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平等派 26,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贝夫。伴随 着一个还没有成熟的阶级的这些革命武装起义,产生了相应的理 论表现;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27,而在 十八世纪已经有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摩莱里和马布利)。平等的 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权利方面,它也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 面了;必须加以消灭的不仅是阶级特权,而且是阶级差别本身。苦 修苦炼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这个新学说的第一个表现形 式。后来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在圣西门那里,除无产阶级的倾向外,资产阶级的倾向还有一定 的影响。欧文在资本主义生产最发达的国家里,在这种生产所造 成的种种对立的影响下,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出发,系统地制定 了他的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 所有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 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 不是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解放全人类。他们和启蒙学者一 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但是他们的王国和启蒙学者的 王国是有天壤之别的。按照这些启蒙学者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 阶级世界也是不合乎理性的和不正义的,所以也应该象封建制度 和以往的一切社会制度一样被抛到垃圾堆里去。真正的理性和正 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 所缺少的只是个别的天才人物,现在这种人物已经出现而且已经 认识了真理;至于天才人物是在现在出现,真理正是在现在被认识 到,这并不是历史发展的进程所必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事情,而 纯粹是一种侥幸的偶然现象。这种天才人物在五百年前也同样可 能诞生,这样他就能使人类免去五百年的迷误、斗争和痛苦。 一、概 论 21
派,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平等派 26,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贝夫。伴随 着一个还没有成熟的阶级的这些革命武装起义,产生了相应的理 论表现;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27,而在 十八世纪已经有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摩莱里和马布利)。平等的 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权利方面,它也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 面了;必须加以消灭的不仅是阶级特权,而且是阶级差别本身。苦 修苦炼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这个新学说的第一个表现形 式。后来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在圣西门那里,除无产阶级的倾向外,资产阶级的倾向还有一定 的影响。欧文在资本主义生产最发达的国家里,在这种生产所造 成的种种对立的影响下,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出发,系统地制定 了他的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 所有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 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 不是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解放全人类。他们和启蒙学者一 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但是他们的王国和启蒙学者的 王国是有天壤之别的。按照这些启蒙学者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 阶级世界也是不合乎理性的和不正义的,所以也应该象封建制度 和以往的一切社会制度一样被抛到垃圾堆里去。真正的理性和正 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 所缺少的只是个别的天才人物,现在这种人物已经出现而且已经 认识了真理;至于天才人物是在现在出现,真理正是在现在被认识 到,这并不是历史发展的进程所必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事情,而 纯粹是一种侥幸的偶然现象。这种天才人物在五百年前也同样可 能诞生,这样他就能使人类免去五百年的迷误、斗争和痛苦。 一、概 论 21
这种见解本质上是英国和法国的一切社会主义者以及包括魏 特林在内的第一批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见解。对所有这些人来说,社 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 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为绝对真理是不依赖于时间、空 间和人类的历史发展的,所以,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被发现, 那纯粹是偶然的事情。同时,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在每个学派 的创始人那里又是各不相同的;而因为在每个学派的创始人那里, 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独特形式又是由他的主观理解、生活条 件、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所以,解决各种绝对真 理的这种冲突的办法就只能是它们互相磨损。由此只能得出一种 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实际上直到今天还统 治着法国和英国大多数社会主义工人的头脑,它是由各学派创始 人的比较温和的批评意见、经济学说和关于未来社会的观念组成 的色调极为复杂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辩论 的激流中愈是象石子在溪流中一样地磨光其锋利的棱角,这种混 合物就愈加容易构成。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 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这时,和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一起并继它之后,近代德国哲 学产生了,而且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顶峰。它的最大的功绩,就 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 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他们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就已经研究 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①。而近代哲学虽然也有辩证法的卓 22 反杜林论 引论 ① 在《引论》的草稿中,这个地方是这样写的:“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 发的辩证论者,而亚里士多德,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 最主要的形式。”—— 编者注
这种见解本质上是英国和法国的一切社会主义者以及包括魏 特林在内的第一批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见解。对所有这些人来说,社 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 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为绝对真理是不依赖于时间、空 间和人类的历史发展的,所以,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被发现, 那纯粹是偶然的事情。同时,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在每个学派 的创始人那里又是各不相同的;而因为在每个学派的创始人那里, 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独特形式又是由他的主观理解、生活条 件、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所以,解决各种绝对真 理的这种冲突的办法就只能是它们互相磨损。由此只能得出一种 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实际上直到今天还统 治着法国和英国大多数社会主义工人的头脑,它是由各学派创始 人的比较温和的批评意见、经济学说和关于未来社会的观念组成 的色调极为复杂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辩论 的激流中愈是象石子在溪流中一样地磨光其锋利的棱角,这种混 合物就愈加容易构成。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 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这时,和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一起并继它之后,近代德国哲 学产生了,而且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顶峰。它的最大的功绩,就 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 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他们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就已经研究 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①。而近代哲学虽然也有辩证法的卓 22 反杜林论 引论 ① 在《引论》的草稿中,这个地方是这样写的:“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 发的辩证论者,而亚里士多德,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 最主要的形式。”—— 编者注
越代表(例如笛卡儿和斯宾诺莎),却日益陷入(特别是由于英国 的影响)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十八世纪的法国人也几乎全 都为这种思维方式所支配,至少在他们的专门哲学的著作中是如 此。可是,在本来意义的哲学之外,他们也能够写出辩证法的杰 作;我们只要提一下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子》28和卢梭的《论人间 不平等的起源》就够了。—— 在这里,我们来简略地谈谈这两种 思维方法的实质;我们以后还要更详细地谈这个问题。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 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 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 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素朴的 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 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 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但是,这种观 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 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 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 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 来逐个地加以研究。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的任务;而这些 科学部门,由于十分明显的原因,在古典时代的希腊人那里只占有 从属的地位,因为他们首先必须搜集材料。精确的自然研究只是在 亚历山大里亚时期29的希腊人那里才开始,而后来在中世纪由阿 拉伯人继续发展下去;可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十五世纪下半 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 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 一、概 论 23
