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他的教育帮助下,女师大进步学生组织女星社中的一些 女青年,先后加入了共产党。赵世炎也十分注意关心少数民族 青年的成长,他经常去北京蒙藏专门学校,向少数民族青年讲 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贫穷落后屡遭劫乱的原因, 讲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说明中国革命在少数民 族问题上的政策;并主动配合邓中夏在蒙古族背年中进行组织 发展工作,帮助四十多名蒙古族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的 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经过赵世炎的出色工作,北京的党组织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扩大了几倍,各大学还建立起了团的组 织。北京党团工作的加强,极大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迅猛发 展,为后来北方区党委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支持孙中山北上召集国民会议 一九二四年十月,冯玉祥率部从前线回到北京举行了政 变。我党抓住这一时机,于十一月二日发表了“第四次对时局 的主张”,再次号召召集国民会议。赵世炎以其敏锐的观察力 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认为这次政变给了日本帝国主义利用 直系内江,支持奉系压服冯玉祥,以建立日本在中国所操纵的 军阀独裁政治的机会,而直系在北方的势力虽败,但在美帝国 主义支持下,吴佩孚仍占据长江流域一带的富饶地区,随时可 能重新组织力量作乱。这种情况表明,日美两派争夺未已,军 阀之间的斗争未已,中国之大乱未已。由此,他主张“我们目 下唯一的出路只有大家起来,由工会、农会、商会、教育会、 学生会.促成国民会议。”①因为只有国民会议才真正代表 ①世炎,国民会议呢?军阀独裁呢?→原载*政治生活第22期。 19
国民,才能制定宪法建立新政权,实现中国的统一,人民的自 由才有保障。为此,他大声疾呼给人民以自由,号召爱国的国 民起来为自由而战! 北京政变之后,冯玉祥表示愿意和孙中山的广东政府联 合,并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我党从全局形势出发,支 持孙中山北上召集国民会议。赵世炎认为,孙中山应当北上。 北上是接近北方民众,把革命从广州推向全国的一个极好机 会。但他同时也希望孙中山一定不要同帝国主义和军阀妥协, 到北京后的态度应当是“合则留,不合则去。”⊙ 十一月,孙中山从广州动身前往北京,临行前发表了北上 宣言,明确宣布他北上的目的。赵世炎知道这一消息后十分高 兴。他满腔热情地指出,孙中山这次北来,将展开中华民族的 生机,号召北京人民站在革命立场上,热诚欢迎孙中山。 孙中山北上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而帝国主义却感 到十分恐慌和害怕。受帝国主义控制或支配的几十家报纸一齐 发动攻势,攻击孙中山“赤化”、“过激”、“倾向共产党”, 妄图借此来削弱群众对孙中山的信任。面对这种情况,赵世炎 立即发表了《中山北来与帝国主义者的压迫》一文,揭露了帝 国主义及其追随者对孙中山的种种诬蔑,指出孙中山北上召集 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为中 国人民所支持的。他严厉地警告帝国主义者:你们应该放明白 点,孙中山先生现在是全中国人民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而不 是在租界亡命时期的人物,谁敢对孙中山无礼,中国人民就要 用自己的铁拳把它打得粉碎。随后,赵世炎代表北方党组织, ①世炎:《孙中山可以北来么?》原载《政治生活第20期。 号
到天津火车站迎接孙中山,并在天津民众欢迎孙中山的大会上 致词,希望孙中山迅速前往北京,登高振臂一呼,全国响应。 一九二五年一月,孙中山到达北京。张作霖、段琪瑞企图 迫使孙中山放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日本帝国 主义的喉舌《顺天时报》也把孙、段比作中国的“双壁”,希 望二人合作共负改造中国之责任。对此,赵世炎一针见血地指 出:“段张于胜利之初虽有摒孙之趋向,但最近又不得不用拉 拢之策。此策之作用一面在破坏孙冯之联合,一面在使孙弃其对 外废止一切不平等条约之主张。”①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民众 的支持下,孙中山当时虽在病中,仍断然拒绝了段、张的要 求。 二月一日,段琪瑞不顾人民的反对,悍然召开了由他们一 手控制的“善后会议”,企图用这个完全由各地军阀头目和官 僚政客组成的御用会议,来与共产党、国民党号召召开的国民 会议相抗衡。这种卑劣的阴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赵 世炎撰文严加批驳。他在《善后会议悍然召集》一文中指出: 段琪瑞召开善后会议的目的,第一是用来确定他的政权,扩张 他的势力,第二是使各军阀平均分赃,受他操纵。但是,段琪 瑞这一阴谋只能更加暴露他的反动面目,只能使人民更加觉 悟、更加奋起。 如何对待已经开始的善后会议?孙中山左右的一些国民党 人,错误地提出采取“既不妥协,又不决裂”的两大原则。赵 世炎针对这种错误观点指出:目前的善后会议和国民会议的预 备会议相争执的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二者是针锋相对的,不妥 ①世炎:《段琪瑞来京之后》,原载《向导》周报第94期。 21
