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2.C(2分) 13.D(2分) 14.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2分) 15水军演习(1分)、弄弄潮表演(1分)、观潮情景(1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 分) 15.(2011·甘肃省兰州市)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5分) 吴广素爱人,土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 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嶄以东,攻铚、郧、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 乘,骑干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 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 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 乃令符窝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戌死者固十六七 1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3分)
【答案】 12.C(2 分) 13.D(2 分) 14.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2 分) 15.水军演习(1 分)、弄弄潮表演(1 分)、观潮情景(1 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 分) 15.(2011·甘肃省兰州市)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10-14 题。(15 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 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 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 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 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 分)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 )(3 分)
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 1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 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 【答案】10.(3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1.(2分)(1)向来,一向(2)亲自,亲身 12.(3分)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十六七” 1分) 13.(3分)C 14.(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16.(2011·河北省唐山市)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子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3)不愤不启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1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 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 分) 【答案】10.(3 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1.(2 分)(1)向来,一向 (2)亲自,亲身 12.(3 分)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译出大意 2 分,关键词“十六七” 1 分) 13.(3 分)C 14.(4 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16.(2011·河北省唐山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 子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 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学而不厌. (3)不愤.不启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 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2分) 19.用原文填空。(2分)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20.相关内容链接。(4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分) 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 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2分) 【答案】15.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满足、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16.B17.A18.聪明并且 勤奋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人们称他为“文”啊。19.用原文填空。(2 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略。20.(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略 17.(2011·山东省聊城市)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土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汘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岀郭相扶将;阿姊闻妺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策勋十二转 ②当户理红妆 6.第①段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2分) 7.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2句) 【答案】 5.①记功②窗户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8.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2 分) 19.用原文填空。(2 分)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 , 。”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 20.相关内容链接。(4 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 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 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2 分) 【答案】15.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满足、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16.B 17.A 18.聪明并且 勤奋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人们称他为“文”啊。19.用原文填空。(2 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略。20.(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略。 17.(2011·山东省聊城市)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①策勋..十二转 ②当户.理红妆 6.第①段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2 分) 7.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2 句) 【答案】 5.①记功 ②窗户
6.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队激烈悲壮。 7.“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岀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 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18.(2011·重庆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 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6.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队激烈悲壮。 7.“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 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18.(2011·重庆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 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 分,每小题 2 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 批注。(4分) 示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 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句,批注 12.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 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分) 【答案】 9B(A①相信,②信用:B均意为“早”1C①使一听到,②听见:DD偶然,②参与,) 10.(4分)(1)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了。(2分) (2)所有的大臣,官更,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分 11.(4分)(1)围绕”有自知之明“或“善于思考”来批注,示例:部总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奖 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4分) (2)围绕“进谏的人多”和“齐国的积弊多”批注,示例: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 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直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每点2分,共4分) 12.(4分)邹总采用了以事设喻委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课的方法。(2分)启 示: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2分) 19.(2011·贵州省安顺市)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节选),完成第10-14题 (16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 批注。(4 分) 示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 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 句,批注: 12.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 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 分) 答: 【答案】 19.(2011·贵州省安顺市)阅读文言文《 岳阳楼记》 (节选),完成第 10——14 题。 (16 分) ①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