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dian University 对流层主要是靠地面间接加热的。 在太阳照射下,对流层的空气很少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 而是在地面受热后,通过地面辐射和大气的垂直对流作用使 对流层变热。 因此,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温度、气压、湿度都是随着高 度的增加而减少的。 某些局部地区,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形成逆温层。 此外,由于空气的湍流运动,使得对流层的温度、气压、湿 度又有随机的小尺度起伏。 其他如雷电、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都会对无线电 波的传播特别是对微波传播有着较大的影响。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波传播概论 对流层主要是靠地面间接加热的。 在太阳照射下, 对流层的空气很少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 而是在地面受热后, 通过地面辐射和大气的垂直对流作用使 对流层变热。 因此, 一般情况下, 对流层的温度、 气压、 湿度都是随着高 度的增加而减少的。 某些局部地区, 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形成逆温层。 此外, 由于空气的湍流运动, 使得对流层的温度、 气压、 湿 度又有随机的小尺度起伏。 其他如雷电、 云、 雾、 雨、 雪等自然现象, 都会对无线电 波的传播特别是对微波传播有着较大的影响
Xidian University 平流层在大气层中处于对流层与电离层之间。 一般来说,层内几乎没有水汽,只有温度有较明显的变化。 由于该层内有臭氧层,它强烈地吸收太阳中的紫外线,使温 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平流层内的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通常,在电波传播中所说的低层大气层包括对流层和平流层 两部分。 由于对流层大气和平流层大气的折射率(大气温度、湿度和 气压的函数)与气象参数的关系基本一样,因此,在无线电波 传播研究中,有时把低层大气直接称为对流层大气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波传播概论 平流层在大气层中处于对流层与电离层之间。 一般来说,层内几乎没有水汽,只有温度有较明显的变化。 由于该层内有臭氧层, 它强烈地吸收太阳中的紫外线, 使温 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平流层内的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通常, 在电波传播中所说的低层大气层包括对流层和平流层 两部分。 由于对流层大气和平流层大气的折射率(大气温度、 湿度和 气压的函数)与气象参数的关系基本一样, 因此, 在无线电波 传播研究中,有时把低层大气直接称为对流层大气
Xidian University 电离层是高空大气层的一部分。它从60km延伸到大约 1000km的高度。 在这个区域,主要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大气电离形成等 离子体层(凡部分或全部电离了的气态物质,其中带负电的 电子、离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具有相等的电量,就称为等离子 体,所以宏观上它是电中性的) 根据实测,在电离层内存在着几个电子浓度不同的区域: 约在60~90km高度的区域称为D区 在100~110km处的区域称为E区 在E区以上是F区,夏季的白天此区域又可分为F1区(高度约 为180km)和F2区(高度约为0~400km) D区只在白天存在,而E区和F区是经常存在的。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波传播概论 电离层是高空大气层的一部分。 它从60 km延伸到大约 1000 km的高度。 在这个区域, 主要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 大气电离形成等 离子体层(凡部分或全部电离了的气态物质, 其中带负电的 电子、 离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具有相等的电量, 就称为等离子 体, 所以宏观上它是电中性的)。 根据实测,在电离层内存在着几个电子浓度不同的区域: 约在60~90 km高度的区域称为D区 在100~110 km处的区域称为E区 在E区以上是F区, 夏季的白天此区域又可分为F1区(高度约 为180 km)和F2区(高度约为0~400 km)。 D区只在白天存在, 而E区和F区是经常存在的
Xidian University F layer E. Radio waves Shadow Radio transmitted Earth Nighttime radio waves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波传播概论
Xidian University 各区电子浓度(有时称为电子密度)N(电子数目/米3)随高度变 化并有一极大值。 D区电子浓度最低,而F区电子浓度最高。 各区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面。在400km以上,电子浓度随高 度的上升而缓慢地减小,一直延伸到离地面几万千米的高度。 由于电离层的主要特征是有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存在,从这 特征出发,RE(无线电工程师学会)于1950曾建议把电离层定 义为“地球大气层中含有自由电子数多至能对无线电波传播 产生重要影响的那部分空间”。 根据这个定义,它包括了从60km高度直到磁层顶的整个范围。 实际上磁层与电离层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因此它们的区域 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传播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波传播概论 各区电子浓度(有时称为电子密度)N(电子数目/米3 )随高度变 化并有一极大值。 D区电子浓度最低,而F区电子浓度最高。 各区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面。 在400 km以上, 电子浓度随高 度的上升而缓慢地减小, 一直延伸到离地面几万千米的高度。 由于电离层的主要特征是有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存在, 从这一 特征出发, IRE(无线电工程师学会)于1950曾建议把电离层定 义为“地球大气层中含有自由电子数多至能对无线电波传播 产生重要影响的那部分空间” 。 根据这个定义, 它包括了从60 km高度直到磁层顶的整个范围。 实际上磁层与电离层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因此它们的区域 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