越代表(例如笛卡儿和斯宾诺莎),却日益陷入(特别是由于英国 的影响)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十八世纪的法国人也几乎全 都为这种思维方式所支配,至少在他们的专门哲学的著作中是如 此。可是,在本来意义的哲学之外,他们也能够写出辩证法的杰 作;我们只要提一下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子》28和卢梭的《论人间 不平等的起源》就够了。—— 在这里,我们来简略地谈谈这两种 思维方法的实质;我们以后还要更详细地谈这个问题。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 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 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 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素朴的 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 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 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但是,这种观 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 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 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 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 来逐个地加以研究。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的任务;而这些 科学部门,由于十分明显的原因,在古典时代的希腊人那里只占有 从属的地位,因为他们首先必须搜集材料。精确的自然研究只是在 亚历山大里亚时期29的希腊人那里才开始,而后来在中世纪由阿 拉伯人继续发展下去;可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十五世纪下半 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 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 一、概 论 23
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 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 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 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 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 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 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 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 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 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 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30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 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别 的东西。正和负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原因和结果也同样是处于固定 的相互对立中。初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为可 取的,因为它是合乎所谓常识的。然而,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动 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 遇到最惊人的变故。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 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 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 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 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 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并且可以肯定地说某种 动物存在还是不存在;但是在进行较精确的研究时,我们就发现这 24 反杜林论 引论
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 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 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 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 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 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 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 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 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 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 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30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 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别 的东西。正和负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原因和结果也同样是处于固定 的相互对立中。初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为可 取的,因为它是合乎所谓常识的。然而,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动 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 遇到最惊人的变故。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 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 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 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 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 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并且可以肯定地说某种 动物存在还是不存在;但是在进行较精确的研究时,我们就发现这 24 反杜林论 引论
有时是极其复杂的事情。这一点法学家们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绞尽 脑汁去发现一条判定在子宫内杀死胎儿是否算是谋杀的合理界 限,结果总是徒劳。同样,要确定死的时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理 学证明,死并不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同 样,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 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 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经过或长 或短的一段时间,这个机体的物质便完全更新了,由其他物质的原 子代替了,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在 进行较精确的考察时,我们也发现,某种对立的两极,例如正和负, 是彼此不可分离的,正如它们是彼此对立的一样,而且不管它们如 何对立,它们总是互相渗透的;同样,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 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 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 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 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 原因,反之亦然。 所有这些过程和思维方法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框子所容纳不 下的。相反地,对辩证法来说,上述过程正好证明了它自己的方法 是正确的,因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 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 面去考察的。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 代自然科学为这种检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 而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 生的。可是,因为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 一、概 论 25
有时是极其复杂的事情。这一点法学家们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绞尽 脑汁去发现一条判定在子宫内杀死胎儿是否算是谋杀的合理界 限,结果总是徒劳。同样,要确定死的时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理 学证明,死并不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同 样,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 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 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经过或长 或短的一段时间,这个机体的物质便完全更新了,由其他物质的原 子代替了,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在 进行较精确的考察时,我们也发现,某种对立的两极,例如正和负, 是彼此不可分离的,正如它们是彼此对立的一样,而且不管它们如 何对立,它们总是互相渗透的;同样,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 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 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 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 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 原因,反之亦然。 所有这些过程和思维方法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框子所容纳不 下的。相反地,对辩证法来说,上述过程正好证明了它自己的方法 是正确的,因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 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 面去考察的。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 代自然科学为这种检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 而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 生的。可是,因为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 一、概 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