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六、实验报告要求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静态工作点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答:随着静态工作点(此次特指VBQ)的升高,幅频特性幅值(各频率所对应的幅值)会增大,同时曲线变“胖”,变平缓,选频特性变差,但同频带变宽(以谐振幅值的0.707为界线)。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答:当接通1R3时,幅频特性幅值减小,曲线变“胖”,品质因数Q降低,通频带加大。当集电极负载增大时,幅频特性幅值加大,曲线变“瘦”,变陡,品质因数Q增高,通频带减小。3.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答: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热悉了电子元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冰洁掌握了单调谐回路谱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熟悉了静态工作点和几点肌肤在对付频曲线的影响。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直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表示为一个确定的点,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所谓静态工作点,是指当放大电路处于静态时,电路所处的工作状态。在Ic/UCE图上表现为一个点,即当确定的UCC、RB、RC和晶体管状态下产生的电路工作状态。当其中一项改变时引起IB变化而引起Q点沿着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10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 10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静态工作点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 出相应的幅频特性。 答:随着静态工作点(此次特指VBQ)的升高,幅频特性幅值(各频率所对应的幅值) 会增大,同时曲线变 “胖”,变平缓,选频特性变差,但同频带变宽(以谐振幅值的0.707 为界线)。 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 出相应的幅频特性。 答:当接通1R3时,幅频特性幅值减小,曲线变“胖”,品质因数Q降低,通频带加大。 当集电极负载增大时,幅频特性幅值加大,曲线变“瘦”,变陡,品质因数Q增高,通频 带减小。 3.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答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熟悉了电子元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冰洁掌握了单调谐回 路 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熟悉了静态工作点和几点肌肤在对付频曲线的 影响。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直流电流、 电 压的数值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表示为一个确定的点,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 是 要保证在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 射 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 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 所谓静态工作点,是指当放大 电路处于静态时,电路所处的工作状态。在Ic/UCE 图上表现为一个点,即当确定 的UCC、RB、RC和晶体管状态下产生的电路工作状态。当其中一项改变时引起IB变 化 而引起Q点沿着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实验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双调谐回路??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放大器动态范围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熟悉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3.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三、实验内容Vcc1.采用点测法测量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2.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3.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动态范围。图2-1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11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 11 实验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准备 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 双调谐回路 ⚫ 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 放大器动态范围 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 ⚫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 ⚫ 双踪示波器 ⚫ 万用表 ⚫ 频率计 ⚫ 高频信号源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熟悉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3.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三、实验内容 1.采用点测法测量双调谐放大器的幅 频特性; 2.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 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3.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动态范围。 R R R C C Cc C1 BG L1 IN C2 OUT L2 C3 Vcc B1 B2 E E B 图2-1 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四、基本原理1.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顾名思义,双调谐回路是指有两个调谐回路:一个靠近“信源”端(如晶体管输出端),称为初级;另一个靠近“负载”端(如下级输入端),称为次级。两者之间,可采用互感耦合,或电容耦合。与单调谐回路相比,双调谐回路的矩形系数较小,即:它的谐振特性曲线更接近于矩形。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如图2-1所示。与图1-1相比,两者都采用了分压偏置电路,放大器均工作于甲类,但图2-1中有两个谐振回路:LI、C组成了初级回路,L2、C2组成了次级回路:两者之间并无互感耦合(必要时,可分别对L、L加以屏蔽),而是由电容C,进行耦合,故称为电容耦合。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其基本部分与图2-1相同。