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题 、书写(4分) 请用心书写富有魅力的中国方块字,努力做到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青藏的云总是让我惊奇。走向山坡的时候,云朵出其不意地就将我▲(ban)倒,那是些肥胖的云 晶莹的云,坦然地晒着太阳的云。当车子跃上山_▲(gong),低垂的云霞把车头擦得崭新▲(zeng)亮 在申格里贡山,我似乎只要低低一跃,就可以与云朵一起遨游。在当雄,风雪散去,天空又呈现出它的纯 净,而在雪山与天空之间,是一些无法按_▲(n)狂喜的白云。 2、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羏 ℃、国庆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旅游人群使西湖风景区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D、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 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同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一样,宇宙起源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 B、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C、一名美国华裔女学生和同学开发了全球三颗最迷你的卫星,只有手掌般大小,斯坦福大学已同意把迷你 卫星发射至地球轨道 D、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4、古诗文积累。(6分) ①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醉翁亭记》中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句是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在杜牧的《赤壁》中,他用“ ”两句来表达与传统不 同的观点,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有某种机遇 ⑤苏轼以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背影。在他的中秋词绝唱《水调歌头》中,他真诚 ⑥自然景物总是以其无言的美丽打动着多情善感的诗人。请写出古诗文中含“柳”或“雪”字的连续两句。 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新华社电植物园保护的国家专家日前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说,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全球变 暖和保护濒危物种,地球上的物种将大规模灭绝,全球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植物园保护国际秘书长 莎瑞·欧菲德说,人类可能面临第六次植物物种大灭绝。这次的物种灭绝,是人类的活动导致。布兰姆维 尔博士说,全世界的植物园和植物研究所应当联合起来,成立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种子和基因:还应 当敦促各国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植物资源,防止地球发生“万物凋零”的悲剧 6、在《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中,有两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教授,他们是《品三国》的作者▲, 语)心得》的作者▲。(2分) 7、综合性学习。(4分) 对联是汉语文化瑰宝,为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审美情感,老师让同学去搜集有趣
2008 年 4 月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题 一、书写(4 分) 请用心书写富有魅力的中国方块字,努力做到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20 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青藏的云总是让我惊奇。走向山坡的时候,云朵出其不意地就将我 ▲ (bàn)倒,那是些肥胖的云, 晶莹的云,坦然地晒着太阳的云。当车子跃上山 ▲ (gāng),低垂的云霞把车头擦得崭新 ▲ (zèng)亮。 在申格里贡山,我似乎只要低低一跃,就可以与云朵一起遨游。在当雄,风雪散去,天空又呈现出它的纯 净,而在雪山与天空之间,是一些无法按 ▲ (nà ) 狂喜的白云。 2、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2 分)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 ....的雷声惊醒了。 B、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 C、国庆长假期间,滔滔不绝 ....的旅游人群使西湖风景区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D、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 ....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 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同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一样,宇宙起源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 B、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C、一名美国华裔女学生和同学开发了全球三颗最迷你的卫星,只有手掌般大小,斯坦福大学已同意把迷你 卫星发射至地球轨道。 D、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4、古诗文积累。(6 分) ① ▲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 ▲ ,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醉翁亭记》中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句是: ▲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在杜牧的《赤壁》中,他用“ ▲ , ▲ ”两句来表达与传统不 同的观点,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有某种机遇。 ⑤苏轼以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背影。在他的中秋词绝唱《水调歌头》中,他真诚 地祝愿: ▲ , ▲ 。 ⑥自然景物总是以其无言的美丽打动着多情善感的诗人。请写出古诗文中含“柳”或“雪”字的连续两句。 ▲ , ▲ 。 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据新华社电 植物园保护的国家专家日前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说,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全球变 暖和保护濒危物种,地球上的物种将大规模灭绝,全球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植物园保护国际秘书长 莎瑞·欧菲德说,人类可能面临第六次植物物种大灭绝。这次的物种灭绝,是人类的活动导致。布兰姆维 尔博士说,全世界的植物园和植物研究所应当联合起来,成立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种子和基因;还应 当敦促各国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植物资源,防止地球发生“万物凋零”的悲剧。 6、在《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中,有两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教授,他们是《品三国》的作者 ▲ ,《〈论 语〉心得》的作者 ▲ 。(2 分) 7、综合性学习。(4 分) 对联是汉语文化瑰宝,为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审美情感,老师让同学去搜集有趣
的对联故事,并尝试属对。 ①对联故事与名人 位私塾的老先生在教授“对课”时,出“独角兽”一联,叫童子们对下联。一时间,“两头蛇”、“九 头鸟”、“百足虫”,答案纷呈。老先生摇头不满。后一童子对“比目鱼”,老先生拍案叫绝。该童子是 我们熟悉的哪位文学大师呢?请写出他的两部作品集或两篇文章。 大师 作品 ②你来试一试。 月湖是宁波的一颗明珠,其间亭台楼阁,竹影花香,小桥流水,极具江南园林特色。请运用你所了解的对 联知识,写一句下联描绘月湖景色。 上联:风中竹管潇潇 下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 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 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 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 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 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 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 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 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 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 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 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 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 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 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 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⑩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 自己。我不懂它们。 第②段中的描写绘出了荒野中花的神韵,请说说其中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3分) 9、联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让我禁不住对一朵花微笑?(2分) 10、第⑥⑦这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
