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 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 有时不惜为此发动战争。16世纪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是如此。她甚至投资 千英国的海盗事业。而日,专制国家坏可以调动社会上切力是 一经济活 力、技术进步、新教徒的进取精神以及如是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 向海外。西欧专制制度就这样成为向海外扩张的强有力的后盾。 在西欧国家中 在海 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 牙和西班牙两国。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 置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两个国家向海上发展的第一步是在15 世纪先后搜取了距非洲西海岸不远的一字儿排开的四个群岛。葡萄牙占领了 马使拉群岛 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西班牙占领了加那利群岛。这四个 不但在地理位置 育极大 价自 有可 泊船的港口 而且也有很 大的经济价值:土地肥沃,盛产甘蔗、葡萄及木材。在得到这几个群岛作为 海上据点之后,西、葡向海外发展更为积极。 第二,两个国家都堂握航梅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这里,不能不提到 葡萄牙的亨利王子, 他的结县 “航海家” 他做了许多工作 为萄牙 的航海事 业铺平 他的业绩在于: 使水手及造船技术的传纷 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改进葡萄牙船舶的航海性能。亨利王子曾积极筹划绕过 非洲到东方的航路,他派一支接一支的探险队去勘察非洲西海岸。 第三,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这是在与伊斯兰教的 斗争中形成的。他们过去长期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之下, 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 把他们反对伊 兰教的感情与虔信基督教的感情交纷 在一起,使他们宏扬基督教的信念更加强烈而坚定。这种信念是推动他们积 极寻求东方新航路的一种精神动力。 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最先探寻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 多年来,葡萄牙人不断派遺探险队沿非洲西海岸向南摸索到东方去的航路。 当时欢洲尚未发明经线仪(到1760年木发明出来),所以在航海中无法 定经度。 但是 用简单的 根据中午太阳的倾斜度 1487年, 当巴索洛缪·狄亚斯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遇到大风时,他的船失去 控制,随风向南飘去,一连13天不见陆地。当风力缓和下来时,迪亚斯让 他的船向东方(因为他认为陆地是在东方)航行,但是不久他发现已经在不 知不觉之间越过了非洲南端而进入印度洋了。由于船员筋疲力尽,乃掉船回 在归途中他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迪亚斯回国后 葡萄牙王命名该 海角为“好望角” 继承迪亚斯事业的是达·伽马。他在1497年7月8日率领四艘海船从 葡萄牙启航。他具备一个好的条件,就是已知道“好望角”的纬度(这是迪
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 有时不惜为此发动战争。16 世纪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是如此。她甚至投资 于英国的海盗事业。而且,专制国家还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 力、技术进步、新教徒的进取精神以及如是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 向海外。西欧专制制度就这样成为向海外扩张的强有力的后盾。 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 牙和西班牙两国。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 置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两个国家向海上发展的第一步是在 15 世纪先后攫取了距非洲西海岸不远的一字儿排开的四个群岛。葡萄牙占领了 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西班牙占领了加那利群岛。这四个 群岛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有极大的战略价值,有可以泊船的港口,而且也有很 大的经济价值:土地肥沃,盛产甘蔗、葡萄及木材。在得到这几个群岛作为 海上据点之后,西、葡向海外发展更为积极。 