.王之蔽甚矣 隐天蔽日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以其境过清 D.令初下 初极狭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语段(一)中“善”字反映了齐威王何种心理? (4)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说说邹忌和申叔时劝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1.(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干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巧妙运用声音表现边地军旅生活的特点,请举一例进行赏析 (2)阅读这首词,有的人读出了“豪壮”之情,有的人读出了“悲壮”之感,你读出了 什么?结合词句内容进行分析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2.(50分)题目:这样的人让我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第7页(共28页)
第7页(共28页) “鄙语②有之,牵牛径人田③,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 徵舒为贼,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④,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 “善。”乃迎陈太子午,立之,是为成公。孔子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节选自《史记•陈杞世家》) 注:①县陈:指将陈国作为楚国的一个郡县。②鄙语:俗语。③径人田:从别人田中走 过以抄近路。④利:贪图。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 才美不外见. B.王之蔽.甚矣 隐天蔽.日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以其境过.清 D.令初.下 初.极狭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语段(一)中“善”字反映了齐威王何种心理? (4)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说说邹忌和申叔时劝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1.(4 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干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巧妙运用声音表现边地军旅生活的特点,请举一例进行赏析。 (2)阅读这首词,有的人读出了“豪壮”之情,有的人读出了“悲壮”之感,你读出了 什么?结合词句内容进行分析。 四、作文(50 分),任选一题作文. 12.(50 分)题目:这样的人让我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位武士路过弓箭坊、看上了橱窗里一张完美的弓。那张弓绷得紧紧的,从木质 到雕花,都堪称完美。武士打算买下那张弓、却遭到老板的拒绝:“那张弓不好,能卖的 弓都在墙上挂着呢,”武士发现墙上的弓都松松垮垮的,不解地问:“为什么?”老板笑 着说:“样品不过是摆个漂亮样子,它二十四个小时都绷着,看似有力,其实早已没有韧 性了。真正能用的弓,都是松弛的。”武士听从了老板的话,果然买到了趁手的好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 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第8页(共28页)
第8页(共28页) 一位武士路过弓箭坊、看上了橱窗里一张完美的弓。那张弓绷得紧紧的,从木质 到雕花,都堪称完美。武士打算买下那张弓、却遭到老板的拒绝:“那张弓不好,能卖的 弓都在墙上挂着呢,”武士发现墙上的弓都松松垮垮的,不解地问:“为什么?”老板笑 着说:“样品不过是摆个漂亮样子,它二十四个小时都绷着,看似有力,其实早已没有韧 性了。真正能用的弓,都是松弛的。”武士听从了老板的话,果然买到了趁手的好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 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龟裂/龟甲鄙薄/日薄西山臭名昭著/乳臭未干 B.熟稔/纪念殉职/徇私舞弊怏怏不乐/殃及池鱼 C.模样/模型更加改弦更张只言片语/形单影只 D.瓜蔓蔓廷浑厚/浑水摸雨放浪形骸/言简意赅 【分析】本道题考査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 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 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不尽相同,jn/ gui bo/ bo chou B.都不同; ren/nian xun/xun yang/yang; C.不尽相同,mu/ mo geng/ geng zhi/zhi D.不尽相同, wan/man hun/ hun hai/gai 故选:B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 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徘徊砥砺逐客令博览群书草长鹰飞 B.胚胎商榷儒子牛琳琅满目不落窠臼 C.愜谧弓驽鸿门宴同仇敌忾雕梁画栋 D.隽永敏捷 言堂其貌不扬格物致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 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答】A.有误,“草长鹰飞”写作“草长莺飞” B.有误,“儒子牛”写作“孺子牛 第9页(共28页)
第9页(共28页) 2019 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龟.裂/龟.甲 鄙薄./日薄.西山 臭.名昭著/乳臭.未干 B.熟稔./纪念. 殉.职/徇.私舞弊 怏怏..不乐/殃.及池鱼 C.模.样/模.型 更.加/改弦更.张 只.言片语/形单影只. D.瓜蔓./蔓.廷 浑.厚/浑.水摸雨 放浪形骸./言简意赅.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 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 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不尽相同,jūn/guī bó/bó chòu/xiù; B.都不同; rěn/niàn xùn/xún yàng/yāng; C.不尽相同,mú/mó gèng/gēng zhī/zhī; D.不尽相同,wàn/màn hún/hún hái/gāi; 故选:B。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 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2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徘徊 砥砺 逐客令 博览群书 草长鹰飞 B.胚胎 商榷 儒子牛 琳琅满目 不落窠臼 C.恓谧 弓驽 鸿门宴 同仇敌忾 雕梁画栋 D.隽永 敏捷 一言堂 其貌不扬 格物致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 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答】A.有误,“草长鹰飞”写作“草长莺飞”; B.有误,“儒子牛”写作“孺子牛”;
C.有误,“愜谧”写作“静谧”; D.正 故选:D 【点评】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 3.(8分)古诗词默写。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_箫鼓追随春社近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马说》一文中,韩愈因千里马被埋没发出“_其真无马邪_?_其真不知马也 的感慨 (4)乡愁,是沉淀在人们心底的感情记忆。“_浊酒一杯家万里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勾勒了戍边将士思归心切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乡书 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时神驰故里的 思乡之情。 【分析】本题考査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 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万钟于我何加焉(注意“焉”的书写) (2)箫鼓追随春社近(注意“箫”的书写)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注意“燕”的书写)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点评】解答这种题目,直接填空,依据原文填写就可以,对于理解性的填空题要联系 原文进行分析,然后写出答案 4.(4分)名著阅读。 简述元宵节时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清风镇、清风寨(《水浒》) ②金平府、玄英洞(《西游记》)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第10页(共28页)
第10页(共28页) C.有误,“恓谧”写作“静谧”; D.正确。 故选:D。 【点评】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 3.(8 分)古诗词默写。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2)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马说》一文中,韩愈因千里马被埋没发出“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 的感慨。 (4)乡愁,是沉淀在人们心底的感情记忆。“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勾勒了戍边将士思归心切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乡书 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时神驰故里的 思乡之情。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 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万钟于我何加焉(注意“焉”的书写) (2)箫鼓追随春社近(注意“箫”的书写)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注意“燕”的书写)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点评】解答这种题目,直接填空,依据原文填写就可以,对于理解性的填空题要联系 原文进行分析,然后写出答案。 4.(4 分)名著阅读。 简述元宵节时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清风镇、清风寨(《水浒》) ②金平府、玄英洞(《西游记》)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