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动物生理学 总学时 56 授课班级动医20172 动医2017-3 授课地点 新教 授课时间 2018.3.5-2018.6.15 《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 究动物正常生命活动及其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动物生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 发生的包括行为、各器官系统、细胞及其组成物质分子在内的活动变化与机制 课 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理论在动物医学、动物生产 彩 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了解《动物生理学》和其它相关学 目 科间的相互关系及该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 参 《动物生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用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 制,同时使学生获得动物生理学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学会用整体的、辩证的 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制,同时使学生获得动物生理学基本操作 技能的训练。 使用的教材 欧阳五庆主编.动物生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 教材 推荐参考阅读材料: 以及 1.陈守良编.动物生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 2.陈杰编,家畜生理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书目 3.杨秀平、肖向红《动物生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崔庚寅,管振龙编.动物生理学考研精解科学业出版社,2007 5.李鉴轩编,家畜生理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6.赵轶千,王雨若编,生理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生理科学研究进展(期刊)
2 课程名称 动物生理学 总学时 56 授课班级 动医 2017-2 动医 2017-3 授课地点 新教 授课时间 2018.3.5-2018.6.15 课 程 目 标 《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 究动物正常生命活动及其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动物生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 发生的包括行为、各器官系统、细胞及其组成物质分子在内的活动变化与机制 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理论在动物医学、动物生产、 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了解《动物生理学》和其它相关学 科间的相互关系及该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 《动物生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用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 制,同时使学生获得动物生理学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学会用整体的、辩证的 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制,同时使学生获得动物生理学基本操作 技能的训练。 教材 以及 主要 参考 书目 使用的教材: 欧阳五庆主编. 动物生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 推荐参考阅读材料: 1.陈守良 编. 动物生理学(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杰 编,家畜生理学(第四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杨秀平、肖向红《动物生理学》(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 崔庚寅,管振龙 编. 动物生理学考研精解. 科学业出版社, 2007 5.李鉴轩 编,家畜生理学.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6.赵轶千,王雨若 编, 生理学实验指导.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生理科学研究进展 (期刊)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WWW.JINGPINKE.COM) 9.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一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系 http://www.bio.pku.edu.cn/shengli/ 10.石河子大学动物生理学一类课程 学 章 节 学 时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2 第二章细胞生理 第一节物质的跨膜转运功能 1学时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学时 第五章呼吸生理 第一节肺通气 2学时 第二节气体运输 1学时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2学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8 第一节消化道的基本功能 1学时 第二节胃内消化 4学时 第三节小肠内消化 2学时 第四节吸收 1学时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1学时 第二节血细胞及其功能 2学时 第三节血液凝固 1学时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2学时
3 8.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WWW.JINGPINKE.COM) 9.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 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系 http://www.bio.pku.edu.cn/shengli/ 10. 石河子大学动物生理学一类课程 学 时 分 配 章 节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第二章 细胞生理 第一节 物质的跨膜转运功能 1 学时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 学时 第五章 呼吸生理 第一节 肺通气 2 学时 第二节 气体运输 1 学时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2 学时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消化道的基本功能 1 学时 第二节 胃内消化 4 学时 第三节 小肠内消化 2 学时 第四节 吸收 1 学时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1 学时 第二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 2 学时 第三节 血液凝固 1 学时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 2 学时 学 时 2 2 5 8 5 8
酒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学设计 2018年3月5日 章节名称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1.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 理解学习动物生理学的意义。 目的 3.掌握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4.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特点及其原理 自我介绍、点名、介绍课程总体安排、实验安排、考试安排、学习方法、 10min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min 教学内容 2.动物生理学研究的水平 5min 及 3、学习动物生理学的意义 20min 教学进程 第二节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20min 1 机体内环境 2、稳态的概念及意义、以及维持 第三节机体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及其特点 15min 小结 5min 重点: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意义 难点:对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属性和生命活动机制的内涵的理解,建立机 体机能整体性概念 重点难点 及 对策:认真讲解:在PPT制作时增加生动形象的图片:通过举例(如 对策 1、如何发现疾病:出现“疼痛,包块,发热,血液、尿等生化指标改变 说明其实质是环境稳态破坏。动脉血压的波动和人体体温是 如何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动态平衡的。 2、 设计点名联系到神经调节:“甲亢甲减“联系到体液调节