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这里,不能不提到 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他的绰号是:“航海家”,他做了许多工作,为葡萄牙 的航海事业铺平了道路。他的业绩在于:使水手及造船技术的传统经验与理 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改进葡萄牙船舶的航海性能。亨利王子曾积极筹划绕过 非洲到东方的航路,他派一支接一支的探险队去勘察非洲西海岸。 第三,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这是在与伊斯兰教的 斗争中形成的。他们过去长期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之下,历时几个 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把他们反对伊斯兰教的感情与虔信基督教的感情交织 在一起,使他们宏扬基督教的信念更加强烈而坚定。这种信念是推动他们积 极寻求东方新航路的一种精神动力。 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 最先探寻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 多年来,葡萄牙人不断派遣探险队沿非洲西海岸向南摸索到东方去的航路。 当时欧洲尚未发明经线仪(到 1760 年才发明出来),所以在航海中无法测 定经度。但是,用简单的方法可以测定纬度:根据中午太阳的倾斜度。早在 1487 年,当巴索洛缪·狄亚斯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遇到大风时,他的船失去 控制,随风向南飘去,一连 13 天不见陆地。当风力缓和下来时,迪亚斯让 他的船向东方(因为他认为陆地是在东方)航行,但是不久他发现已经在不 知不觉之间越过了非洲南端而进入印度洋了。由于船员筋疲力尽,乃掉船回 去。在归途中他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迪亚斯回国后,葡萄牙王命名该 海角为“好望角”。 继承迪亚斯事业的是达·伽马。他在 1497 年 7 月 8 日率领四艘海船从 葡萄牙启航。他具备一个好的条件,就是已知道“好望角”的纬度(这是迪
亚斯在发现好望角时测定和记录下来的)。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远离 海岸, 这样既无浅滩之险,海风又吹得强烈而均匀。他在安全地到达预定的 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朝正东方向驶去,终于绕过好望角, 沿非洲东岸航行。1498年4月,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 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干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 (亦称科泽 ,达·伽马在印度出卖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 小 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在1499年9月返回葡萄 牙。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 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当然,萄精牙人开创这条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做买壶,所以他们决心增 断新航路上的全部贸易 为此 ,他们采取了野蛮的暴力手段。达·伽马在 次航行中洗劫了从麦加归来的非武装的阿拉伯商船 哥伦布航抵新大陆 当萄萄牙人沿若非洲海岸向印度深航时,西班牙 的航海家却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克利斯托弗·哥伦布(1451一1506年)是 意大利航海家,他在15世纪晚期一心、一意粗寻找到东方头的新航路,并为 此制宗 个海上探险计划。他计划从西欧 出发 直向西航 目的地是东 方的中国、日本及印度。当时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的古代希腊人关于大地是 ·个球形的学说,在西方已经为不少人所知晓,但是关于地球之大小及陆 地、海洋的距离,尚在茫昧臆测和估计之中。哥伦布的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对 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的。他所依据的估计有 笋一是马可·被罗石 亚洲东西 的距离及对于日 陆之 司的距离的估计(他 计为1500英里),而这两个估计都是错误的,因为估计得过多:第二是托 勘密对于地球周围长度的估计,而这个估计又过小、。他由此得出错误的结 论:从西欧经过大西洋到日本去的距离不足3000英里,向西航行是西欧到 亚州去的捷径 。而当时葡萄牙人根据精密的计算,正确地认为到东方去的最 是从西欧出发 然 向东 方向航行 因此 当148 年哥伦布向葡萄牙王室提出他的航行计划时,遭到了拒绝。两年后 哥伦布 出现在西班牙宫廷中,经过他的再三悬求,女王伊萨贝拉由于对于地理的无 知,终于接受了他的计划,答应向他提供人力物力。