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本章要点 1、测量误差概念(重点) 2、评定精度的标准(重点) 3、误差传播定律(重点) 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难点
测量学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本 章 要 点 1、测量误差概念(重点) 2、评定精度的标准(重点) 3、误差传播定律(重点) 4、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难点)
录 第 接 第二节 第一节 观等定误的评概测 测精律差指定述量 平度传标精 差直 播 度 误差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 目 录 ⚫ 第一节测量误差 概述 ⚫ 第二节评定精度 的指标 ⚫ 第三节误差传播 定律 ⚫ 第四节等精度直 接观测平差
§51测量误差概述口 51.1测量误差及其来源 误差存在的现象观测值与理论值不符,如高差闭合差fn 测量误差:观测值与相应真值之差。 观测值:测量所获得的数值。 真误差(△)关系式 真误差△=观测值L一真值X, 即△=L-X 例:△=(L1+L2+L3)-180° 或△=X-L(亦可)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3 §5-1 测量误差概述 5.1.1 测量误差及其来源 ⚫ 误差存在的现象:观测值与理论值不符,如高差闭合差fh。 ⚫ 测量误差:观测值与相应真值之差。 观测值: 测量所获得的数值。 ⚫ 真误差(△)关系式 真误差 =观测值L –真值X , 即 = L – X 或 = X – L (亦可) 例: =(L1+L2+L3)- 180°
●观测误差来源: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观测者的视觉器官的鉴别能力和技术水平;仪器、 工具的精密程度;观测时外界条件的好坏。 ●观测条件 ☆观测条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仪器的精度和外界条件的变 化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 ◆观测条件与观测成果精度的关系: 若观测条件好,则测量误差小,测量的精度就高 若观测条件不好,则测量误差大,精度就低; 若观测条件相同,则可认为观测精度相同。 ◆等精度观测: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 ☆不等精度观测:在不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4 ⚫ 观测误差来源: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观测者的视觉器官的鉴别能力和技术水平;仪器、 工具的精密程度;观测时外界条件的好坏。 ⚫ 观测条件 ❖ 观测条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仪器的精度和外界条件的变 化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 ❖ 观测条件与观测成果精度的关系: 若观测条件好,则测量误差小,测量的精度就高; 若观测条件不好,则测量误差大,精度就低; 若观测条件相同,则可认为观测精度相同。 ❖ 等精度观测: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 ❖ 不等精度观测:在不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
●研究误差理论的目的 由于在测量的结果中有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误差理论 不是为了去消灭误差,而是要对误差的来源、性质及其产生 和传播的规律进行研究,以便解决测量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 际问题。 ●研究误差理论所解决的问题: (1)在一系列的观测值中,确定观测量的最可靠值; (2)如何来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以及如何确定误差的 限度等; (3)根据精度要求,确定测量方案(选用测量仪器和确 定测量方法)。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021/2/22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5 ⚫ 研究误差理论的目的 由于在测量的结果中有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误差理论 不是为了去消灭误差,而是要对误差的来源、性质及其产生 和传播的规律进行研究,以便解决测量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 际问题。 ⚫ 研究误差理论所解决的问题: (1)在一系列的观测值中,确定观测量的最可靠值; (2)如何来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以及如何确定误差的 限度等; (3)根据精度要求,确定测量方案(选用测量仪器和确 定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