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谷城县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登谷山眺粉水登清,过茨河观承恩古厦 2.给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 无尽的甜美与芳馨()。(冰心《谈生命》)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拔苗助长 B.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 C.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B.没有谁不能不被程威同学爱心孝母的事迹感动 C.杨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糖就像烟草和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5.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树高千仞,落叶归根,守望是乡愁的诺言,张望是乡愁的姿势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乡亲们都在等候一场隆重的典礼一一你那一声,一声暌违太久的长哭 ①端午的粽香腊八的粥②元宵的汤圆年夜的饭③中秋的明月清明的雨 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1页(共 6 页) 2015 年谷城县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祝 考 试 顺 利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⒈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登谷山眺粉水登清,过茨河观承恩古厦。 ⒉ 给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 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冰心《谈生命》)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拔苗助长 ....。 B.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 ....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 C.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生生不 息。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B.没有谁不能不被程威同学爱心孝母的事迹感动。 C.杨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糖就像烟草和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5.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树高千仞,落叶归根,守望是乡愁的诺言,张望是乡愁的姿势。 , , ,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乡亲们都在等候一场隆重的典礼——你那一声,一声暌违太久的长哭。 ①端午的粽香腊八的粥 ②元宵的汤圆年夜的饭 ③中秋的明月清明的雨
A.③①②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 6.阅读下列名著节选,回答问题。(2分)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 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明月的大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小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的咏叹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初中毕业在即,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里写下临别赠言祝愿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 地鼓励你 ”:生活信念动摇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谆谆告诫你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学校在明天下午验收各班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准备的节目,你是九(1)班的文艺委员 想请代音乐课的王老师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给你们做指导,你会对音乐王老师如何说_。(2分) 9.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 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 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8分,每小题2分) 【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手法 【赏评广告】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 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 饱含人问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A.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B.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阐释观点】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 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也是蛮拼的”“有钱就这么任性”“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对待这个问题班上同学形成正反两方截然 不同的看法。下方是正方观点与主辩发言,你作为反方主辩请阐释观点。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 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 正方:我赞成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于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 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 尝试的风格。 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2页(共 6 页)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阅读下列名著节选,回答问题。(2 分)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 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明月的大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 。小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的咏叹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7.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初中毕业在即,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里写下临别赠言祝愿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 地鼓励你“ , ”;生活信念动摇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谆谆告诫你“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 学校在明天下午验收各班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准备的节目,你是九(1)班的文艺委员, 想请代音乐课的王老师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给你们做指导,你会对音乐王老师如何说 。(2 分) 9.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 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 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8 分,每小题 2 分) 【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手法。 【赏评广告】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 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 饱含人问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A.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B.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阐释观点】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 马都是浮云”、“hold 住”、、“有木有”“也是蛮拼的”“有钱就这么任性”“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对待这个问题班上同学形成正反两方截然 不同的看法。下方是正方观点与主辩发言,你作为反方主辩请阐释观点。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 分,条理清晰,60 字左右。 正方:我赞成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于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 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 尝试的风格
