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像】医学检验、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检验)专业等 【课程代码】13100423 【学时学分】理论28学时,实验12学时,2学分 一、课程简介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 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预备课程为生物学、生理学、生物 化学及组织学。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安排学时:40学时 学分:2学分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第5版金伯泉、熊思东主编。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免疫学在医学中的作用。 (仁)教学内容 1,免疫的基本概念 2.免疫学发展简史 3兔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教学难点:免疫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抗原 (一)目的与要求
医学免疫学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医学检验、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检验)专业等 【课程代码】13100423 【学时学分】理论28学时,实验12学时,2学分 一、课程简介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 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预备课程为生物学、生理学、生物 化学及组织学。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安排学时:40学时 学分:2学分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第5版金伯泉、熊思东主编。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 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 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免疫学在医学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 免疫的基本概念 2. 免疫学发展简史 3. 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三)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 教学难点:免疫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 抗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特性、抗原决定簇、抗原结合价、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化学组成、分子 量、化学结构、异物性、宿主遗传性)。 2,熟悉共同抗原,了解半抗载体效应,抗原的分类(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 赖性抗原)。 3.了解超抗原,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仁)教学内容 1.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2.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3.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4.抗原的种类 5.超抗原与佐剂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决定基、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化学组成、分子量、化学结构, 异物性、宿主遗传性)、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TD抗原与抗原位,半抗原决定基与载体决定基。 2教学难点:构象像决定基与顺序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与隐蔽性决定基;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基本结构、恒定性、可变区、功能区、酶解片段)及 其与功能的关系,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特点。 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单克隆抗体(概念、特点、制备及意义)。 3.了解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血清型(1g的同种型、同种异型及独特型),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合 成过程。 (仁)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与区别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3.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4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5.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特点 6.人工制备抗体
1.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特性、抗原决定簇、抗原结合价、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化学组成、分子 量、化学结构、异物性、宿主遗传性)。 2.熟悉:共同抗原,了解半抗-载体效应,抗原的分类(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 赖性抗原)。 3.了解:超抗原,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二)教学内容 1. 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2.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3.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4. 抗原的种类 5. 超抗原与佐剂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决定基、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化学组成、分子量、化学结构、 异物性、宿主遗传性)、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TD抗原与TI抗原位,半抗原决定基与载体决定基。 2.教学难点:构象决定基与顺序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与隐蔽性决定基;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基本结构、恒定性、可变区、功能区、酶解片段)及 其与功能的关系,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特点。 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单克隆抗体(概念、特点、制备及意义)。 3.了解: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血清型(Ig的同种型、同种异型及独特型),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合 成过程。 (二)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与区别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3.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4.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5.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特点 6.人工制备抗体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教学难点:CDR的概念、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单克隆抗体, 第四章补体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补体的概念,掌握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二条途径的此比较),掌握补体的 生物学活性。 2.熟悉补体系统的基本成份及命名,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的关系。 3.了解: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液相中灭活物质或抑制因子的作用、膜结合性调节分子的作用),补体的受 (二)教学内容 1补体的概述: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 2补体的激活:经典途径、MBL途径、替代途径激活 3.补体活化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5.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补体的概念,补体的组成,补体激活途径,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2.教学难点:补体激活途径,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 第五章细胞因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及作用特点。 2.熟悉FN、TNF、L及CSF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3.了解细胞因子受体.主要膜免疫分子(CD抗原、粘附分子等)。 (二)教学内容 1,细胞因子概述:概念,共同特性 2.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3.细胞因子的受体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教学难点:CDR的概念、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单克隆抗体。 第四章 补体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补体的概念,掌握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二条途径的比较),掌握补体的 生物学活性。 2.熟悉: 补体系统的基本成份及命名,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的关系。 3.了解: 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液相中灭活物质或抑制因子的作用、膜结合性调节分子的作用),补体的受 体。 (二)教学内容 1.补体的概述: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 2.补体的激活:经典途径、MBL途径、替代途径激活 3.补体活化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5.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三)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补体的概念,补体的组成,补体激活途径,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2. 教学难点:补体激活途径,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 。 第五章 细胞因子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及作用特点。 2. 熟悉:IFN、TNF、IL及CSF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3. 了解:细胞因子受体。主要膜免疫分子(CD抗原、粘附分子等)。 (二)教学内容 1. 细胞因子概述:概念,共同特性 2. 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3. 细胞因子的受体
4.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因子概念、共同特性。 2.教学难点: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受体。 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和功能 2.熟悉黏附分子 3.了解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仁)教学内容 1.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2.黏附分子 3.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 L.教学重点:人白细胞分化杭原的概念及常用CD分子。 2.教学难点: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分类及结构。 第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一)目的与要求 L.掌握MHC的概念,HL,A复合体及其产物(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HLA等位基因及其编码的产物), HLA抗原的组织分布,HLA山、Ⅱ类分子的结构。 2.熟悉MHC分子的功能。 3.了解LA的医学意义(LA与疾病的相关性、LA与排拆反应、LA与法医) (仁)教学内容 1.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2.MHC的多态性 3.MHC分子和杭原肽的相互作用 4.MHC的生物学功能 5.HLA与临床医学
4.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细胞因子概念、共同特性。 2. 教学难点: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受体 。 第六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和功能。 2. 熟悉:黏附分子。 3. 了解: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2. 黏附分子 3. 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及常用CD分子。 2. 教学难点: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分类及结构 。 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 MHC的概念,HLA复合体及其产物(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HLA等位基因及其编码的产物), HLA抗原的组织分布,HLA-I、II类分子的结构。 2. 熟悉: MHC分子的功能。 3. 了解: HLA的医学意义(HLA与疾病的相关性、HLA与排斥反应、HLA与法医)。 (二)教学内容 1. 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2. MHC的多态性 3.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4. MHC的生物学功能 5. HLA与临床医学
(三)重点和难点 L.教学重点:MHC的概念,HLA复合体及其产物,HLA抗原的组织分布,LA山、Ⅲ类分子的结构。 2.教学难点:MHC分子的功能 第八章免疫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T、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功能及亚群。 2.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T、B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及分布。 3.了解胸腺微环境、HEV、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免疫器官和组织 2.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3.T淋巴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 4.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5.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6.B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T、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功能及亚群。 2.教学难点:T、B淋巴细胞的发育,胸腺微环境、HEV、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九章免疫应答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过程及类型,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对T抗原的应答特点、对TD抗原的应答过程 中的细胞间、细跑因子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特点)。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与再次应答的比较)。特异性细 胞免疫应答(概念、免疫效应、细胞间相互作用,T和Tc细胞发挥效应的机理及各自特点)。 (仁)教学内容 1,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2.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3.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4.T细胞的效应功能
(三)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MHC的概念,HLA复合体及其产物,HLA抗原的组织分布,HLA-I、II类分子的结构。 2. 教学难点:MHC分子的功能。 第八章 免疫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 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T、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功能及亚群。 2. 熟悉: 免疫系统的组成,T、 B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及分布。 3. 了解: 胸腺微环境、HEV、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 免疫器官和组织 2.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3. T淋巴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 4. 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5. 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6. B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三)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T、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功能及亚群。 2. 教学难点:T、 B淋巴细胞的发育,胸腺微环境、HEV、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九章 免疫应答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 免疫应答的概念、过程及类型,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对TI抗原的应答特点、对TD抗原的应答过程 中的细胞间、细胞因子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特点)。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与再次应答的比较)。特异性细 胞免疫应答(概念、免疫效应、细胞间相互作用,TD和TC细胞发挥效应的机理及各自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2.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3.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4. T细胞的效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