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 Malthus, 1820年)、李嘉图( Ricardo,1817年)和穆勒 Mil,1900年)等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 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 着生态边界。 11/58
11/58 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Malthus, 1820年)、 李嘉图(Ricardo,1817年)和穆勒 (Mill,1900年) 等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 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 着生态边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 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 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 以往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本世纪60、70年代以 后,随着“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 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 限”的讨论。 12/58
12/58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 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 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 以往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本世纪60、70年代以 后,随着“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 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 限”的讨论。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 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 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 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 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 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 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 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 13/58
13/58 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 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 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 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 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 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 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 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960年,福伊斯特( Forexter)等人在《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 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可惜的是,这篇论 文发出的警告当时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而打 入冷宫。 14/58
14/58 1960年,福伊斯特(Forexter)等人在《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 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可惜的是,这篇论 文发出的警告当时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而打 入冷宫。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972年,以D.L. Meadows为首的美国、德国、挪 威等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 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 目前的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 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而避免这种前景 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该报告在 全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人们就此进行了广泛的争 论。 15/58
15/58 1972年, 以D.L.Meadows为首的美国、德国、挪 威等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 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 目前的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 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而避免这种前景 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该报告在 全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人们就此进行了广泛的争 论。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