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性质是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 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1~2s后 蒸气。 取出,能观察到(B)。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宜太长, A.均匀地被烧黑 且导气管的始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 B.与火焰最外层接触的部分烧黑最严重 的中心部位。请简述原因。 C.与火焰中间接触的部分烧黑最严重 ①导气管太长,则石蜡蒸气冷凝,不能 D.与火焰最内层接触的部分烧黑最严重 从导管未端导出。 2.下列记录的普通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与事 ②火焰中心部位的石蜡蒸气未与氧气 实不相符合的是(B)。 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 A.普通蜡烛是手感滑腻的固体 知识点二化学学习的特点 B.切下一小块普通蜡烛,放入水中会下沉 5.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 C.蜡烛燃烧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 法和手段是(C)。 D.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 A.学习前人成果 B.调查研究 3.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 C.实验 D.推理 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 6.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不能体现化学学科特 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心 点的是(B)。 燃,如右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D)。 A.关注物质的性质 A.氮气 B.关注物质的用途 B.水蒸气 C.关注物质的变化 C.二氧化碳 D.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4.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 知识点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 进行的化学讲座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 气体的探究 火焰”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7.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有 问题。 较大差别的三种气体成分是(B)。 子火焰 A.氢气、氧气、氮气 母火焰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蜡烛 C.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 (1)子火焰的可燃物是石蜡菱气,蜡烛能产 D.水蒸气、氧气、氢气 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 8.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体吸入的空 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 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 9
1家庭作业·化学·九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 (D)。 呼出的气体在干燥的玻璃片上凝结成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 水珠 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多的证据是:呼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 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4.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 1.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 象的描述错误的是(B)。 正确的是(A)。 白瓷板 ①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 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 实验1 实验2实验3实验4 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气体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A.①② B.②③ B.实验2中,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①③ D.①②③ C.实验3中,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2.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 D.实验4中,将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 体的存在,下列最好的实验方法是(D)。 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 A.将碳酸饮料中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 浑浊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 5.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 B.将碳酸饮料中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 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然后闻气味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C.将碳酸饮料中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 然后观察颜色 在蜡烛火焰上 烧杯内壁有产物中有 D.在碳酸饮料瓶口上方放一沾有澄清石灰 方罩一个冷而 小液滴 (1)水 水的玻璃片 干燥的烧杯 3.在下列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 振荡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将内壁沾有 是(A)。 (2)澄清石灰 (3)烧杯内壁产物中有 ①空气 ②人呼出的气体 ③氧气 水的烧杯罩在 出视白色深浊 二氧化碳 ④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火焰上方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创新应用】 红墨水 6.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右图 纱 空气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 青蛙 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细玻璃管中的红墨 澄清石灰水 水左移。这说明动物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 碳气体。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药品的取用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化学药品的取用 (2)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量取方法。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 (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 接近刻度线,再把量筒放平,用滴管滴加至刻 度线。 ②读数方法。 先把试管 用镊子把药 把试管慢慢 横效 品放入试管口 地竖立起来 将量筒教平,视线要与液体 (2)固体粉末。 40 一品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口 (3)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先使试管 用药匙(或纸槽 把试管直 候斜 把药品送人试管底 立起来 取少量液体时使用 滴管 ,使用时保持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橡胶胶帽在上,用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干神(篱瓶上的滴营不要用水清洗) (1)较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采用倾 倒法。 滴管下端不要伸入试管中 试管应①倾斜 标签②朝句手心 瓶口③紧挨着试管口 B一瓶塞④倒效在桌面上 11
家庭作业·化学·九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核心·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量筒使用中的常见误差分析 (8.5+m)mL-(1.6-n)mL=(6.9+ 【例题】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 mn)mL>>6.9 mLo 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 规律总结 面最低处,读数为8.5mL,倾倒出一部分液 当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分别采用 体,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mL。 正确读数、仰视读数、俯视读数的结果如 这位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B)。 下图所示: A.等于6.9mL B.大于6.9ml 俯视读数、50日 读数>实际读数 C.小于6.9mL 正确读数 读数=实际读数 D.无法判断 仰视读数40 读数<实际读数 思路点拨①仰视和俯视量筒读数会导 致怎样的误差?②实际量取的液体与读数有 可简单的记忆为“高看偏高,低看偏 什么关系? 低”。然后矫正读数,便可得出正确的 解析仰视时,读数偏小,可矫正为 判断。 (8.5十m)mL;俯视时,读数偏大,可矫正为 (1.6一n)mL,故倾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化学药品的使用 B.用手握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1.实验室中,氯化钠通常盛放在如下图所示 C.倾倒液体后,塞好瓶塞,将试剂瓶放回 的哪种瓶中?(A)。 原处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不能与试管口 接触 3.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 是(C)。 A.带回家中 2.下列倾倒液体的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B.随意倾倒在水槽中 (D)。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A.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D.倒回原试剂瓶中 1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关于药品的取用,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D)。 A.等于5.0ml B.大于5.0ml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C.小于5.0ml D.不能确定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一 (D)。 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氯化钠固体 二氧化锰 D.从试剂瓶中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 粉末 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mL水时仰视读数, 氢氧化钠固体 B 则所量水的体积(B)。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60 1.某同学在向试管中装入二氧化锰粉末时, 50 发现试管内壁沾有一些黑色粉末,造成该 403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D)。 30 C.闻气体气味 D.读取液体体积 A.没有把盛有二氧化锰的药匙或纸槽送入 试管底部 4.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B.把二氧化锰放入试管时,试管是直立的 C.把试管斜放,将二氧化锰粉末放在试 管口 D.上述3种操作都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 原因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之间不允许接触的 是(C)。 A:集气瓶 B:烧标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 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量筒中 C:滴管 C.用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药品 D:量简 D.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放人试管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 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A。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 是C。 ③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用的仪器 是D A.取用液体 B.放置胶头滴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