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抚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得分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题。(4分) 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临并为之不懈跋 涉的追寻者。是心灵的渴望,开阔了求suo的视野;是心灵的飞翔,催动了奋进的脚步 是心灵的富有,yin育了生命的奇迹……·句话,欲创造生命的辉煌,先让心灵辉煌起来 (1)请将下面的语句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创造生命的辉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领略( 催动( (3)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分) yin育(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苗圃里,万紫千红的花儿悄悄地绽放了笑脸,争妍斗艳。 B.是老师的推波助澜,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自信 C.如果醉酒驾驶者在一场场车祸面前仍无动于衷,那将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D.《种太阳》这首歌中,作者把太阳说成是绿色的,这种创意真是独出心裁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在法网赛上,我国运动员李娜凭借超强的实力获得了冠军,我们发自内心地由衷地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第1页(共12页)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 第1页(共 12 页) 2011 年抚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满分 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30 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题。(4 分) 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临并为之不懈跋 涉的追寻者。是心灵的渴望,开阔了求 suǒ的视野;是心灵的飞翔,催.动了奋进的脚步; 是心灵的富有,yùn 育了生命的奇迹……一句话,欲创造生命的辉煌,先让心灵辉煌起来。 (1)请将下面的语句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 创造生命的辉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1 分) 领略.( ) 催.动( ) (3)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 分) 求 suǒ( ) yùn 育( ) 2. 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 分)( ) A. 苗圃里,万紫千红的花儿悄悄地绽放了笑脸,争妍斗艳 ....。 B. 是老师的推波助澜 ....,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自信。 C. 如果醉酒驾驶者在一场场车祸面前仍无动于衷 ....,那将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D. 《种太阳》这首歌中,作者把太阳说成是绿色的,这种创意真是独出心裁 ....。 3. 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 分) (1)在法网赛上,我国运动员李娜凭借超强的实力获得了冠军,我们发自内心地由衷地 得分 评卷人
为她感到骄傲。 (2)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在辽宁电视台举办了大型的“唱响中国”的活动 4.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背上行囊,追寻理想。即使不能成为浩荡的大海,也要流淌成一条小溪,为大地 演奏纯净的音乐; 即使不能成为崔巍的高峰,也要锻炼为一枚石 砾,替大山堆砌微薄的高远。请相信,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5.名著阅读填空。(3分) 阿廖沙是 (作者)的作品 的主人公,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侮辱和折磨,但最终变得坚强乐观,这与身边 的人善意正确的引导分不开,请举出一个他得到善意帮助的事例 6.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在这里,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涌现出一批批助人为乐、无私 奉献的典型。近日,抚顺市评选表彰了十名“百姓雷锋”,小明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 这样做多此一举。作为班长,你怎样跟小明说,才能改变他的认识,请把你要说的话 写在下面。(50字左右)(2分) 7.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1分) (1) 似曾相识燕归来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烽火连三月,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7)《行路难》一诗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世途艰难的诗句是: (8)染色馒头、毒豆芽的生产者,不吃自己加工制作的食品却卖给消费者,面对这种行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第2页(共12页)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 第2页(共 12 页) 为她感到骄傲。 (2)为了庆祝建党 90 周年,在辽宁电视台举办了大型的“唱响中国”的活动。 4.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 分) 背上行囊,追寻理想。即使不能成为浩荡的大海,也要流淌成一条小溪,为大地 演奏纯净的音乐; , , ;即使不能成为崔巍的高峰,也要锻炼为一枚石 砾,替大山堆砌微薄的高远。请相信,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5. 名著阅读填空。(3 分) 阿廖沙是 (作者)的作品 中 的主人公,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侮辱和折磨,但最终变得坚强乐观,这与身边 的人善意正确的引导分不开,请举出一个他得到善意帮助的事例: 。 6.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在这里,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涌现出一批批助人为乐、无私 奉献的典型。近日,抚顺市评选表彰了十名“百姓雷锋”,小明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 这样做多此一举。作为班长,你怎样跟小明说,才能改变他的认识,请把你要说的话 写在下面。(50 字左右)(2 分) 7. 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1 分) (1) ,似曾相识燕归来。 (2)瀚海阑干百丈冰, 。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烽火连三月, 。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 。 (7)《行路难》一诗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世途艰难的诗句是: , 。 (8)染色馒头、毒豆芽的生产者,不吃自己加工制作的食品却卖给消费者,面对这种行
为,我们可以用孔子的话“ 来劝诫他们。 8.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 A.《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按国别整理编辑而成的 D.白居易,唐代大诗人,晚年又叫青莲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9.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 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 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 到慰藉和启发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 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10~13题。(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干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王大将军始下②,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③径前,日:听 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 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署③数十人为官属。此诸人当时 并无名,后皆被知遇。于时称其知人 【注】①王大将军:即王敦。②始下:指将要东下(进攻)。③中鸣云露车:即云车。④署:安排。 10.解释选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策之不以其道事克,当相用为荆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第3页(共12页)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 第3页(共 12 页) 为,我们可以用孔子的话“ , ” 来劝诫他们。 8.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 分) A.《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B.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C.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按国别整理编辑而成的。 D.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晚年又叫青莲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9. 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 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 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 到慰藉和启发。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 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阅读(满分 60 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 10~13 题。(10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王大将军①始下②,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③径前,曰:听 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 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署④数十人为官属。此诸人当时 并无名,后皆被知遇。于时称其知人。 【注】①王大将军:即王敦。②始下:指将要东下(进攻)。③中鸣云露车:即云车。④署:安排。 10.解释选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策.之不以其道 事克.,当相用为荆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得分 评卷人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 12.[甲]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13.