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4均布荷载下双向板的裂缝分布 2.按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 (1)单跨双向板计算(依据弹性薄板理论计算结果,列出计 算表格,供设计计算查用,P27P30表1.11 (2)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实用计算方法 *计算假定(P30) ①跨中最大正弯矩(按均布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 ■■ 图1.35连续双向板的计算图式 8)满布荷载g+3;(b)间隔布量荷载士
11 2.按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 (1)单跨双向板计算(依据弹性薄板理论计算结果,列出计 算表格,供设计计算查用,P27-P30 表 1.11) (2)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实用计算方法 *计算假定(P30) ①跨中最大正弯矩(按均布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
②支座最大负弯矩(按满布均布活荷载计算) *根据不同的荷载布置选择不同的支承条件 3.双向支承梁的设计 *支承梁承受的荷载(按弹性理论或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 算均采用) 账回母 q2qa(中间梁),9=14(边梁 A∠仙 图1.36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载 (1)按弹性理论计算 ①将支承梁上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化为(支座弯矩)等效 均布荷载,求出支座弯矩; ↓1 图1.37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 )二铂彩仆粘截,山)戀形布着控(a=a/ ②根据所求得的支座弯矩和梁的实际荷载分布(三角形或梯 形),由平衡条件计算梁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
12 ②支座最大负弯矩(按满布均布活荷载计算) *根据不同的荷载布置选择不同的支承条件 3.双向支承梁的设计 *支承梁承受的荷载(按弹性理论或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 算均采用) (1)按弹性理论计算 ① 将支承梁上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化为(支座弯矩)等效 均布荷载,求出支座弯矩; ② 根据所求得的支座弯矩和梁的实际荷载分布(三角形或梯 形),由平衡条件计算梁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
*在求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时,仍需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不置。 (2)按调幅法计算(P31) *在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支座弯矩的基础上,可将支座弯矩调幅 20-25%,再按实际荷载分布计算梁的跨中弯矩。 4.双向板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P31-33) (1)截面设计 (2)双向板的构造 半数钢筋 全部钢筋 半数钢筋 图1.38双向板配筋示意图 (a)平行于l2的钢筋Ax;(b)平行于l1的钢筋A 1/2 IHLHLI 图1.39单块四边简支双向板的典型配筋 5.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P33)
13 *在求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时,仍需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不置。 (2)按调幅法计算(P31) *在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支座弯矩的基础上,可将支座弯矩调幅 20-25%,再按实际荷载分布计算梁的跨中弯矩。 4. 双向板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P31-33) (1)截面设计 (2)双向板的构造 5.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