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斯 1、李斯其人 2、主要文学成就: ①奏议《谏逐客书》 ②碑铭 李斯其人 鲁迅:“秦代文学,李斯一人而 已 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 耳 得时无怠 子歌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 还狡兔,岂可得乎?
2 2 二)李斯 1、李斯其人 2、主要文学成就: ①奏议 《谏逐客书》 ②碑铭 3 李斯其人 • 鲁迅:“秦代文学,李斯一人而 已”。 • 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 耳。 • 得时无怠 •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 逐狡兔,岂可得乎? 上页
《谏逐客书》[预习提示] 写作背景(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层次分析 论证方法 1、本文运用了哪些比喻?试分析其作 用 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试举例 说明。 上页 《谏逐客书》层次分析 第一段提出自己的看法,点明全文的主旨。 第二段具体展开论述,可分三个层次。 1、以史实说明用客卿,利于秦国发展 ①“昔”领起四位国君的情况,并各有侧重。 穆公用人,重在其“广”揽人才; 孝公用人,重在其变法; 惠公用人,重在其用计(对外) 昭王用人,重在其强化公室(内) 分分论点:“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3 4 《谏逐客书》 [预习提示] 一、写作背景(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二、层次分析 三、论证方法 1、本文运用了哪些比喻?试分析其作 用; 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试举例 说明。 上页 5 《谏逐客书》 层次分析 1 第一段 提出自己的看法,点明全文的主旨。 第二段 具体展开论述,可分三个层次。 1、以史实说明用客卿,利于秦国发展。 ① “昔”领起四位国君的情况,并各有侧重。 穆公用人,重在其“广”揽人才; 孝公用人,重在其变法; 惠公用人,重在其用计(对外); 昭王用人,重在其强化公室(内)。 分论点:“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