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各国对华公共外交的大舞台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二零一零年十月 1
1 上海世博:各国对华公共外交的大舞台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二零一零年十月
摘要 2010年9月一10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世博与国家 形象研究项目”就2010上海世博主要参展国家馆的公共外交目的、 手段和效果开展实证调研,采集了30个主要国家场馆现场随机抽样 问卷1505份和多国场馆负责人问卷24份,并对上海世博局礼宾部、 国际展览部、新闻部等相关负责人做了深度访谈。公共外交能否达到 预期甚至意外的效果?在民众中产生何样影响?回答这些问题,在今 天这个传媒发达、民意主导的世界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本次调研项 目的核心。 我们的调研发现: ●70%的参观民众对参展国的印象有良性提升,这充分说明世博 会作为各国公共外交大舞台的强大力量和重要性。其中,非洲 唯一的自建馆摩洛哥馆获得民众改善印象最多。 ●阿联酋馆是本次世博综合排名最高的国家馆。阿联酋馆通过 “海市蜃楼”般沙漠奇观中经济奇迹的展示理念,成为观众在 参观该国家馆后对该国经济印象提升最多的国家。 ●下一届世博主办国意大利的展馆则充分展示时尚与悠久文艺 传统元素,巧妙融入上海风格,贴近平民,拉近与中国观众距 离,凸显多元文化主题,获得内部展示和文化特色两项100评 分。 ●澳大利亚馆主题突出澳中友好,以女性和温情感动观众,获得
2 摘 要 2010 年 9 月—10 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世博与国家 形象研究项目”就 2010 上海世博主要参展国家馆的公共外交目的、 手段和效果开展实证调研,采集了 30 个主要国家场馆现场随机抽样 问卷 1505 份和多国场馆负责人问卷 24 份,并对上海世博局礼宾部、 国际展览部、新闻部等相关负责人做了深度访谈。公共外交能否达到 预期甚至意外的效果?在民众中产生何样影响?回答这些问题,在今 天这个传媒发达、民意主导的世界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本次调研项 目的核心。 我们的调研发现: 70%的参观民众对参展国的印象有良性提升,这充分说明世博 会作为各国公共外交大舞台的强大力量和重要性。其中,非洲 唯一的自建馆摩洛哥馆获得民众改善印象最多。 阿联酋馆是本次世博综合排名最高的国家馆。阿联酋馆通过 “海市蜃楼”般沙漠奇观中经济奇迹的展示理念,成为观众在 参观该国家馆后对该国经济印象提升最多的国家。 下一届世博主办国意大利的展馆则充分展示时尚与悠久文艺 传统元素,巧妙融入上海风格,贴近平民,拉近与中国观众距 离,凸显多元文化主题,获得内部展示和文化特色两项 100 评 分。 澳大利亚馆主题突出澳中友好,以女性和温情感动观众,获得
服务态度100评分,政治印象的提升评分第一,看似无心插柳 的意外收获,显露澳方公共外交的高超手段。 ●印度虽然努力迎合中国营造“和谐”主题,但由于不重视与观 众的互动和现场服务,各展示环节均较落后,最终导致其在本 次世博主要场馆排名落后,效果不佳。其教训是公关不能流于 概念口号,而要在服务和互动上下功夫。 ●伊朗馆日活动中,内贾德总统利用个人魅力进行亲民公关,强 行把世博与政治捆绑,在世博园多次突破警戒线,以演讲报告 和放映宣传片等手段进行其国家政治理念的展示,虽未产生广 泛政治影响,但利用类似世博、奥运这样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政 治宣传是一国际常态,如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期间的藏独干扰等, 值得关注。 ●与美国长期在中国民众印象中的领先位置不同,本次世博美国 综合排名第十,同时在其它各单项指标上也都居于中间的位置, 这与其长期以来所塑造的大国形象不甚相符,美国媒体对此有 尖锐批评。美国馆的教训是政府忽视世博这个重要公关外交平 台。 ●文化娱乐是世博公共外交最大的魅力攻势。调查表明,观众留 下最深印象的首先是异国情调37.6%,随后是艺术享受24.7%, 其次是增长知识17.7%,通过以上手段,达到传播多元价值、 增进情感、促进理解的效果。 ●各国家馆方对其在世博的表现均比较满意,并认为自己基本实 3
3 服务态度 100 评分,政治印象的提升评分第一,看似无心插柳 的意外收获,显露澳方公共外交的高超手段。 印度虽然努力迎合中国营造“和谐”主题,但由于不重视与观 众的互动和现场服务,各展示环节均较落后,最终导致其在本 次世博主要场馆排名落后,效果不佳。其教训是公关不能流于 概念口号,而要在服务和互动上下功夫。 伊朗馆日活动中,内贾德总统利用个人魅力进行亲民公关,强 行把世博与政治捆绑,在世博园多次突破警戒线,以演讲报告 和放映宣传片等手段进行其国家政治理念的展示,虽未产生广 泛政治影响,但利用类似世博、奥运这样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政 治宣传是一国际常态,如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期间的藏独干扰等, 值得关注。 与美国长期在中国民众印象中的领先位置不同,本次世博美国 综合排名第十,同时在其它各单项指标上也都居于中间的位置, 这与其长期以来所塑造的大国形象不甚相符,美国媒体对此有 尖锐批评。美国馆的教训是政府忽视世博这个重要公关外交平 台。 文化娱乐是世博公共外交最大的魅力攻势。调查表明,观众留 下最深印象的首先是异国情调 37.6%,随后是艺术享受 24.7%, 其次是增长知识 17.7%,通过以上手段,达到传播多元价值、 增进情感、促进理解的效果。 各国家馆方对其在世博的表现均比较满意,并认为自己基本实