这里出现一个既饶有兴 味又耐人深思的历史“假若”的问题: 幸亏哥伦布作了错的估社, 假若他 估计正确的诗 他 定 从而 卫 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 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超越身当其事的历史人物的估计。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糖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启航,船员 中有可靠的水手和有能力有经验的军官。9月6日离开加那利群岛,杨帆出 幸而路上都是而风 航行得很顺利,但是一天 一周一周 地过去,所见到的只是 望无际的波涛浩淼的大洋, 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 到。水手们越来越不安。为了安慰大家,哥伦布向他们谎报了航行的距离 10月7日看到飞鸟了,但仍不见陆地。甚至连哥伦布自己也发愁了,因为按
亚斯在发现好望角时测定和记录下来的)。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远离 海岸,这样既无浅滩之险,海风又吹得强烈而均匀。他在安全地到达预定的 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朝正东方向驶去,终于绕过好望角, 沿非洲东岸航行。1498 年 4 月,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 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于 5 月 20 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 (亦称科泽科德)。达·伽马在印度出卖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 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在 1499 年 9 月返回葡萄 牙。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 60 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 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当然,葡萄牙人开创这条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做买卖,所以他们决心垄 断新航路上的全部贸易。为此,他们采取了野蛮的暴力手段。达·伽马在一 次航行中洗劫了从麦加归来的非武装的阿拉伯商船。 哥伦布航抵新大陆 当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向印度探航时,西班牙 的航海家却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克利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 年)是 意大利航海家,他在 15 世纪晚期一心一意想寻找到东方去的新航路,并为 此制定了一个海上探险计划。他计划从西欧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目的地是东 方的中国、日本及印度。当时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的古代希腊人关于大地是 一个球形的学说,在西方已经为不少人所知晓,但是关于地球之大小及陆 地、海洋的距离,尚在茫昧臆测和估计之中。哥伦布的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对 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的。他所依据的估计有二:第一是马可·波罗对 于亚洲东西两端之间的距离及对于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他估 计为 1500 英里),而这两个估计都是错误的,因为估计得过多;第二是托 勒密对于地球周围长度的估计,而这个估计又过小。他由此得出错误的结 论:从西欧经过大西洋到日本去的距离不足 3000 英里,向西航行是西欧到 亚洲去的捷径。而当时葡萄牙人根据精密的计算,正确地认为到东方去的最 短途径是从西欧出发,绕非洲南端,然后折向东北方向航行。因此,当 1484 年哥伦布向葡萄牙王室提出他的航行计划时,遭到了拒绝。两年后,哥伦布 出现在西班牙宫廷中,经过他的再三恳求,女王伊萨贝拉由于对于地理的无 知,终于接受了他的计划,答应向他提供人力物力。这里出现一个既饶有兴 味又耐人深思的历史“假若”的问题:幸亏哥伦布作了错误的估计,假若他 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一定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 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超越身当其事的历史人物的估计。 1492 年 8 月 3 日,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启航,船员 中有可靠的水手和有能力有经验的军官。9 月 6 日离开加那利群岛,扬帆出 海。幸而一路上都是顺风,航行得很顺利,但是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周一周 地过去,所见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波涛浩淼的大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 到。水手们越来越不安。为了安慰大家,哥伦布向他们谎报了航行的距离。 10 月 7 日看到飞鸟了,但仍不见陆地。甚至连哥伦布自己也发愁了,因为按