5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学设计 2018 年 3 月 5 日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教学 目的 1. 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理解学习动物生理学的意义。 3. 掌握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4. 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特点及其原理。 教学内容 及 教学进程 自我介绍、点名、介绍课程总体安排、实验安排、考试安排、学习方法、 10min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min 2.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水平 5min 3、学习动物生理学的意义 20min 第二节 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20min 1、机体内环境 2、稳态的概念及意义、以及维持 第三节 机体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及其特点 15min 小结 5min 重点难点 及 对策 重点: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意义 难点:对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属性和生命活动机制的内涵的理解,建立机 体机能整体性概念 对策:认真讲解;在 PPT 制作时增加生动形象的图片;通过举例(如: 1、如何发现疾病:出现“疼痛,包块,发热,血液、尿等生化指标改变” 说明其实质是环境稳态破坏。动脉血压的波动和人体体温是 如何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动态平衡的。 2、设计点名联系到神经调节;“甲亢甲减“联系到体液调节
采用讲授、演示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运用图、表、现代教学设施 设备和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表现生 教学方法 命活动机制,使微观现象直观化,复杂过程系统化、简单化,提高课堂教 和手段 学质量。 讲授过程中注意和学生的互动,分学习讨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学生小讲课即每次正式开始上课前五分钟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有时老 师带领学生回顾,有时小组带领大家回顾。 教具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思考题: 作业、思考题 1、动物生理学的定义 (讨论题)、 2、何谓内环境?何为稳态?有何生理意义?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 阅读材料 稳定机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 4、推荐阅读材料 动物生理学的第一课绪论,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动物生理学的研究 内容和方法,教师应当重视这一章的讲授。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不但要使 学生对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 课 么要学习和学好动物生理学,即明了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动物生理学 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物生理学的兴趣和自 觉性,为学好本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 这一章的内容不算多,主要是些概念性的东西,但是是必须强调和务 必让学生记住的,如内环境、稳态等。 多讲些生产实践及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激发学习的兴趣。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6
6 教学方法 和手段 采用讲授、演示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运用图、表、现代教学设施 设备和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表现生 命活动机制,使微观现象直观化,复杂过程系统化、简单化,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 讲授过程中注意和学生的互动,分学习讨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学生小讲课即每次正式开始上课前五分钟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有时老 师带领学生回顾,有时小组带领大家回顾。 教具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作业、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思考题: 1、动物生理学的定义 2、何谓内环境?何为稳态?有何生理意义?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 稳定机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 4、推荐阅读材料 课 后 记 动物生理学的第一课绪论,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动物生理学的研究 内容和方法,教师应当重视这一章的讲授。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不但要使 学生对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 么要学习和学好动物生理学,即明了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动物生理学 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物生理学的兴趣和自 觉性,为学好本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一章的内容不算多,主要是些概念性的东西,但是是必须强调和务 必让学生记住的,如内环境、稳态等。 多讲些生产实践及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激发学习的兴趣。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8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学设计 20年月日 章节名称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学时 1、热悉不同物质的转运方式 课堂教 2. 熟悉静息电位。 学目的 3.掌握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局部反应及其特征。 4、熟悉兴奋性的概念。 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主要内容:稳态、内环境 5min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液态镶嵌模型 5 min 二、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30 min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 第二节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蜂自由位的概令乃立生 15 min 静息电位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内容 极化的概念 及 离子跨膜扩散的驱动力和K+平衡电位 学时分配 二、动作电位 25 min 1、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去极化、超极化、超射、复极化 锋电位后电位 2、产生机制: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电化学驱动力,动作电位期间膜 电导的变化, 三、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5min 小结 5 min >
7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学设计 20 年 月 日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2 学时 课堂教 学目的 1、熟悉不同物质的转运方式 2. 熟悉静息电位。 3. 掌握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局部反应及其特征。 4、熟悉兴奋性的概念。 教学内容 及 学时分配 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主要内容:稳态、内环境 5 min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液态镶嵌模型。 5 min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30 min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入胞和出胞 第二节 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一、静息电位的概念及产生 15 min 静息电位的概念和特点, 极化的概念 离子跨膜扩散的驱动力和 K+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25 min 1、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去极化、超极化、超射、复极化 锋电位 后电位 2、产生机制: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电化学驱动力,动作电位期间膜 电导的变化, 三、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5 min 小结 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