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980年美国发表的《公元2000年的地球》等报告 也支持《增长的极限》的观点。《增长的极限》 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保护运动的理论基础。 16/58
16/58 1980年美国发表的《公元2000年的地球》等报告 也支持《增长的极限》的观点。《增长的极限》 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保护运动的理论基础。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另有一些乐观主义者,或称为“技术至上者” 则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有 助于克服这些困难。典型的乐观派著作有朱利安L 西蒙( Julian simon)的《没有极限的增长》 (即《最后的资源》,1981年出版;《资源丰富的 地球》,1984年出版)等。他们认为:生产的不断 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 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 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 的 17/58
17/58 另有一些乐观主义者,或称为“技术至上者” 则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有 助于克服这些困难。典型的乐观派著作有朱利安L. 西蒙(Julian L Simon)的《没有极限的增长》 (即《最后的资源》,1981年出版;《资源丰富的 地球》,1984年出版)等。他们认为:生产的不断 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 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 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 的,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 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 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 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 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 持续发展”。 18/58
18/58 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 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 、 “全面发展” 、 “同 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 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 生态的、经济的 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 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C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G.H. Brund and)任主席。成员有在科学、教 育、经济、社会及政治方面的22位代表,其中14 人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马世骏教授。 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 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0 lur common Future)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模式。 19/58
19/58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 ( WECD), 挪 威 首 相 布 伦 特 兰 夫 人 (G.H.Brundland)任主席。成员有在科学、教 育、经济、社会及政治方面的22位代表,其中14 人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马世骏教授。 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 证的报告《我们共 同的未来 》( Our common Future )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模式。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 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 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发展 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则迫切地感到生 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 展所带来的影响。 20/58
20/58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 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 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发展 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则迫切地感到生 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 展所带来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