照他的计算 已经应该到达日本了。10月9日他向众人表示如果在三天内仍 看不到陆地,就转回去。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 现远远的水天相接处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这属 巴哈马群岛),大家高兴得犹如绝处逢生,一同舍舟登岸。对于人类来说, 立具 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因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也 就打开了新旧大 陆之 间不知经历了多少 人世纪的闭 但是哥伦布到 前, 直相信这是亚洲的一个海岛,他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 哥伦布在离开圣·萨尔瓦多后,继续航行,又来到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 岛(海地),然后返航回西班牙。这是他第一次航行。 西班牙君主热心支持哥伦布的航海事业,又拿出大量资金,帮助他继续 进行远征 1493年,哥伦布率领一支大舰队,又离开西班牙扬帆出海。 这个舰队有 三桅船、轻帆船和双桅船,总共17艘。参加远航的1200人中,有教士、军 人、工匠及农夫。舰队也运载一些农业用品(农具、种籽、牲畜等)。这次 航行的直接目的不是开辟新的贸易市场, 也不是征服东方的王 而是到伊 斯帕尼奥拉岛 既米付 业的殖 并且以这个殖 民地为基地到中国及印度去。这一次到美洲后,伊斯帕尼奥拉殖民地是建立 起来了,他当了第一任总督。但是这个殖民地始终没有兴旺起来,主要是因 为哥伦布缺乏管理的才能,尽管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和探险家。1498年他 又进行第二次元航 当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时, 这里发生骚乱 但是他没有 用武力镇压,而是向举行骚乱的西班牙移民让步 巴岛上的印第安人分给龙 些移民充当奴仆和庄园劳工。这种分派劳役制后来稍加修改,便在西属西印 度群岛普遍地建立起来。哥伦布虽然作了让步,心怀不满的西班牙人在回国 后仍把他的统治说成是暴政。1499年,西班牙国干秀派新的总督博瓦油亚 去代替哥伦布。 新总督上任后,把哥伦布遣送回国。但是国王不久又恢复了 对他的信任; 1502年义派他作第四次远征 。他沿着美洲大陆进行探查,经过 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但还是看不到中国的泉影子。在回西班牙后,他失去 了西班牙王的信任,在1506年郁郁去世。 教自子年线的划定哥伦布和状·加马的地理发现提出了关干新发 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 中观念 基督教国家有权力占领 教徒的国土:第二,教皇有权力决定尚未被基督教统治者所占领的土地的主 权归属。早在1454年,教皇尼古拉五世就颁布一道敕书,把葡萄牙人在非 洲海岸发现的领土送给葡萄牙人。 当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中发现美洲后回到西班牙时(当时他相信他所到 达的 度 西班牙 害怕葡萄 F和它 个新发现的“印 便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对于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年 月4日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等于3英里)的 子午线为分界线,并且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该线以东的
照他的计算,已经应该到达日本了。10 月 9 日他向众人表示如果在三天内仍 看不到陆地,就转回去。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 现远远的水天相接处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这属于 巴哈马群岛),大家高兴得犹如绝处逢生,一同舍舟登岸。对于人类来说, 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因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也 就打开了新旧大陆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闭塞。但是哥伦布到逝世 前,一直相信这是亚洲的一个海岛,他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 哥伦布在离开圣·萨尔瓦多后,继续航行,又来到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 岛(海地),然后返航回西班牙。这是他第一次航行。 