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西湖中学07—08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 总分核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3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列句子写在格子内(2分)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民不仅知道了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3.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2分) 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 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B、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的反击艺术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 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5.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例: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2分) 爱心是
1 江津区西湖中学 07——08 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3 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列句子写在格子内(2 分)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 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民不仅知道了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3.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2 分)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 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 B、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的反击艺术 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 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5.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例: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2 分) 爱心是 得分 评卷人
6.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名篇中 的诗句。(5分) (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观沧海》)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7.课外名著:(4分) (1)写出鲁滨逊在荒岛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2 分) (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 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2分) 8.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老师带领大家开展了若干次语文活动,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 次活动名称,并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4分) 活动名称(限15字以内) 活动目的(限15字以内 评卷人 、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9-12题。(13分) 城里所有的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一一其 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 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 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 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 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 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 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 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 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2 6. 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名篇中 的诗句。(5 分) (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观沧海》) (3)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7.课外名著:(4分) (1) 写 出 鲁 滨 逊 在 荒 岛 救 人 的 : 一 个 故 事 名 称 ( 自 拟 )( 6 个 字 以 内 )。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 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2 分) 8.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老师带领大家开展了若干次语文活动,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 次活动名称,并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4 分) 活动名称(限 15 字以内) 活动目的(限 15 字以内) 二、阅读理解(37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 9—12 题。(13 分) 城里所有的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 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 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 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 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 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 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 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 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 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得分 评卷人
9.本段文字选自《》一课,作者是(国家)的著名作家 他还写过_、 等著名的童话作品。(3分) 0.对“骇人听闻”的意义或运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骇人听闻”写皇帝怕全国上下知道这件事而害怕。 B.“骇人听闻”的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害怕” C.“骇人听闻”的“人”,这里包括的就是宫廷内外所有的人,凡是人听了都害怕 D.“骇人听闻”是皇帝对骗子行为的担心。 11.从“这是怎么一回事?”到“我十分满意!”这一段文字使用的描写方法是( (2分) 心理和语言B.心理和神态C.动作和语言D.语言和神态 12.皇帝受騙的原因是 (2分) 大臣们受骗的原因是 ;(2分) 骗子行騙的目的是 (二)阅读《一诺千金》,回答13-17题(15分) 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子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开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 相当于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穷。 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日内归还。我不知 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 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脸上 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 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 头落子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 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农推车。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 极了,就倒在桥洞下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 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我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他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长久和深切的。以后 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 的一诺千金的严谨。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了这件事, 丁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 个朋友,我们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 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站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 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
3 9. 本段文字选自《 》一课,作者是 (国家)的著名 作家 。 他还写过 、 等著名的童话作品。(3 分) 10. 对“骇人听闻”的意义或运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用“骇人听闻”写皇帝怕全国上下知道这件事而害怕。 B.“骇人听闻”的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害怕”。 C.“骇人听闻”的“人”,这里包括的就是宫廷内外所有的人,凡是人听了都害怕。 D.“骇人听闻”是皇帝对骗子行为的担心。 11. 从“这是怎么一回事?”到“我十分满意!”这一段文字使用的描写方法是( ) (2 分) A. 心理和语言 B. 心理和神态 C. 动作和语言 D. 语言和神态 12. 皇帝受骗的原因是 (2 分) 大臣们受骗的原因是 ;(2 分) 骗子行骗的目的是 。(2 分) (二)阅读《一诺千金》,回答 13-17 题(15 分) 一 诺 千 金 秦 文 君 我做女孩子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开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 相当于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穷。 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日内归还。我不知 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 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脸上 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 ”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 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 头落子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 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农推车。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 极了,就倒在桥洞下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 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我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他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长久和深切的。以后 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 的一诺千金的严谨。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了这件事, 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 个朋友,我们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 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站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 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
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 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 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 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没能等到属于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里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 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 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挂断 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他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 更愿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3.本文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3分) 14.“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一句中“那”是指什么?为什么说“那”是 他走向成功的源头?(3分) 15.文中关于“那个男生”和“那个少年”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请任举一处为例,说 说它令人感动的原因。(3分) 6.再仔细读读文中“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与“两个少年暴雨中相会” 的情景,它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简单谈谈。(3分) 17.任选一题作答。(3分) (1)文中关于大雨的描写简洁而生动,试找出来写在下面并体会其作用 (2)删去“后来才知道”这一段(选文第6段),上下文依然贯通。作者不惜笔墨 交待这么清楚,显然有其用意。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本段作用的理解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共9分)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乘,与儿女讲论文。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 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撒盐空中差可拟 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 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 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 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 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没能等到属于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里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 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 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挂断 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他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 更愿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3. 本文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3 分) ⑴ ⑵ ⑶ 14. “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一句中“那”是指什么?为什么说“那”是 他走向成功的源头?(3 分) 15. 文中关于“那个男生”和“那个少年”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请任举一处为例,说 说它令人感动的原因。(3 分) 16. 再仔细读读文中“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与“两个少年暴雨中相会” 的情景,它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简单谈谈。(3 分) 17. 任选一题作答。(3 分) (1)文中关于大雨的描写简洁而生动,试找出来写在下面并体会其作用。 (2)删去“后来才知道”这一段(选文第 6 段),上下文依然贯通。作者不惜笔墨 交待这么清楚,显然有其用意。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本段作用的理解。 (三)阅读下文,完成 18-20 题。(共 9 分)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乘,与儿女讲论文。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 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 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4 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 10.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分)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 得分评卷人 三、作文(40分) 题目一:微笑 在生活中,在学校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会互相投以微笑 此时,你是否理解自己生活在友爱的海洋里,希望世间多一份友 爱与理解,多一份微笑?把你记忆里的动人情景描述出来,让大家共享,600字左右 题目二: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 有信心、有志气: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5 (3 分) 1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 分) 三、作文(40 分) 题目一:微笑 在生活中,在学校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会互相投以微笑。 此时,你是否理解自己生活在友爱的海洋里,希望世间多一份友 爱与理解,多一份微笑?把你记忆里的动人情景描述出来,让大家共享,600 字左右。 题目二: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 有信心、有志气: 要求:写—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