协就决裂,不决裂就妥协,决不可能并存。他还针对国民党右 派首领冯自由、徐清和等人已完全成了帝国主义侦探和走狗的 事实以及国民党过去的经验教训,指出:现在国民党要想取得革 命成功,必须要和右派划清界限,并进行坚决的斗争。他希望 一切要革命的国民党人,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认清方向,到群 众中去,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最后,赵世 炎呼吁全国入民,普后会议既然不是人民所需要的,人民就应 该有自己的会议,统治阶级既然向人民挑战,人民就应该起来 应战!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日,由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发起的国民 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教育会礼堂正式开幕。李大 钊代表我党领导了整个大会的工作,赵世炎被任命为参加会议 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团书记,具体负责组织这次大会。为了让国 民会议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赵世炎首先指明:国民会议之本 身仍然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口号,同时又是一种公开的合法的民 众政治运动,其目的就是号召社会各阶级的群众起来关心政 治,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因此,应该在这个口号下狱起一个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军阀统治的人民革命运动,使群众在运动 中受到锻炼,更加觉悟起来,而并不是靠国民会议来解决中国 革命的一切问题。赵世炎还着重指出:“倘若不辩析国民会议 之真义而只笼统以解决时局问题作宣传者,其结果是只能替统 治阶级制造民意,陷于战略上的错误。”①为了动员人民群众起 来关心与支持大会,使大会同群众的斗争密切配合起来,中共 ①世炎:《国民会议之理论与其实际》,原载《政治生活》第26 期。 22
北方区委决定举行两次示威游行,以便进行广泛宣传,揭露段 琪瑞的阴谋,促进大会开得更加成功。 赵世炎在这次会议上作了四次报告,在第八次会议上还专 门作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 国际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所以,中国的革命首先在打倒帝国主 义。当大会讨论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时,亲日派戴 季陶主张只反对英帝国主义。赵世炎则坚持必须反对一切帝国 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保证中国在国际上的完全独立。 大会最后重申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打倒军阀的口号。 三月十二日,正值国民会议促成会金国代表大会进行期间, 伟大的民族革命领袖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为了纪念孙中山,在 李大钊:赵世炎等人的组织下,北京民众三十万人连续三天举 行悼念活动,散发了《政治生活》特刊三干多份。出殡那天, 有数十万北京市民“恭送”,形成了一个广泛宣传革命的运动。 赵世炎亲自带领国民会议促成会的全体代表参加了送殡。接 着,赵世炎在《政治生活》上连续发表文章,实事求是地评价 了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绩,肯定孙中山是中国民族革命的导 师,是创造民国的元勋,在几十年的斗争生涯中,孙中山把争 取民族之独立和自由放在革命的第一位,始终为大多数人民的 利益而奋斗。赵世炎在这些文章中号召全国的革命分子应在孙 中山的旗帜下,团结起来,“振作精神努力完成中国的国民革 命,扫除反革命的恶势力。”① 由于我党的努力,国民会议促成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赵 ①识因:《中山逝世后反革命派之论调,原载《政治生活第33 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