现了预期的展示目标;另外外国馆方对上海世博的组织者、志 愿者和上海世博的综合表现都比较满意;最后外国馆方对中国 媒体的表现评价明显高于自己本国媒体,而对国际媒体的评价 普通较低。 4
4 现了预期的展示目标;另外外国馆方对上海世博的组织者、志 愿者和上海世博的综合表现都比较满意;最后外国馆方对中国 媒体的表现评价明显高于自己本国媒体,而对国际媒体的评价 普通较低
综述 2010年9月一10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世博与国家形象研究 项目”就2010上海世博主要参展国家馆的公共外交目的、手段和效果进行了考 察。公共外交能否达到预期甚至意外的效果?在民众中产生何样影响?回答这些 问题,在今天这个传媒发达、民意主导的世界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本次调研项 目的核心。 本次调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10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游客 部分)》调研,它针对人气度和地区影响力极高的30个国家场馆,采用配额抽样 法在每个场馆出口现场抽取50名游客进行面对面访问,共有1520位游客参与调 研,回收有效问卷1505份;第二部分是《2010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馆方 部分)》调研,它是对30多个国家馆(非洲联合馆有多个国家)的馆长或馆方代 表进行电子邮件问卷调查,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4份。我们还对上海世博局礼宾 部、国际展览部、新闻部等相关负责人做了深度访谈。 《2010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游客部分)》调研发现70%的参观民众在参 观所选的30个国家馆后对参展国的印象有良性提升,这充分说明世博会作为各 国公共外交大舞台的强大力量和重要性。其中,非洲唯一的自建馆摩洛哥馆获得 民众改善印象最多。除此之外,阿联酋是本次世博综合排名最高的国家,而意大 利和澳大利亚通过有效的“文化牌”和“温情牌”在不同的单项指标上均获得了 满分,可见不同的世博文化传播手段对世博公共外交传播效果的影响。与此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南亚国家由于在各展示环节上的落后,最终导致其在本次世博主 要场馆排名中落后状况的出现,而美国、伊朗的特殊状况也为我们反思世博作为 公共外交平台提供了有用案例。 《2010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馆方部分)》调研发现:各国家馆对其表现 均比较满意,并认为自己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展示目标:另外各馆方对上海世博的 组织者、志愿者和上海世博的综合表现都比较满意:最后馆方对中国媒体的表现 评价明显高于自己本国媒体,而对国际媒体的评价普通较低。 5
5 综 述 2010 年 9 月—10 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世博与国家形象研究 项目”就 2010 上海世博主要参展国家馆的公共外交目的、手段和效果进行了考 察。公共外交能否达到预期甚至意外的效果?在民众中产生何样影响?回答这些 问题,在今天这个传媒发达、民意主导的世界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本次调研项 目的核心。 本次调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10 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游客 部分)》调研,它针对人气度和地区影响力极高的 30 个国家场馆,采用配额抽样 法在每个场馆出口现场抽取 50 名游客进行面对面访问,共有 1520 位游客参与调 研,回收有效问卷 1505 份;第二部分是《2010 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馆方 部分)》调研,它是对 30 多个国家馆(非洲联合馆有多个国家)的馆长或馆方代 表进行电子邮件问卷调查,最后回收有效问卷 24 份。我们还对上海世博局礼宾 部、国际展览部、新闻部等相关负责人做了深度访谈。 《2010 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游客部分)》调研发现 70%的参观民众在参 观所选的 30 个国家馆后对参展国的印象有良性提升,这充分说明世博会作为各 国公共外交大舞台的强大力量和重要性。其中,非洲唯一的自建馆摩洛哥馆获得 民众改善印象最多。除此之外,阿联酋是本次世博综合排名最高的国家,而意大 利和澳大利亚通过有效的“文化牌”和“温情牌”在不同的单项指标上均获得了 满分,可见不同的世博文化传播手段对世博公共外交传播效果的影响。与此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南亚国家由于在各展示环节上的落后,最终导致其在本次世博主 要场馆排名中落后状况的出现,而美国、伊朗的特殊状况也为我们反思世博作为 公共外交平台提供了有用案例。 《2010 上海世博国家馆调查问卷(馆方部分)》调研发现:各国家馆对其表现 均比较满意,并认为自己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展示目标;另外各馆方对上海世博的 组织者、志愿者和上海世博的综合表现都比较满意;最后馆方对中国媒体的表现 评价明显高于自己本国媒体,而对国际媒体的评价普通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