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以牛顿力学和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工业文明使部 分人自认为已经能够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 主宰地球的精灵。以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提出的 “驾驱自然,作自然的主人”的机械论思想开始 影响全球,这一时代,人们把自然环境同人类社 会,把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 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客 观规律。直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不 断地在全球显现,这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正视。 6/58
6/58 以牛顿力学和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工业文明使部 分人自认为已经能够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 主宰地球的精灵。以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提出的 “驾驱自然,作自然的主人”的机械论思想开始 影响全球,这一时代,人们把自然环境同人类社 会,把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 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客 观规律。直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不 断地在全球显现,这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正视。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恩格斯就指出“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7/58
7/58 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恩格斯就指出“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无论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水土流失和土 地荒漠化、酸雨和有毒化学品污染,各式各样 的环境问题几乎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伴生物。 从20世纪中叶以来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 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和用工 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 的社会行为和改变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思想。 8/58
8/58 无论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水土流失和土 地荒漠化、酸雨和有毒化学品污染,各式各样 的环境问题几乎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伴生物。 从20世纪中叶以来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 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和用工 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 的社会行为和改变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思想。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待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就有保 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 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 9/58
9/58 可待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就有保 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 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著名思想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戈不射 宿”;春秋时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从发展经济、 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 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期的荀子也 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与天 地相参”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 10/58
10/58 著名思想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戈不射 宿” ; 春秋时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从发展经济、 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 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期的荀子也 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 “与天 地相参”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