反方: 【材料探究】在一次《我爱班集体》的班会活动课上,有不少同学迟到。班主任老师说:“迟 到了的同学站起来『有六七位同学站了起来。班主任老师又说:“迟到过的同学也站起来『这 时,又有十来个同学站了起来。班主任说:“好了,请坐下。我再请迟到着的同学站起来!结果 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反而响起一阵笑声。 同样的一句话,好像只改动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字,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请你探究一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一诗,做10、11题。(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诗歌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11.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 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一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 曰:“荆之地方五干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 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槺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 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日: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 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 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3页(共 6 页) 反方: 【材料探究】在一次《我爱班集体》的班会活动课上,有不少同学迟到。班主任老师说:“迟 到了的同学站起来!”有六七位同学站了起来。班主任老师又说:“迟到过的同学也站起来!”这 时,又有十来个同学站了起来。班主任说:“好了,请坐下。我再请迟到着的同学站起来!”结果, 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反而响起一阵笑声。 同样的一句话,好像只改动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字,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请你探究一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一诗,做 10、11 题。(4 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 分) 11.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2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 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 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 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 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 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
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 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Φ为盜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 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选自《目不见睫》)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 (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2)臣患智之如目也 13.下列加点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舍其文轩 屋舍俨然 B.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云归而岩穴暝 C.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人有手,手有百指 D.楚庄王欲伐越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5.甲文中的墨子与乙文中的庄子都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乙文中庄子的劝说达到止战 的目的是因为当时的楚国国情是 甲文中的墨子劝说无效最后以使楚王放弃 攻宋的企图。(2分) 16.结合选文内容,试分别概括甲文中的楚王与乙文中的楚庄王的形象特征。(2分) (三)阅读散文《父亲的礼物》,完成17-21题。(13分)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个月后,我和妹妹去收拾他的房子。沙发旁依着父亲的拐杖,茶几上摆 着他喝到半残的茶和没有写完的字帖,还有阳光普照的阳台上,因为没人打理而奄奄一息的花 草……触景伤情,我们站在客厅中央,哭了。面对父亲留下的痕迹,我们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父亲在遗嘱中把财产分配得很平均,把差不多和房子等价的存款留给了妺妹,把房子和房子 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4页(共 6 页) 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 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 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目不见睫》)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2.解释加点的字。(2 分) (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2)臣患.智之如目也 13.下列加点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舍.其文轩 屋舍.俨然 B.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云归而.岩穴暝 C.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人有手,手有百指 D.楚庄王欲伐.越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5.甲文中的墨子与乙文中的庄子都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乙文中庄子的劝说达到止战 的目的是因为当时的楚国国情是 ,甲文中的墨子劝说无效最后以 使楚王放弃 攻宋的企图。(2 分) 16.结合选文内容,试分别概括甲文中的楚王与乙文中的楚庄王的形象特征。(2 分) (三)阅读散文《父亲的礼物》,完成 17-21 题。(13 分)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一个月后,我和妹妹去收拾他的房子。沙发旁依着父亲的拐杖,茶几上摆 着他喝到半残的茶和没有写完的字帖,还有阳光普照的阳台上,因为没人打理而奄奄一息的花 草……触景伤情,我们站在客厅中央,哭了。面对父亲留下的痕迹,我们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父亲在遗嘱中把财产分配得很平均,把差不多和房子等价的存款留给了妹妹,把房子和房子
内的一切留给了我 我和妺妺边掉眼泪边分头收拾,我收拾完卧室,过去帮妺妺收拾书房。在书房门口,我看见 妺妺蹲在地上翻一只箱子。听见脚步声,妺妺抬眼看我,眼神复杂,说不上来的-种隔阂感。妹 妹把箱子大大地打开:“爸爸有整整一箱子字画 父亲喜欢丹青,我们是知道的,却不知他什么时候收藏了这些字画,那些字画的宣纸有点泛 黄,是年代久远的颜色 忽然地,妹妹自语般问:“怎么从来没听爸爸说起过这些字画呢?″她有些怨气,我听岀来 了,像父亲故意偏心留给我才不让她知道似的。我讷讷地解释:“爸爸也没和我说过。”妺妺怏怏 看着字画,一声不吭,脸色渐渐阴霾,因为父亲在遗嘱中说得明白,房子和房子里的东西归我。 我有点尴尬,不知怎么解释她才相信,毕竟,按照遗嘱,画的受益人是我,我只好继续收拾 书房。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妹妺走了,没跟我打招呼,看着被狠狠带上的门,我的心比被人狠狠 抽了一下还难受 第二天早晨,我送女儿去学校,刚锁好门,听见里面电话响,担心接了电话女儿会迟到,便 没接。上班后,同事告诉我早晨有人打电话找我找疯了,我问是谁,同事说不知道,是个女的, 听口气好像很生气。我想可能是妺妹,刚想给她打电话,她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开口第-句就是 “姐,早晨我给你打电话,为什么不接? 我解释了一会儿,她没再说什么,犹犹豫豫地好像有话不知该怎么说,我知道她想问画的事 我说:“是不是关于那些画? 妹妹顿了一下:“是的,我觉得爸爸的遗嘱不公平。” 都在我意料中。“你想怎么处理? 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5页(共 6 页) 内的一切留给了我。 我和妹妹边掉眼泪边分头收拾,我收拾完卧室,过去帮妹妹收拾书房。在书房门口,我看见 妹妹蹲在地上翻一只箱子。听见脚步声,妹妹抬眼看我,眼神复杂,说不上来的一种隔阂感。妹 妹把箱子大大地打开:“爸爸有整整一箱子字画。” 父亲喜欢丹青,我们是知道的,却不知他什么时候收藏了这些字画,那些字画的宣纸有点泛 黄,是年代久远的颜色。 忽然地,妹妹自语般问:“怎么从来没听爸爸说起过这些字画呢?”她有些怨气,我听出来 了,像父亲故意偏心留给我才不让她知道似的。我讷讷地解释:“爸爸也没和我说过。”妹妹怏怏 看着字画,一声不吭,脸色渐渐阴霾,因为父亲在遗嘱中说得明白,房子和房子里的东西归我。 我有点尴尬,不知怎么解释她才相信,毕竟,按照遗嘱,画的受益人是我,我只好继续收拾 书房。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妹妹走了,没跟我打招呼,看着被狠狠带上的门,我的心比被人狠狠 抽了一下还难受。 第二天早晨,我送女儿去学校,刚锁好门,听见里面电话响,担心接了电话女儿会迟到,便 没接。上班后,同事告诉我早晨有人打电话找我找疯了,我问是谁,同事说不知道,是个女的, 听口气好像很生气。我想可能是妹妹,刚想给她打电话,她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开口第一句就是: “姐,早晨我给你打电话,为什么不接?” 我解释了一会儿,她没再说什么,犹犹豫豫地好像有话不知该怎么说,我知道她想问画的事, 我说:“是不是关于那些画?” 妹妹顿了一下:“是的,我觉得爸爸的遗嘱不公平。” 都在我意料中。“你想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