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共四大题,27个小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卷上的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鄙夷(bi) 辍学(chuo)哽咽(ydn)揠苗助长(ya) B.叱骂(chi) 请帖(tie)恣睢(sui)无边无垠(ying) C.蛊惑(g0) 瞑目(ming)讪笑(shan)韬光养晦(tao) D.猗郁(yi) 自刎(wen)分娩(mian)拈轻怕重(ni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愧怍 琥珀 随声附和 巧夺天工 B.阔绰 镂空 光彩熠熠 陈词烂调 C.秀颀 蜕变 飘泊不定 明察秋毫 D.悖缪 趿拉 原形毕露 为富不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的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一片属于 自己的 的风景 A.重塑完美就是无与伦比B.塑造完美只是无与伦比 C.塑造完善只是独一无二D.重塑完善就是独一无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人工栽培山茶花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B.我们在听老师讲课时,应尽量避免讲小话 C.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D.《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国学经典文化,有利于更多的人研究、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南省大理市 2016-2017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共四大题,27 个小题。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按试卷上的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鄙.夷(bǐ) 辍.学(chuò) 哽咽.(yàn) 揠.苗助长(yà) B.叱.骂(chì) 请帖.(tiě) 恣睢.(suī) 无边无垠(yínɡ) C.蛊.惑(ɡǔ) 瞑.目(mínɡ) 讪.笑(shàn) 韬.光养晦(tāo) D.猗.郁(yī) 自刎.(wěn) 分娩.(miǎn) 拈.轻怕重(n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愧怍 琥珀 随声附和 巧夺天工 B.阔绰 镂空 光彩熠熠 陈词烂调 C.秀颀 蜕变 飘泊不定 明察秋毫 D.悖缪 趿拉 原形毕露 为富不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 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的 ,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 一片属于 自己的 的风景。 A.重塑 完美 就是 无与伦比 B.塑造 完美 只是 无与伦比 C.塑造 完善 只是 独一无二 D.重塑 完善 就是 独一无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工栽培山茶花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B.我们在听老师讲课时,应尽量避免讲小话。 C.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D.《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国学经典文化,有利于更多的人研究、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学习的个性化时代,二者需要结合互补。 ②总之,创客教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创客文化的普及特别是实践的深入,我们对它 的理解也将不断加深。 ③从这个意义上看,创客空间将成为学习变革的下一个支点 ④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带来的不仅是微课,还有创客教育 ⑤学生不但可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还能在学校的创客空间设计制作,发挥创 造才能。 A.①③②⑤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⑤③② D.①④③⑤②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 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和面对挫折的豁达 B.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日出》《雷雨》等 C.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D.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儿童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 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的诗句是 (6)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哲理的连续两句: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11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5分) 材料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 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近日,翠云小学校园里传来琅琅读书声,学生们头戴冠帽、手 拿书简,扮演小书童诵读国学经典,掀起了一阵校园“国学热
①在学习的个性化时代,二者需要结合互补。 ②总之,创客教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创客文化的普及特别是实践的深入,我们对它 的理解也将不断加深。 ③从这个意义上看,创客空间将成为学习变革的下一个支点。 ④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带来的不仅是微课,还有创客教育。 ⑤学生不但可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还能在学校的创客空间设计制作,发挥创 造才能。 A.①③②⑤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⑤③② D.①④③⑤②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 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和面对挫折的豁达。 B.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日出》《雷雨》等。 C.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D.安徒生是丹麦 19 世纪著名的儿童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 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4)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的诗句是: , 。 (6)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哲理的连续两句: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 8~11 题,共 10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8~9题。(5分) 材料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 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近日,翠云小学校园里传来琅琅读书声,学生们头戴冠帽、手 拿书简,扮演小书童诵读国学经典,掀起了一阵校园“国学热
材料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周末清晨,河北经贸大学“溯源国学社”学生,在滹沱河畔齐声诵读《论语》经典, 感受大好春光。作为“古风吟”活动之一,“溯源国学社”的学生们每天早晨诵读经典,已 经坚持了3年多。为增强学习兴趣,学校还先后组织“我为古典狂”经典文化挑战赛、“高 山景行”舞台剧表演等多项与国学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材料三:5月7日,著名作家毕飞宇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颁奖典礼现场与百余名 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时说:“我不太赞同如今的国学热,我还是赞同年轻人多读西方文学作 品。”毕飞宇解释,中国的文化是让人静,不鼓励人动,而西方的文学作品恰好相反,西方 作品是鼓励动,鼓励改变。他希望中国的年轻人内心能够“动”起来,这样年轻人便会渴望 提升自己的生活,从而有能力去提升自己的民族。 8.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古风吟”经典诵读活动,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主持词。(2分) 9.对于作家毕飞宇有关国学的观点,你持什么意见?请说明理由。(3分) (二)名著阅读(3分) 10.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的情节(起因、 经过、结果)。(3分) (三)汉字书写 11.请将下列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飞升慎思氛围德馨
材料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周末清晨,河北经贸大学“溯源国学社”学生,在滹沱河畔齐声诵读《论语》经典, 感受大好春光。作为“古风吟”活动之一,“溯源国学社”的学生们每天早晨诵读经典,已 经坚持了 3 年多。为增强学习兴趣,学校还先后组织“我为古典狂”经典文化挑战赛、“高 山景行”舞台剧表演等多项与国学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材料三:5 月 7 日,著名作家毕飞宇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颁奖典礼现场与百余名 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时说:“我不太赞同如今的国学热,我还是赞同年轻人多读西方文学作 品。”毕飞宇解释,中国的文化是让人静,不鼓励人动,而西方的文学作品恰好相反,西方 作品是鼓励动,鼓励改变。他希望中国的年轻人内心能够“动”起来,这样年轻人便会渴望 提升自己的生活,从而有能力去提升自己的民族。 8.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古风吟”经典诵读活动,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主持词。(2 分) 9.对于作家毕飞宇有关国学的观点,你持什么意见?请说明理由。(3分) (二)名著阅读(3 分) 10.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的情节(起因、 经过、结果)。(3 分) (三)汉字书写 11.请将下列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飞升 慎思 氛围 德馨
、阅读(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示的画面。(2分) 1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三、阅读(12~26 题,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4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示的画面。(2 分) 1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7 题。(12 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6.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请分析作者的用意。(3分) 17.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1题。(10分) 寒门多出贤 张保振 ①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 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 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我以为,这倒 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②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00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 人”有72人。这72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72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1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6.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请分析作者的用意。(3 分) 17.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3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8~21 题。(10 分) 寒门多出贤 张保振 ①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 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 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我以为,这倒 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②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00 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 人”有 72 人。这 72 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 72 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