图中,2C04、2C11用来对初、次级回路调谐,2K02用以改变耦合电容数值,以改变耦合程度。2K01用以改变集电极负载。2K03用来改变放大器输入信号,当2K03往上拨时,放大器输入信号为来自天线上的信号,2K03往下拨时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直接送入。12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 12 四、基本原理 1.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 顾名思义,双调谐回路是指有两个调谐回路:一个靠近“信源”端(如晶体管输出 端),称为初级;另一个靠近“负载”端(如下级输入端),称为次级。两者之间,可 采用互感耦合,或电容耦合。与单调谐回路相比,双调谐回路的矩形系数较小,即:它 的谐振特性曲线更接近于矩形。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如图 2-1 所示。 与图 1-1 相比,两者都采用了分压偏置电路,放大器均工作于甲类,但图 2-1 中有 两个谐振回路:L1、C1 组成了初级回路,L2、C2 组成了次级回路;两者之间并无互感耦合 (必要时,可分别对 L1、L2 加以屏蔽),而是由电容 C3 进行耦合,故称为电容耦合。 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 2-2 所示,其基本部分与图 2-1 相同。图中, 2C04、2C11 用来对初、次级回路调谐,2K02 用以改变耦合电容数值,以改变耦合程度。 2K01 用以改变集电极负载。2K03 用来改变放大器输入信号,当 2K03 往上拨时,放大器 输入信号为来自天线上的信号,2K03 往下拨时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直接送入
高频电子逸信实验讲文+12V1acde2C09/2K01PR04(2L02A2W 012L01A2R032C07格2D0 12C04Y.ED2C032C05(aL04O2K02(2L022L.012C06O儿2C 132K032PO12C122C102Q01A输0ZTPO2R052R012P01 IN2C012R022C02图2-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13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 13 2R01 2Q01 2C04 2C03 2R02 2C02 2C10 +12V1 2W 01 2D01 LED 2R04 2K02 2C01 2L 03 1m H 2C08 2C09 I N 1 2T P01 1 2T P02 2L 01 2R03 2L 02 2C05 2C06 2C07 2C11 2K03 2C13 2C12 2L 04 2R05 1 T P0 输入 输出 2P01 2K01 2P02 2L 01A 2L 02A 图 2-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五、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插上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按下模块上开关2K1接通电源,此时电源指示灯点亮。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本实验仍采用点测法,即保持输入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出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如果有扫频仪,可直接测量其幅频特性曲线)。(1)幅频特性测量①2K02往上拨,接通2C05(4.5P)。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6.3MHZ(用频率计测量),幅度300mV,然后用铆孔线接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2K03往下拨,使高频信号送入放大器输入端。示波器CH1接2TPO1,示波器CH2接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反复调整2C04、2C11使双调谐放大器输出为最大值,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②按照表2-1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一一峰值为300mV(示波器CH1监视),从示波器CH2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幅度值,并把数据填入表2-1。表2-1放大器输入信号频率5.75.85. 96.06.26.36.46.1f (Mhz)95113501放大器输出幅度U(mv)1351992633925936.66.77.07. 1放大器输入信号频率6.56.86.97.2f (Mhz)612597573562533421354482放大器输出幅度U(mv)③测出两峰之间凹陷点的频率大致是多少。答:大约为6.4MHZ。④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幅度,按照表2-1,画出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③按照上述方法测出耦合电容为2C06(80P)(2K02拨向下方)时幅频特性曲线。14
高频电子通信实验讲义 14 五、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在实验箱主板上插上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按下模块上开关2K1接通电源, 此时电源指示灯点亮。 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 本实验仍采用点测法,即保持输入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 输出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如果有扫频仪,可直 接测量其幅频特性曲线)。 ⑴幅频特性测量 ①2K02 往上拨,接通 2C05(4.5P)。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 6.3MHZ(用频率计测量),幅度 300mv,然后 用铆孔线接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2K03 往下拨,使高频信号送入放大器输入端。示波器 CH1 接 2TP01, 示波器 CH2 接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反复调整 2C04、2C11 使双调谐放大器输出为最大值,此时回路谐振 于 6.3MHZ。 ②按照表 2-1 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峰值为 300mv(示 波器 CH1 监视),从示波器 CH2 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幅度值,并把数据填入表 2-1。 表 2-1 放 大 器 输 入 信 号 频 率 f(Mhz)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放大器输出幅度 U(mv) 95 113 135 199 263 392 501 593 放 大 器 输 入 信 号 频 率 f(Mhz)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放大器输出幅度 U(mv) 612 597 573 562 533 482 421 354 ③测出两峰之间凹陷点的频率大致是多少。 答:大约为 6.4MHZ。 ④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幅度,按照表 2-1,画出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⑤按照上述方法测出耦合电容为 2C06(80P)(2K02 拨向下方)时幅频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