西班牙君主热心支持哥伦布的航海事业,又拿出大量资金,帮助他继续 进行远征。 1493 年,哥伦布率领一支大舰队,又离开西班牙扬帆出海。这个舰队有 三桅船、轻帆船和双桅船,总共 17 艘。参加远航的 1200 人中,有教士、军 人、工匠及农夫。舰队也运载一些农业用品(农具、种籽、牲畜等)。这次 航行的直接目的不是开辟新的贸易市场,也不是征服东方的王国,而是到伊 斯帕尼奥拉岛上定居,建立一个既采矿又从事农业的殖民地,并且以这个殖 民地为基地到中国及印度去。这一次到美洲后,伊斯帕尼奥拉殖民地是建立 起来了,他当了第一任总督。但是这个殖民地始终没有兴旺起来,主要是因 为哥伦布缺乏管理的才能,尽管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和探险家。1498 年他 又进行第三次远航,当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时,这里发生骚乱,但是他没有 用武力镇压,而是向举行骚乱的西班牙移民让步:把岛上的印第安人分给这 些移民充当奴仆和庄园劳工。这种分派劳役制后来稍加修改,便在西属西印 度群岛普遍地建立起来。哥伦布虽然作了让步,心怀不满的西班牙人在回国 后仍把他的统治说成是暴政。1499 年,西班牙国王委派新的总督博瓦迪利亚 去代替哥伦布。新总督上任后,把哥伦布遣送回国。但是国王不久又恢复了 对他的信任,1502 年又派他作第四次远征。他沿着美洲大陆进行探查,经过 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但还是看不到中国的影子。在回西班牙后,他失去 了西班牙王的信任,在 1506 年郁郁去世。 教皇子午线的划定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地理发现提出了关于新发现 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当时流行两种观念:第一,基督教国家有权力占领异 教徒的国土;第二,教皇有权力决定尚未被基督教统治者所占领的土地的主 权归属。早在 1454 年,教皇尼古拉五世就颁布一道敕书,把葡萄牙人在非 洲海岸发现的领土送给葡萄牙人。 当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中发现美洲后回到西班牙时(当时他相信他所到 达的地方就是印度),西班牙宫廷害怕葡萄牙和它争夺这个新发现的“印 度”,便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对于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 年 5 月 4 日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 100 里格(约等于 3 英里)的 子午线为分界线,并且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该线以东的一
切土地都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 线向西移动270里格 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 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是实际上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非 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的所有据点。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葡萄牙人之独占绕非洲去东方的航路上的贸易及 他们所获得的惊人的利润,推动欧洲其他国家的冒险家们寻求到东方去的其 他航道。哥伦布寻找中国的美梦虽然连续失败,但人们还是渴望向西航行到 达亚洲。西班牙冒险家巴尔波阿的发现更加鼓舞了他们。巴尔波阿在达利安 地峡(巴拿马)寻求黄金时,看到了另一个海洋(后来称为太平洋)。于是 人们开始相信横渡这个海洋就可以到达东方。 因此 16世纪初,出现了想进行这个尝试的一批职业冒险家,大多数人 是葡萄牙人或意大利人, 其中有阿美利哥·维斯蒲西(意大利人)、卡波特 父子(意大利人,后移居英国)、及斐尔南多·麦哲伦(葡萄牙人)。但是 其中只有麦哲伦发现了通过太平洋到亚洲去的航路。 麦哲伦是西班牙政府派出去的深哈家。西班牙人对千萄萄牙东西 易(特别是贩运香料) 事垂涎三尺 西拉斯条约月 定的分界 线是围绕全球一周的,所以他们在派麦哲伦去探险时,是希望他能够在分界 线的西班牙一侧找到生产香料的岛屿。 麦哲伦的远征是一个空前的出举。他在1519年9月20日从西班牙圣卢 卡尔港出发, 一世有五魄船每约100吨。队俯大西3日扣 达南美巴塔哥尼亚 。但是在这里停留期间发生船员鸣 麦哲伦免 强把它 平息下去。5月中旬 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10月,船队到达后来以麦哲伦 命名的海峡。船队通过海峡时遇上了狂风暴雨,用一个多月时间才穿过海峡 讲入新的大洋。11月初,另一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麦哲伦率其余三 艘船沿智利海岸航行, 在到达北纬50度的地方折向西北前进。在以后的80 天内只看到两 无人居住的荒, 152 6日到达 每岛(可能是关 岛) ,在岛上补充了食品。同月16日到达菲律宾。为了占领这块新发现的 土地,麦哲伦干预了诸岛的内工,他在攻打马克坦岛的战斗中,被当地人杀 死。其余船员乘两聘船在当地水手的帮助下绕过婆罗洲(今印尼加里曼丹) 北端抵婆罗乃(今文莱首府斯里巴加湾 不久驶抵香料岛(今马鲁古群 这是 1521年11月的事。他们在这里遇到了驻在当 地的葡萄牙人 的 击,但仍得到了大量的香料,在新推选的船长第·卡诺率领下,经南印度洋 驶向非洲南瑞。徐中一博船被葡萄牙人惊去,利下的一瘦船“维多利亚”号 ①据说去哲伦航行至此,即当地人因脚塞兽皮走路而在雪地上留下很大的脚印,计款这个地方为巴搭哥尼 亚,意为大是。今为阿根廷一地区之名 即太平详。因为当时天气骑朗,洋面平静,经几十天的平安航行后,船员们一致称这个大洋为日M Pacific,意即“和平之海”,汉译为“太平洋