根据你对[甲]文伯乐的理解,指出[乙]文中的伯乐是谁,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依据。 (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4~19题。(20分) 倾斜六十五度的阳光 (1)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终于放晴了,连续 阴雨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 (2)他急匆匆地向我请假,想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 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半小时假。我对他家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个孤儿,是奶 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老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 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 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 (3)我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回 家里,然后我们起去谈业务。 (4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我们在一幢灰旧的 居民楼前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者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 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5)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时都适应不过来。到了二楼,他掏岀钥匙,打开 了门。屋里很暗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 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他顺路来看看你。” (6)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又回到房间 搀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了岀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了一笑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第4页(共12页)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 第4页(共 12 页)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 12.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 13. 根据你对[甲]文伯乐的理解,指出[乙]文中的伯乐是谁,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依据。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14~19 题。(20 分) 倾斜六十五度的阳光 ⑴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终于放晴了,连续 阴雨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 ⑵他急匆匆地向我请假,想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 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半小时假。我对他家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个孤儿,是奶 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老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 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 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 ⑶我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回 家里,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⑷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我们在一幢灰旧的 居民楼前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 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⑸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到了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 了门。屋里很暗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 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他顺路来看看你。” ⑹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又回到房间, 搀着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了一笑
(η)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上摆 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ˉ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几盆花草。他将奶奶 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躺椅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 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他帮奶奶掖好被子,老人用手遮在额前:“好了,彬 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 (8)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 午两点半到三点半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六十 五度角。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晴天 有太阳,我就会回家把奶奶搀到阳台上晒晒太阳。” (9)“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经常上班中途请 假还有点看法。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 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高楼都散发着 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篷松松的,弥漫着 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睛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 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 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在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 晴的时候,下午两点半准许她回一趟家。 ⑩〕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我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几乎嗅不到一点老 楼里的陈腐气息。奶奶把所有能照到我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现在, 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晒到太阳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戏我相信他能做到。 〔3回头,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 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14.选文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5.指出选文第(7)段画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第5页(共12页)
语文试卷(供抚顺考生使用) 第5页(共 12 页) ⑺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上摆 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几盆花草。他将奶奶 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躺椅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 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他帮奶奶掖好被子,老人用手遮在额前:“好了,彬, 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 ⑻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 午两点半到三点半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六十 五度角。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晴天, 有太阳,我就会回家把奶奶搀到阳台上晒晒太阳。” ⑼“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 ...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经常上班中途请 假还有点看法。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⑽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 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高楼都散发着 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漫着 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 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 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在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 晴的时候,下午两点半准许她回一趟家。 ⑾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我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几乎嗅不到一点老 楼里的陈腐气息。奶奶把所有能照到我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现在, 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晒到太阳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⑿我相信他能做到。 ⒀回头,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 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14.选文第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15. 指出选文第⑺段画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