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 第七章泌尿 一、名词解释 1.原尿1.终尿3.肾小球滤过率4.有效滤过压5.肾单位 6.肾糖阀7.渗透性利尿8.水利尿9渗透性重吸收10调节性重吸收 12肾小管的尿素再循环 13渗尿14低渗尿 二、填空题 1.原尿是不含 的血浆。 2.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3.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 进行的。 4.引起排尿反射的刺激是 5.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 和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有 和 两类。 7,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有 和 8.醛固酮由 分泌,作用为 9.滤过膜由 三层膜组成 10.尿液生成过程包括 11.肾小管由 三部分组成。 12.肾小体包括 和 两部分。 13.肾小球旁器由 和】 三类细胞组成。 14.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 和 1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的方式有 和 16.葡萄糖和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 和 17.肾单位的基本功能是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这主要通过 的滤过, 的选择性重吸收与主动分泌。 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的高低主要受 激素的调节。 19.生理状况下,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滤过的阻力是 和 20.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有 和 2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将 :而肾小管重吸收率 使尿的排出量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 第七章 泌尿 一、名词解释 1.原尿 1. 终尿 3. 肾小球滤过率 4.有效滤过压 5.肾单位 6.肾糖阈 7. 渗透性利尿 8.水利尿 9 渗透性重吸收 10 调节性重吸收 12 肾小管的尿素再循环 13 渗尿 14 低渗尿 二、填空题 1.原尿是不含__________________的血浆。 2.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4.引起排尿反射的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7 . 影 响 抗 利 尿 激 素 释 放 的 因 素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8.醛固酮由_______________分泌,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滤过膜由 , , 三层膜组成。 10.尿液生成过程包括 , , 。 11.肾小管由 , , 三部分组成。 12.肾小体包括 和 两部分。 13.肾小球旁器由 , 和 三类细胞组成。 14.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 和 。 1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的方式有 和 。 16.葡萄糖和 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 和 。 17.肾单位的基本功能是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这主要通过 的滤过, 的选择性重吸收与主动分泌。 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的高低主要受 激素的调节。 19.生理状况下,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____________,滤 过的阻力是 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将______;而肾小管重吸收率______; 使尿的排出量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 A近球细胞 B致密斑的细胞 C间质细胞 D内皮细胞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A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B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使肾小管的髓袢降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 D使近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 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肾小球滤过( A葡萄糖 B Nacl C Kel D蛋白质 4.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肾球囊囊内压 D血浆品体渗透压 5.出球小动脉收缩时可出现( 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仔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平均动脉血压升高 6.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 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7.肾的近曲小管对N+的重吸收是( A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由电位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8.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 A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三、单项选择题 1.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 ) A 近球细胞 B 致密斑的细胞 C 间质细胞 D 内皮细胞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 A 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B 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 使肾小管的髓袢降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 D 使近曲小管对 Nacl 的重吸收增加 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肾小球滤过( ) A 葡萄糖 B Nacl C Kcl D 蛋白质 4.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 )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 C 肾球囊囊内压 D 血浆晶体渗透压 5.出球小动脉收缩时可出现( ) A 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 平均动脉血压升高 6.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 ) A 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7.肾的近曲小管对 Na+的重吸收是( ) A 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 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 由电位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 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8.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 ) A 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由于渗透作用而被动重吸收 9.肾脏在下列哪个部位对水进行调节性重吸收 A髓祥升支细段 B髓袢降支粗段 C集合管 D近曲小管 10.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A髓袢升支细段 B髓样降支粗段 C集合管 D近曲小管 11.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神经垂体 D中脑上丘 12.渗透压感受器所在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神经垂体 D中脑上丘 13.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A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 B动脉血压的改变 C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D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14.容量感受器位于( A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 B心房和胸腔内大动脉 C主动脉弓 D颈动脉窦 15.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A动脉血压的改变 B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C血浆胶体渗诱压改变 D血容量的改变 16.醛固酮产生于( A肾上腺髓质 B肾上腺皮质 C肾小球近球细胞 D腺垂体 17.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B 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 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 由于渗透作用而被动重吸收 9.肾脏在下列哪个部位对水进行调节性重吸收 A 髓袢升支细段 B 髓袢降支粗段 C 集合管 D 近曲小管 10.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 A 髓袢升支细段 B 髓袢降支粗段 C 集合管 D 近曲小管 11.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 ) A 大脑皮质 B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 神经垂体 D 中脑上丘 12.渗透压感受器所在部位是( ) A 大脑皮质 B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 神经垂体 D 中脑上丘 13.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 A 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 B 动脉血压的改变 C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D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14.