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中学初2009级(一下)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卷(A)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4分) 1.请在下面供选的有关中国书法的名言中任选一条,用你认为最好的字,抄写在方格内 (2分) 供选名言:①写字者,写志也。 ②圆中规,方中矩,须知不是两笔 ③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筹划(chou) 彷徨(p6ng) 仰慕(yng) 秕谷(bi) B、衰微( shuai) 锲而不舍(qie) 颤抖(chan) 哺育(bu) C、磐石(ban) 捋袖(1uo) 滑稽(j) 祈祷(q D、轮廓(kuo) 脚踝(huai) 荒谬(mi) 污秽(hu) 3.请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心会神凝 炽痛 B、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群蚁排衙 讪笑 C、望闻问切 杂乱无章 拍即合 骊歌 D、忘乎所以 博学多识 踌躇 菜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电视画面上看伊拉克民众义愤填膺,众志成城似乎要誓死保卫萨达姆。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C.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 D.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到动物园看海豚表演,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海豚,而对动物 园的美景,目不窥园,毫不在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紧扣“乐”,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接着巧妙地过渡 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通过几个片段的描写,生动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儿童热爱 大自然的情趣和自由、天真、活泼的个性与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不言而明
南屏中学初 2009 级(一下)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卷(A)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4 分) 1. 请在下面供选的有关中国书法的名言中任选一条,用你认为最好的字,抄写在方格内。 (2 分) 供选名言:① 写字者,写志也。 ② 圆中规,方中矩,须知不是两笔。 ③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A、筹.划(chóu) 彷.徨(pánɡ) 仰.慕(yǎnɡ) 秕.谷(bǐ) B、衰.微(shuāi) 锲.而不舍(qiè) 颤.抖(chàn) 哺.育(bǔ) C、磐.石(bān) 捋.袖(luō) 滑稽.(jī) 祈.祷(qí) D、轮廓.(kuò) 脚踝.(huái) 荒谬.(miù) 污秽.(huì) 3. 请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 分) A、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心会神凝 炽痛 B、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群蚁排衙 讪笑 C、望闻问切 杂乱无章 一拍即合 骊歌 D、忘乎所以 博学多识 踌躇 菜畦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电视画面上看,伊拉克民众义愤填膺 ....,众志成城,似乎要誓死保卫萨达姆。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C.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 110 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 ....的人 物。 D.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到动物园看海豚表演,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海豚,而对动物 园的美景,目不窥园 ....,毫不在意。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紧扣“乐”,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接着巧妙地过渡 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通过几个片段的描写,生动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儿童热爱 大自然的情趣和自由、天真、活泼的个性与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不言而明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 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 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做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王安石写《伤仲永》,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 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 D.《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题目的信息告诉我们 文章先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再写闻一多先生的做,前后两部分就是这样来划分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 )(3分)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 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 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大因素比作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只有一个因素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7长乐市4路公共汽车站牌上有以下标志,请用一句话概述这一标志的内容。(不超过30字) (3分) 4路 答: 城南车站一一金刚公园 首班6:00末班22:0 8.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3分) 微笑, 是一缕和煦的阳光 让生活五彩缤纷; 是一点柔嫩的绿草 给大地无限生机 是 是 9.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3分)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 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 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 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 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做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王安石写《伤仲永》,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 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 D.《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题目的信息告诉我们: 文章先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再写闻一多先生的做,前后两部分就是这样来划分。 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 )(3 分)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 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 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大因素比作木板, 。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只有一个因素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7.长乐市 4 路公共汽车站牌上有以下标志,请用一句话概述这一标志的内容。(不超过 30 字) (3 分) 答: 8. 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3 分) 微笑, 是一缕和煦的阳光, 让生活五彩缤纷; 是一点柔嫩的绿草, 给大地无限生机; 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3 分)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 17 岁发 现钟摆原理;牛顿 20 岁创立微积分,24 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 21 岁取得第一项专 利,30 岁发明留声机,32 岁发明白炽灯,33 岁发明电车;徐霞客 22 岁开始周游各地,进 4 路 城南车站 —— 金刚公园 首班 6:00 末班 22:00
行地理考察;杨振宁34岁时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 奖……上述事实证明: 10、语文课要开展“成长的烦恼”的综合学习活动,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6分) (1)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就你最关心的问题,选择一个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采访的问 题。(2分) ①采访对象: ②采访问题 B: (2)你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又是怎样对待的?(2分) (3)活动中发现同学们有些暂时很难摆脱的烦恼,作为主持人,请你对此作一段简洁 的总结。(2分) 古诗词和名言默写填空:(12分每空1分) ①独坐幽篁里, ②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和古诗各一句。 俗语(或谚语) 古诗 ③《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争残酷激烈的诗句 是
行地理考察;杨振宁 34 岁时与 30 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 奖……上述事实证明: 10、语文课要开展“成长的烦恼”的综合学习活动,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6 分) (1)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就你最关心的问题,选择一个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采访的问 题。(2 分) ①采访对象: ②采访问题:A: B: (2)你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又是怎样对待的?(2 分) , (3)活动中发现同学们有些暂时很难摆脱的烦恼,作为主持人,请你对此作一段简洁 的总结。(2 分) 11. 古诗词和名言默写填空:(12 分 每空 1 分) ①独坐幽篁里, 。 ②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和古诗各一句。 俗语(或谚语) 古诗 ③ 《 木 兰 诗 》 中 , 表 现 战 争 旷 日 持 久 , 战 争 残 酷 激 烈 的 诗 句 是: ,
④杜甫在江南与李龟年相遇,以“正是江南好风景 ”抒发人生凄 凉飘零之感 ⑤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自己客居洛阳,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听到忽然传来 嘹亮的笛声,引发诗人“ 的思乡怀亲感思 ⑥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跃马踏上漫漫征途,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 的是: (《逢入京使者》)。 ⑦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 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 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伤仲永》的作者 这篇文章除了借事说理之外,还运用了叙议结合 和前后的手法,突出了方仲永变为 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3分) 13.下列句子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其父利/其然也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忽/啼求之。 14、对“世隶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到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 埋下伏笔
④杜甫在江南与李龟年相遇,以“正是江南好风景, ”抒发人生凄 凉飘零之感; ⑤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自己客居洛阳,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听到忽然传来 嘹亮的笛声,引发诗人“ , ”的思乡怀亲感思; ⑥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跃马踏上漫漫征途,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 的是: , (《逢入京使者》)。 ⑦ 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 是: ,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 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伤仲永》的作者 。这篇文章除了借事说理之外,还运用了叙议结合 和前后 的手法,突出了方仲永变为 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3 分) 13.下列句子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其父利/其然也。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忽/啼求之。 14、对“世隶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到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 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15、下列名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B.卒之为众人际C.于舅家见之D.传一乡秀才观之 16、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请写横线上(用原文)。(2分) 17、文段中的“受之天”和“受于人”分别指什么?(2分) “受之天”指 “受于人”指 8、翻译句子。(4分)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 么道理?(2分) 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9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 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 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 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 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 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晩年,疏懒得“一月 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 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 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 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 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15、下列名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 分) A.借旁近与之. B.卒之.为众人际 C.于舅家见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16、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请写横线上(用原文)。(2 分) 17、文段中的“受之天”和“受于人”分别指什么?(2 分) “受之天”指 ;“受于人”指 18、翻译句子。(4 分) a.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 5 岁到 20 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 么道理?(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9 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 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 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 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 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 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 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 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 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 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 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