切土地都划归葡萄牙。1494 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 线向西移动 270 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 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是实际上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非 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的所有据点。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葡萄牙人之独占绕非洲去东方的航路上的贸易及 他们所获得的惊人的利润,推动欧洲其他国家的冒险家们寻求到东方去的其 他航道。哥伦布寻找中国的美梦虽然连续失败,但人们还是渴望向西航行到 达亚洲。西班牙冒险家巴尔波阿的发现更加鼓舞了他们。巴尔波阿在达利安 地峡(巴拿马)寻求黄金时,看到了另一个海洋(后来称为太平洋)。于是 人们开始相信横渡这个海洋就可以到达东方。 因此,16 世纪初,出现了想进行这个尝试的一批职业冒险家,大多数人 是葡萄牙人或意大利人,其中有阿美利哥·维斯蒲西(意大利人)、卡波特 父子(意大利人,后移居英国)、及斐尔南多·麦哲伦(葡萄牙人)。但是 其中只有麦哲伦发现了通过太平洋到亚洲去的航路。 麦哲伦是西班牙政府派出去的探险家。西班牙人对于葡萄牙垄断东西贸 易(特别是贩运香料)一事垂涎三尺。他们声称托得西拉斯条约所定的分界 线是围绕全球一周的,所以他们在派麦哲伦去探险时,是希望他能够在分界 线的西班牙一侧找到生产香料的岛屿。 麦哲伦的远征是一个空前的壮举。他在 1519 年 9 月 20 日从西班牙圣卢 卡尔港出发,一共有五艘船,每艘约 100 吨。船队渡过大西洋,翌年 3 月抵 达南美巴塔哥尼亚①。但是在这里停留期间发生船员哗变,麦哲伦勉强把它 平息下去。5 月中旬,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10 月,船队到达后来以麦哲伦 命名的海峡。船队通过海峡时遇上了狂风暴雨,用一个多月时间才穿过海峡 进入新的大洋。② 11 月初,另一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麦哲伦率其余三 艘船沿智利海岸航行,在到达北纬 50 度的地方折向西北前进。在以后的 80 天内只看到两座无人居住的荒岛。1521 年 3 月 6 日到达一个海岛(可能是关 岛),在岛上补充了食品。同月 16 日到达菲律宾。为了占领这块新发现的 土地,麦哲伦干预了诸岛的内讧,他在攻打马克坦岛的战斗中,被当地人杀 死。其余船员乘两艘船在当地水手的帮助下绕过婆罗洲(今印尼加里曼丹) 北端抵婆罗乃(今文莱首府斯里巴加湾市),不久驶抵香料岛(今马鲁古群 岛)。这是 1521 年 11 月的事。他们在这里遇到了驻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 击,但仍得到了大量的香料,在新推选的船长第·卡诺率领下,经南印度洋 驶向非洲南端。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去,剩下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 ① 据说麦哲伦航行至此,见当地人因脚裹兽皮走路而在雪地上留下很大的脚印,就称这个地方为巴塔哥尼 亚,意为大足。今为阿根廷一地区之名。 ② 即太平洋。因为当时天气晴朗,洋面平静,经几十天的平安航行后,船员们一致称这个大洋为 El Mar Pacific,意即“和平之海”,汉译为“太平洋
历尽艰险,绕过好望角 ,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1522年9月6日当该船 回到圣 卡尔港时,船员仅剩18人。但是船上的香料很值钱,足够全程的 费用。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绕全球一周的航行,历时三年。 不久,西班牙又派出一支探险队,它在1524年到达香料岛,但是当时 牙人在这里的治已经巩固。1529在西班牙与萄精牙立燕拉哥 西班牙放 对干香料岛的 切要求 葡萄牙则向西班牙交 35000( 杜卡(当时欧洲一种银币单位)作为交换条件。该条约还把分界线向东移15 度(经度)。 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地理大发现只不过是伊比利亚人进行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 很快就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 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葡萄牙人从15世纪起就在非洲西海岸 的几内亚、刚果 安哥拉等地设立了许多据点 16世纪初, 萄才 东非海岸的莫桑比克、索法拉、基尔瓦等地,并把这些据点作为从西欧到边 东方这条航线上的补给站。