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220400 课程名称:植物学( Botany) 学分:5 总学时:86 理论学时:50 实验学时:36 先修课程要求:无 适应专业:生物技术 教材 《植物学》刘胜祥,黎维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教材: 1.《植物学辅导与习题详解》黄燕文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种子植物分类学》汪劲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植物学实验指导-形态解剖部分》髙信曾主编,髙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4.《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导论》刘穆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植物学是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由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包括孢子植 物分类和种子植物分类)两大部分组成。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学也在原有 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植物的认识。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孢子植物分类学、种子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2)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解剖知识。 (3)掌握分类学的原则、原理。 (4)了解常见植物所处的分类学位置 (5)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规律 2、基本技能: (1)熟练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操作和养护方法。 (2)掌握徒手切片的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220400 课程名称:植物学(Botany) 学 分:5 总 学 时:86 理论学时:50 实验学时:36 先修课程要求:无 适应专业:生物技术 教材: 《植物学》 刘胜祥,黎维平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年. 参考教材: 1.《植物学辅导与习题详解》 黄燕文 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种子植物分类学》 汪劲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3.《植物学实验指导-形态解剖部分》 高信曾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年. 4.《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导论》 刘穆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 年.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植物学是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由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包括孢子植 物分类和种子植物分类)两大部分组成。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学也在原有 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植物的认识。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孢子植物分类学、种子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2)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解剖知识。 (3)掌握分类学的原则、原理。 (4)了解常见植物所处的分类学位置 (5)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规律。 2、基本技能: (1)熟练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操作和养护方法。 (2)掌握徒手切片的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3)掌握绘制显微镜下结构图的步骤和要领。 (4)了解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 绪论 植物细胞和组织 10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lI 698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18 10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234 裸子植物 3 被子植物 1899 植物分类学新方法 合计 865036 四.考核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闭卷笔试;实验考核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含实验技术操作 实验报告得分、实验课到课情况。 成绩构成:满分100分,理论考试占70分(旷课三次,取消理论考试资格),实 验考核占20分,平时课堂表现及小论文占10分。 五、课程基本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植物界各种植物类群的概况。 2.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3.明确植物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方法与植物界。 2.植物界各类群及其区别。 3.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掌握绘制显微镜下结构图的步骤和要领。 (4)了解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三、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备注 绪论 1 1 植物细胞和组织 10 4 6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20 11 9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18 10 8 藻类植物 5 2 3 菌类植物 3 3 地衣植物 1 1 苔藓植物 2 2 蕨类植物 3 3 裸子植物 4 3 1 被子植物 18 9 9 植物分类学新方法 1 1 合计 86 50 36 四.考核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闭卷笔试;实验考核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含实验技术操作、 实验报告得分、实验课到课情况。 成绩构成:满分 100 分,理论考试占 70 分(旷课三次,取消理论考试资格),实 验考核占 20 分,平时课堂表现及小论文占 10 分。 五、课程基本内容 绪 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植物界各种植物类群的概况。 2.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3.明确植物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讲课时数] 1 学时 [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方法与植物界。 2.植物界各类群及其区别。 3.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植物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植物细胞和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理解植物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细胞内部生理活动的多样性和相关性 3.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4.理解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2.植物细胞的繁殖 3.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4.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根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根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了解根瘤菌和菌根及 其对植物根生理活动的意义;理解根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2.掌握茎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三者茎 结构的异同:了解茎的各种形态和生理功能:了解根和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的异同,理解茎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辩证关系 3.掌握叶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叶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以及落叶和离层,理解 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4.掌握营养器官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了解营养器官的变态。 [讲课时数]11学时 [教学内容] 1.根 3.叶 4.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4.植物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植物细胞和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理解植物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细胞内部生理活动的多样性和相关性。 3.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4.理解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讲课时数] 4 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2.植物细胞的繁殖 3.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4.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根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根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了解根瘤菌和菌根及 其对植物根生理活动的意义;理解根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2.掌握茎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三者茎 结构的异同;了解茎的各种形态和生理功能;了解根和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的异同,理解茎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辩证关系。 3.掌握叶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叶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以及落叶和离层,理解 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4.掌握营养器官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了解营养器官的变态。 [讲课时数] 11 学时 [教学内容] 1.根 2.茎 3.叶 4.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花的形态结构、发育及生殖过程。 2.掌握各种类型果实的特征。 3.理解双受精的过程及其意义 [讲课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 植物的繁殖 花 3.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4.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5.开花、传粉和受精 6.种子和果实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藻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藻类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生活习性及经济意义。 2.了解藻类植物各门的一般特征。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藻类植物的概述 2.藻类植物的特征 3、藻类植物小结 4.藻类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菌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菌类植物的特征及分门。 2.掌握真菌门的的分类(亚门)及特征。 3.掌握真菌门各亚门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史及分布。 [讲课时数]3学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花的形态结构、发育及生殖过程。 2.掌握各种类型果实的特征。 3.理解双受精的过程及其意义。 [讲课时数] 10 学时 [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繁殖 2. 花 3.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4.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5. 开花、传粉和受精 6. 种子和果实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藻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藻类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生活习性及经济意义。 2.了解藻类植物各门的一般特征。 [讲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1. 藻类植物的概述 2. 藻类植物的特征 3、藻类植物小结 4.藻类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菌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菌类植物的特征及分门。 2.掌握真菌门的的分类(亚门)及特征。 3.掌握真菌门各亚门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史及分布。 [讲课时数] 3 学时
[教学内容] 1.菌类特征及分门 2.菌类各门特征 3.菌类植物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地衣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地衣的形态结构和繁殖 2.了解第一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地衣的形态、结构和繁殖。 2.地衣在自然界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苔藓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苔藓植物的特征及地钱、葫芦藓孢子体、配子体的形态结构、繁殖及生 活史 2.了解苔藓植物的起源。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2.苔纲,地线属 3.藓纲,葫芦藓属 4.苔藓植物小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蕨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蕨类植物的特征、分类、蕨的孢子体配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 2.了解满江红属的形态结构和经济意义。 3.了解蕨类植物的分纲、起源与演化
[教学内容] 1. 菌类特征及分门 2. 菌类各门特征 3. 菌类植物总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地衣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地衣的形态结构和繁殖。 2.了解第一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讲课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 1. 地衣的形态、结构和繁殖。 2. 地衣在自然界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苔藓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苔藓植物的特征及地钱、葫芦藓孢子体、配子体的形态结构、繁殖及生 活史。 2.了解苔藓植物的起源。 [讲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1.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2.苔纲,地线属 3.藓纲,葫芦藓属 4.苔藓植物小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蕨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蕨类植物的特征、分类、蕨的孢子体配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 2.了解满江红属的形态结构和经济意义。 3.了解蕨类植物的分纲、起源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