的对联故事,并尝试属对。 ① 对联故事与名人 一位私塾的老先生在教授“对课”时,出“独角兽”一联,叫童子们对下联。一时间,“两头蛇”、“九 头鸟”、“百足虫”,答案纷呈。老先生摇头不满。后一童子对“比目鱼”,老先生拍案叫绝。该童子是 我们熟悉的哪位文学大师呢?请写出他的两部作品集或两篇文章。 大师: 作品: ② 你来试一试。 月湖是宁波的一颗明珠,其间亭台楼阁,竹影花香,小桥流水,极具江南园林特色。请运用你所了解的对 联知识,写一句下联描绘月湖景色。 上联:风中竹管潇潇 下联: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 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 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 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 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 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 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 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 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 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 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 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 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 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 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 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11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 自己。我不懂它们。 8、第②段中的描写绘出了荒野中花的神韵,请说说其中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3 分) 9、联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让我禁不住对一朵花微笑? (2 分) 10、第⑥⑦这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了什么作用?(2 分)
11、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3分) 12、在第①D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 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3 分) 13、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会遇到生存的“荒野”,也许会有我们难以改变的缺憾,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请仿照例句再造两句来表达你的想法。(4分) 例句: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但你可以 你不能▲,但你可以 (二) 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能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 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①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②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 的原料采集站,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③叶子 就是一个食品工厂。④叶子上面有许多气孔。⑤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 氧化碳。⑥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也许有人怀疑,这 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的确,汽水厂就是利用压力把二氧化碳压在水里,再加上些果汁香料之类,制成清 凉可口的汽水的。然而植物不能靠喝汽水过日子,它们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一一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 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 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一一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 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小部分经呼吸作用又被 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或动物来生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狼以野兔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 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 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细菌,归根结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 人,每天除了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我们皮肤上不会长出叶绿素, 当然是属于异养型。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不过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 各种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为人服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农业,办起了绿色工厂,让庄稼来把 二氧化碳和水变成食物。人们把其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如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拿来做粮食;剩下的 秸秆、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那些不好吃的东西经过猪、牛、鸡的 消化吸收和转化,就变成了猪肉、牛奶、鸡蛋等高级食物。 所以,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 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 成工厂。 14、“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生物由哪几大类组成?构成食物的物质主要指哪三大类?(4分) 15、“自养”的特点是什么?(2分)
11、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3 分) 12、在第⑾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 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3 分) 13、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会遇到生存的“荒野”,也许会有我们难以改变的缺憾,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请仿照例句再造两句来表达你的想法。(4 分) 例句: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 ▲ ,但你可以 ▲ ; 你不能 ▲ ,但你可以 ▲ 。 (二) 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能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 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①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②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 的原料采集站,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③叶子 就是一个食品工厂。④叶子上面有许多气孔。⑤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 氧化碳。⑥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 25 000 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也许有人怀疑,这 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的确,汽水厂就是利用压力把二氧化碳压在水里,再加上些果汁香料之类,制成清 凉可口的汽水的。