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物质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 1.物理变化。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 (1)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 (2)常见形式:物质形状及状态的改变。 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 2.化学变化。 1.化学性质 (1)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化学反应。 可燃性等。 (2)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 2.物理性质。 为额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着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性质。如物质的额色、状态、气味、硬度、熔 点、沸点、密度等」 2 核心·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思路点拨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 【例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 别是什么?②发光、放热能否作为判断化学 化的是(D)。 变化的根本依据? 解析电灯通电发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其他这项变化的结果都有其 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植物光 B.燃放 C.蜡烛 D.电灯通 合作用 烟花 燃烧 电发光 -4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规律总结 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⑥能与金属发 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生反应 依据 思路点拨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 判断的唯一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有无 别是什么?②常见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其他物质生成。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放热,没有其他物 就表规出来的性质,此额色、气味、状态等,故 质生成,只是发生了物理变化。变化过程 ①②④描述的都是物理性质。 中发生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规律总结 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时变成 物质性质的判断 水蒸气,也只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经过化 学变化 化学性质 稳定性 可燃性等 探究问题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物质性质 的判断 不经过化 学变化 【例2】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其中 颜色、状态、 物理性质 气味、硬度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②④(填序号)。 熔点、沸点等 ①黄绿色 ②有刺激性气味 ③能 与水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 4.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 的是(B)。 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 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 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 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 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 “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A)。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均为物理变化 A.石蜡熔化 B.均为化学变化 B.汽油挥发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湿衣晾干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D.秸秆燃烧 5.如下图所示,小明将食盐放入烧杯中加水 3.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 溶解,再加热使水蒸发后又得到食盐固体, 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D)。 观察到的现象是食盐固体在水中客解后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消失”,加热使水蔓发后,食盘固体又出现 5
/1家庭作业·化学·九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了。以上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填“没有生 B.熔点-50℃ 成”或“生成了”)其他物质,所以属于物理 C.有慢性毒性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7.在一些火山口附近常有硫单质的存在。分 蒸发掉水 加水 食盐 析下图中对硫单质的描述,将其所属的性 质类型或变化类型填在对应横线上。 知识点二 物质的性质 淡黄色 块状硫 硫粉加 液态硫 硫具有 固体 粉碎 热熔化 被点燃 可燃性 6.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禁止添加在食品里。 塑化剂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物理性质物埋变化 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 A.无色黏稠液体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C.活字印刷 1.下列四幅图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 D.雕刻石像 其中一幅图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 3.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 幅不同,这幅图是(C)。 的是(A)。 A.天然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谁把冰箱 云是什么变来的? 里的饮料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瓶弄瘪了 C.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一定发生了化 A.饮料瓶变瘪 B.云的形成 学变化的是(B)。 A.丹桂飘香 好凉快! B.煮豆燃萁 烟找 C.激浊扬清 真美! D.草船借箭 C.燃放烟花 D.酒精挥发 5.75%的酒精可用来杀菌消毒,下列对酒精 2.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 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C)。 及化学变化的是(A)。 A.易挥发 A.矿石炼铁 B.熔点一114℃、沸点78℃ B.水车灌溉 C.具有可燃性 D.具有特殊香味 6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6.下列诗句的描述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 察到:①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 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其中最能证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象是③(填序号)。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利用镁带燃烧时产生的现象,请举一例镁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粉的用途:制作烟花(或:制作照明弹)。 7.小强同学对镁带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创新应用】 后,要填写实验报告,请协助他完成任务。 8.明矾又名白矾,化学名称为十二水硫酸铝 (1)从一条镁带上折下一段,观察到断面处 钾,是一种无色晶体,味微甜中略带酸涩, 为银白色,镁带外观为灰黑色,用砂纸 易溶于水,在水中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 打磨后,露出银白色金属。 状物,因此常用于水的初级净化。 结论:镁带是一种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在上述描述中属于明矾物理性质的是无色 的固体。 晶体(或:味微甜中略带酸涩,易溶于水) (2)用打磨好的镁带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 (答一点),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在水中能水 灯泡,观察到小灯泡亮了。 解,属于明矾用途的是常用于水的初级 结论:镁带具有导电性。 净化。 (3)点燃镁带,燃烧后移到陶土网上方,观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生成物:图B中,干燥的烧杯内 壁有水珠生成;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烧杯的内 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熄灭后。 将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图C中用 1.点燃前。 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白 蜡烛的硬度较小,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烟被点燃,且火焰将蜡烛重新点燃。 不喀(填“溶”或“不溶”)于水 知识点二化学学习的特点 2.燃烧时。 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 (1)火焰:如图A所示分为三层,外焰温 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付论 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7
1家庭作业·化学·九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知识点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 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气体的探究 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在空气 1.二氧化碳含量对比。 中的低 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盛有呼出气体的 3.水蒸气含量对比。 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在 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哈气后玻璃片上有水 空气中的高。 雾出现。 2.氧气含量对比。 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在空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呼 气中的高。 核心·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一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例1】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 B.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 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 C.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 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 内壁有白烟 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 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 究的哪个环节?(C)。 灰水变浑浊 A.提出问题 B.制订计划 解析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故A、D 思路点拨①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哪 错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荽气遇冷,出现的是 些?②科学探究中每个环节的特征是什么? 白雾而非白烟,C错误。 解析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司气味的方 误区警示 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 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时的注意事项 认液体是白醋还是白酒,因此,小明的做法属 (1)不能以实验结论代替实验现象。 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 (2)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 探究问题二化学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固体小颗粒扩散形成的,而“雾”是由小液 【例2】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 滴扩散形成的。 的是(B)。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