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1.狄弗里斯的突变论 狄·弗里斯对普通月见草(Oenothera/amarckiana) 进行研究时候发现:一些新类型是突然产生的, 并且只要一代自交就达到遗传稳定。狄·弗里斯 据此提出了突变论。认为: > 自然界新种的形成不是长期选择的结果,而是 突然出现的; ,这一观点与达尔文选择学说和拉马克学说均不 相符,并且有明确的试验证据。 匈>界
目 录 ❖1.狄·弗里斯的突变论 狄·弗里斯对普通月见草(Oenothera lamarckiana) 进行研究时候发现:一些新类型是突然产生的, 并且只要一代自交就达到遗传稳定。狄·弗里斯 据此提出了突变论。认为: ➢ 自然界新种的形成不是长期选择的结果,而是 突然出现的; ➢ 这一观点与达尔文选择学说和拉马克学说均不 相符,并且有明确的试验证据
2.约翰生的纯系学说 纯系学说显示: >选择只能将混合群体中已有变异隔离开来, 并没有表现出创造性作用;所以选择可能 并不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纯系内选择无效,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 可遗传,没有进化意义,所以拉马克的获 得性状遗传也是没有根据的
目 录 ❖2.约翰生的纯系学说 纯系学说显示: ➢ 选择只能将混合群体中已有变异隔离开来, 并没有表现出创造性作用;所以选择可能 并不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 纯系内选择无效,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 可遗传,没有进化意义,所以拉马克的获 得性状遗传也是没有根据的
冬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 一十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基因论。基因论不仅能解释自然选择学说与突变论、 纯系学说的矛盾,也解决了个体水平进化的遗传变异机 制问题。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主要由染色体和基因变异以及遗传重组产生。 染色体数目、结构均可变异,基因突变则是基因化学结 构的改变;自然界巨大突变较少,而微小不定变异占大 多数;微小突变必须通过选择积累才能形成新种。 >基因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学统一起来,一般都将这 一发展认为是新达尔文主义的继续
目 录 ❖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 二十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基因论。基因论不仅能解释自然选择学说与突变论、 纯系学说的矛盾,也解决了个体水平进化的遗传变异机 制问题。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主要由染色体和基因变异以及遗传重组产生。 染色体数目、结构均可变异,基因突变则是基因化学结 构的改变;自然界巨大突变较少,而微小不定变异占大 多数;微小突变必须通过选择积累才能形成新种。 ➢基因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学统一起来,一般都将这 一发展认为是新达尔文主义的继续
。4.生物进化研究的现代发展 如今最广为人知的生物进化论仅限于上述内容。但 是科学研究者从没有停止探索,生物进化机制与 历程研究的发展即使不再象它创立时那么突出、 辉煌,却从来也没有停止发展。探索结果的发展 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新理论,主要包括: 群体遗传水平的进化综合理论”; ,分子遗传水平的“中性学说”。 可)但不
目 录 ❖4.生物进化研究的现代发展 如今最广为人知的生物进化论仅限于上述内容。但 是科学研究者从没有停止探索,生物进化机制与 历程研究的发展即使不再象它创立时那么突出、 辉煌,却从来也没有停止发展。探索结果的发展 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新理论,主要包括: ➢ 群体遗传水平的“进化综合理论” ; ➢ 分子遗传水平的“中性学说”
第三节物种形成 12.3.1物种的概念 12.3.2隔离与物种形成 12.3.3物种形成的方式 >界
目 录 第三节 物种形成 12.3.1 物种的概念 12.3.2 隔离与物种形成 12.3.3 物种形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