容量感受器位于( ) A 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 B 心房和胸腔内大动脉 C 主动脉弓 D 颈动脉窦 15.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 A 动脉血压的改变 B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D 血容量的改变 16.醛固酮产生于( ) A 肾上腺髓质 B 肾上腺皮质 C 肾小球近球细胞 D 腺垂体 17.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血管紧张素Ⅱ D肾素 18.下述哪一项与肾脏的排泄功能无关:() A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B维持机体水和渗透压平衡 C维特机体酸碱平衡 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19.肾脏不能分泌下列哪种激素:() A醛固酮 B促红细胞生成素C肾素 D125-二羟维生素D3E前列腺素 20.原尿流经下列哪一部分后其成分将不再变化而成为终尿:() A近球小管 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21.关于致密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近球小管起始部B是Na含量变化的感受器C是肾素分泌细胞 D可调节抗利尿激索的释放E是品体渗透压感受器 22.通过下列哪项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 A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活动 B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活动 C肾单位、集合管和输尿管的活动 D肾单位的活动 F以上都不是 23.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仔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B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 C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D近髓肾单位数量多于皮质肾单位 E近髓肾单位与尿液浓缩和稀释关系重大 24.动脉血压波动于80-180mmHg范围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 A肾脏的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E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同时起作用 25.关于尿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尿液渗透压均较血浆高 B尿液的pH与摄食情况无关 C正常人尿液可检测出少量葡萄糖 D正常人尿液不能检测出蛋白质和红细胞 26.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B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C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D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A 抗利尿激素 B 醛固酮 C 血管紧张素Ⅱ D 肾素 18. 下述哪一项与肾脏的排泄功能无关: ( ) A 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B 维持机体水和渗透压平衡 C 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D 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19. 肾脏不能分泌下列哪种激素: ( ) A 醛固酮 B 促红细胞生成素 C 肾素 D 1,25-二羟维生素 D3 E 前列腺素 20. 原尿流经下列哪一部分后其成分将不再变化而成为终尿: ( ) A 近球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 远曲小管 E 集合管 21. 关于致密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 位于近球小管起始部 B 是 Na+含量变化的感受器 C 是肾素分泌细胞 D 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E 是晶体渗透压感受器 22. 通过下列哪项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 ( ) A 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活动 B 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活动 C 肾单位、集合管和输尿管的活动 D 肾单位的活动 E 以上都不是 23. 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 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B 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 C 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D 近髓肾单位数量多于皮质肾单位 E 近髓肾单位与尿液浓缩和稀释关系重大 24. 动脉血压波动于 80~180mmHg 范围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 ( ) A 肾脏的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体液调节 D 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E 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同时起作用 25. 关于尿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任何情况下尿液渗透压均较血浆高 B 尿液的 pH 与摄食情况无关 C 正常人尿液可检测出少量葡萄糖 D 正常人尿液不能检测出蛋白质和红细胞 26.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 ) A 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B 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C 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D 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E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 27.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层组成 B基膜对滤过膜的通透性起最重要作用 C对分子大小有选择性 D带负电荷分子更易通过 E带正电荷分子更易通过 28.下列哪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 ANa+、K+、Cr等电解质B血浆白蛋白C氨基酸D葡萄糖 29.下述哪种情况肾小球滤过率将升高:() A血压升至18.6KPa(140mmHg)时B血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时 C血压升至26.5KPa(200mmHg)时D人球小动脉收缩时 E肾血流量减少时 30.下术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E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 31.重吸收Na最强的部位是:() 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E集合管 32.关于近球小管重吸收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小管液中的Na*被动扩散至小管细胞内 B再由小管细胞管周膜上的Na泵主动转运至组织间隙 CNa的重吸收使水重吸收 DNa的重吸收为Cr重吸收创造了条件 E重吸收过程是被动重吸收 33.近球小管对Na的重吸收可促进下列哪一组物质的重吸收:() AK*、CI B水、C、HCO3 CH、K DH+、HCO3E水、H+、K* 34.关于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近球小管重吸收 B与H的分泌有关 C是以CO2形式从小管液中转运至小管细胞内的 DHCO: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EC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 35.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功能的小管是:()
E 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 27. 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由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层组成 B 基膜对滤过膜的通透性起最重要作用 C 对分子大小有选择性 D 带负电荷分子更易通过 E 带正电荷分子更易通过 28. 下列哪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 ( ) A Na+ 、K+ 、Cl-等电解质 B 血浆白蛋白 C 氨基酸 D 葡萄糖 29. 下述哪种情况肾小球滤过率将升高: ( ) A 血压升至18.6KPa(140mmHg)时 B血压降至10.6KPa(80mmHg) 以下时 C 血压升至 26.5KPa (200mmHg) 时 D 人球小动脉收缩时 E 肾血流量减少时 30. 下述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 ) A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E 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 31. 重吸收 Na+最强的部位是: ( ) A 近球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 远曲小管 E 集合管 32. 关于近球小管重吸收 Na +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小管液中的 Na+被动扩散至小管细胞内 B 再由小管细胞管周膜上的 Na+泵主动转运至组织间隙 C Na+的重吸收使水重吸收 D Na+的重吸收为 Cl-重吸收创造了条件 E 重吸收过程是被动重吸收 33. 近球小管对 Na+的重吸收可促进下列哪一组物质的重吸收: ( ) A K+ 、Cl- B 水、Cl-、HCO3 - C H+、K+ D H+ 、HCO3 - E 水、H+ 、K+ 34. 关于 HCO3 -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主要在近球小管重吸收 B 与 H+的分泌有关 C 是以 CO2 形式从小管液中转运至小管细胞内的 D HCO3 -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E Cl-的重吸收优先于 HCO3 -的重吸收 35. 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功能的小管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