为了控制绕非洲到印度的航路,葡萄牙夺取了作 为红海和被斯湾锁朝的索料特拉岛和霍尔木效岛。1509年,葡精牙人在阿书 伯海的第乌港附近击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的穆斯林舰队 进而确立了印度洋上 的海上霸权。为了控制印度,夺取卡利卡特的企图虽然失败了 但却 510 年攻占了果阿,建立自己在东方的殖民总部。接着入侵了锡兰(今斯里 卡)。1511年,它夺去了马六甲,这是通往东南亚的交通咽喉。后来,葡萄 牙人统得占了印度西海岸的第乌、汝忌及孟买。出外,在苏门答腊、爪 加里曼丹及摩鹿加群岛 今马鲁古群岛)建立商。站在中国又夺取澳门 作为经营东亚贸易的中心: 随着箱萄牙东方贸易帝国的创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可拉伯商人和 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降。这个帝国由少数岛屿和散布于绕非洲去东方的 航道上的沿海商埠组成,它们在战略上都是重要的据点。葡萄牙人依靠它们 得以控制伸展在半入 地球上的 证了葡萄牙商 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 亚之间,而且在航路上每隔 一定距离都有 个停泊处,以补充食物和修整船 只。箱萄牙就这样成为垄断欧亚之回及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霸 主。 为什么人口只有200万的葡萄牙人能够入侵有高度文明的人力物力并不 匮乏的亚洲诸国?原因有以 葡 牙有强大 特别是其 战舰上的大炮及射击技术,是举世无敌的,能摧毁对方的舰只,这就使得葡 萄牙人能打败阿拉伯商人的势力,从而控制了印度洋。第二,葡萄牙人征服 的成功,也是由于利用印度内部的弱点。当葡萄牙人到来时,北印度正在被
历尽艰险,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1522 年 9 月 6 日当该船 回到圣卢卡尔港时,船员仅剩 18 人。但是船上的香料很值钱,足够全程的 费用。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绕全球一周的航行,历时三年。 不久,西班牙又派出一支探险队,它在 1524 年到达香料岛,但是当时 葡萄牙人在这里的统治已经巩固。1529 年西班牙与葡萄牙订立萨拉哥萨条 约,西班牙放弃了对于香料岛的一切要求,葡萄牙则向西班牙交纳 350000 杜卡(当时欧洲一种银币单位)作为交换条件。该条约还把分界线向东移 15 度(经度)。 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地理大发现只不过是伊比利亚人进行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 很快就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 国。 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葡萄牙人从 15 世纪起就在非洲西海岸 的几内亚、刚果、安哥拉等地设立了许多据点。16 世纪初,葡萄牙又占领了 东非海岸的莫桑比克、索法拉、基尔瓦等地,并把这些据点作为从西欧到达 东方这条航线上的补给站。为了控制绕非洲到印度的航路,葡萄牙夺取了作 为红海和波斯湾锁钥的索科特拉岛和霍尔木兹岛。1509 年,葡萄牙人在阿拉 伯海的第乌港附近击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的穆斯林舰队,进而确立了印度洋上 的海上霸权。为了控制印度,夺取卡利卡特的企图虽然失败了,但却于 1510 年攻占了果阿,建立自己在东方的殖民总部。接着入侵了锡兰(今斯里兰 卡)。1511 年,它夺去了马六甲,这是通往东南亚的交通咽喉。后来,葡萄 牙人继续侵占了印度西海岸的第乌、达曼及孟买。此外,还在苏门答腊、爪 哇、加里曼丹及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建立商。站在中国又夺取澳门, 作为经营东亚贸易的中心。 随着葡萄牙东方贸易帝国的创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 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降。这个帝国由少数岛屿和散布于绕非洲去东方的 航道上的沿海商埠组成,它们在战略上都是重要的据点。葡萄牙人依靠它们 得以控制伸展在半个地球上的航路,保证了葡萄牙商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欧 亚之间,而且在航路上每隔一定距离都有一个停泊处,以补充食物和修整船 只。葡萄牙就这样成为垄断欧亚之间及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霸 主。 为什么人口只有 200 万的葡萄牙人能够入侵有高度文明的人力物力并不 匮乏的亚洲诸国?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葡萄牙有强大的海军,特别是其 战舰上的大炮及射击技术,是举世无敌的,能摧毁对方的舰只,这就使得葡 萄牙人能打败阿拉伯商人的势力,从而控制了印度洋。第二,葡萄牙人征服 的成功,也是由于利用印度内部的弱点。当葡萄牙人到来时,北印度正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