然而植物不能靠喝汽水过日子,它们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 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 20 至 100 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 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 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小部分经呼吸作用又被 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或动物来生 活。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狼以野兔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 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 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细菌,归根结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 人,每天除了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我们皮肤上不会长出叶绿素, 当然是属于异养型。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不过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 各种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为人服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农业,办起了绿色工厂,让庄稼来把 二氧化碳和水变成食物。人们把其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如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拿来做粮食;剩下的 秸秆、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那些不好吃的东西经过猪、牛、鸡的 消化吸收和转化,就变成了猪肉、牛奶、鸡蛋等高级食物。 所以,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 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 成工厂。 14、“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生物由哪几大类组成?构成食物的物质主要指哪三大类? (4 分) 15、“自养”的特点是什么?(2 分)
16、“在阳光下”这个短语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回原文,应放在哪一句子之前?(请写序号) (2分 17、写出选文所用的三种说明方法?(3分) 18、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天下缟素(▲)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伃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 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22、历史的长河中,像唐雎这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很多,请说出一个,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 (2分)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 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 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 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 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惟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 是也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23、下列各项 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属之廷尉(交付) B、以为行已过(错) 廷尉奏当(判罪 D、今法如此而更重之(加重) 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廷尉乃当之罚金凡三往,乃见 B、民安所措其手足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 C、且方其时 且壮士不死即已 D、上使立诛之则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读完全文,你觉得张释之的可贵之处在哪?(2分)
16、“在阳光下”这个短语是从第 4 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回原文,应放在哪一句子之前?(请写序号) (2 分) 17、写出选文所用的三种说明方法?(3 分) 18、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 分) 四、文言文阅读(16 分) (一)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2 分) ①以头抢.地耳( ▲ ) ②天下缟素.. ( ▲ )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 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 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2)与臣而将四矣。 ▲ 22、历史的长河中,像唐雎这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很多,请说出一个,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 (2 分) (二)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 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 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 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 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惟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 是也。”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23、下列各项 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属.之廷尉(交付) B、以为行已过.(错) C、廷尉奏当.(判罪) D、今法如此而更重.之(加重) 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凡三往,乃.见 B、民安.所措其手足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 C、且.方其时 且.壮士不死即已 D、上使立诛之.则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26、读完全文,你觉得张释之的可贵之处在哪?(2 分)
五、作文(50分) 27、当你疲倦地回到家,听到妈妈亲切的问候声,你是否能听出妈妈的爱;当你置身车水马龙的街头,你 是否能听出都市的繁华与活力;当你漫步山林,耳旁鸟语呢喃,你是否能听到大自然的清新明丽:当你徜 徉于书海,你是否能听到先哲们智慧而高贵的灵魂。初三的我们,也许会因埋入题海而忘记了倾听身边的 美丽。如果你愿意用心灵聆听,你就能听到这个世界诗意无限 请以“聆听”为话题,用你的心,听听这个世界的声音,流泻下你的独特感受。文体不限,字数600 字左右。 2008年4月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题答案 四、书写(4分) 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清楚的得4分;较好的得3分:较差的得1-—2分) 五、积累与运用(20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绊冈(岗)锃捺(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2个或3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2、D(2分) 3、A(2分) 4、古诗文积累。(6分。每小题1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舂深锁二乔” 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⑥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五、作文(50 分) 27、当你疲倦地回到家,听到妈妈亲切的问候声,你是否能听出妈妈的爱;当你置身车水马龙的街头,你 是否能听出都市的繁华与活力;当你漫步山林,耳旁鸟语呢喃,你是否能听到大自然的清新明丽;当你徜 徉于书海,你是否能听到先哲们智慧而高贵的灵魂。初三的我们,也许会因埋入题海而忘记了倾听身边的 美丽。如果你愿意用心灵聆听,你就能听到这个世界诗意无限。 请以“聆听”为话题,用你的心,听听这个世界的声音,流泻下你的独特感受。文体不限,字数 600 字左右。 2008 年 4 月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题答案 四、书写(4 分) 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清楚的得 4 分;较好的得 3 分;较差的得 1——2 分) 五、积累与运用(20 分) 1、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绊 冈(岗) 锃 捺 (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 2 个或 3 个得 1 分,答对四个得 2 分) 2、D(2 分) 3、A(2 分) 4、古诗文积累。(6 分。每小题 1 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⑥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