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度计 了解配位平衡、沉淀与溶解平 配合物与沉淀 衡、溶度积等概念:掌握溶度 专业 验证 溶解平衡 积规则并会应用:学会离心机 基础 必做 2 的使用。 了解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 原反应方向和产物的影响:了 解浓度、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 专业 6 氧化还原反应 验证 必做 速率的影响:掌握浓度对电极 基础 2 电势的影响及原电池电动势 的测定方法。 学握硝酸及盐的重要性质: D区元素重要 解亚硝酸、磷酸盐的主要性 专业 7 4 化合物的性质 验证 必做 质:了解锡、铅、锑、铋重要 基础 2 化合物的性质。 d区元素重要 掌握铬、锰、铁、银、汞、铜 8 等元素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 专业 验证 必做 化合物的性质 基础 2 质。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实验基本情况的信息应填写完整、清楚。做到 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字迹工整、图表规范、分析详尽、讨论深刻、符合国家有 关测量规范的要求。数据记录要真实可靠,有效数字应符合仪器的精度,相应表 格中数据的小数位要符合规范要求。学生实验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必须填写在报 告中指定位置,并由指导教师当场检查确认签字及注明检查日期。必须在规定的 时间内交付实验报告,如无任何理由拖延不交,视为放弃该实验项目。 2,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包括:平时成绩80%(预习成绩20%、操作成绩 40%、实验报告成绩40%),操作考核2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辛剑、孟长功主编.《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6月. 2.参考书 (1)古凤才、肖衍繁、张明杰、刘炳泗.《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田玉美.《新大学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3 月. 撰写人:尤慧艳 审核人:詹世平 课程负责人:尤慧艳 16
16 酸度计。 5 配合物与沉淀- 溶解平衡 了解配位平衡、沉淀与溶解平 衡、溶度积等概念;掌握溶度 积规则并会应用;学会离心机 的使用。 4 专业 基础 验证 必做 2 6 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 原反应方向和产物的影响;了 解浓度、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 速率的影响;掌握浓度对电极 电势的影响及原电池电动势 的测定方法。 4 专业 基础 验证 必做 2 7 p 区元素重要 化合物的性质 掌握硝酸及盐的重要性质;了 解亚硝酸、磷酸盐的主要性 质;了解锡、铅、锑、铋重要 化合物的性质。 4 专业 基础 验证 必做 2 8 d 区元素重要 化合物的性质 掌握铬、锰、铁、银、汞、铜 等元素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 质。 4 专业 基础 验证 必做 2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实验基本情况的信息应填写完整、清楚。做到 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字迹工整、图表规范、分析详尽、讨论深刻、符合国家有 关测量规范的要求。数据记录要真实可靠,有效数字应符合仪器的精度,相应表 格中数据的小数位要符合规范要求。学生实验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必须填写在报 告中指定位置,并由指导教师当场检查确认签字及注明检查日期。必须在规定的 时间内交付实验报告,如无任何理由拖延不交,视为放弃该实验项目。 2.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包括:平时成绩 80%(预习成绩 20%、操作成绩 40%、实验报告成绩 40%),操作考核 2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辛剑、孟长功主编.《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6 月. 2.参考书 (1)古凤才、肖衍繁、张明杰、刘炳泗.《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 (2)田玉美.《新大学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年 3 月. 撰写人:尤慧艳 审核人:詹世平 课程负责人:尤慧艳
《医用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以修 英文名称:Medical Physics 总学时: 48 讲授学时:48 学分: 先修课程:微积分初步和矢量运算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中药学等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医用物理》是临床、口腔、医学检验、中药等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 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普通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物理学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力学基本定律 (4学时) 教学内容: 1.1质点动力学1.2刚体的转动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熟练学握牛顿第三定律: 熟练掌握力学单位制和量纲,掌握力的种类:熟练掌握牛顿定律的应用: 掌握功的定义和各种力所做的功,掌握动能的定义和动能定理: 堂握物体系的势能和不同保守力的势能表示: 熟练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掌握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刚体饶固定转轴的动力学力矩、转动惯量和转动定律: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物质的弹性 (2学时) 教学内容: 2.1应力和应边2.2弹性模量2.5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教学要求: 掌握应力和应边的概念,掌握弹性模量的定义:掌握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流体的运动 (2学时) 教学内容: 3.1理想流体的稳定性 3.2伯努利方程3.4血液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描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模型 掌握伯努利方程的推导,熟练掌握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熟练掌握动量定理在流体中的应用: 17
17 《医用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edical Physics 总学时: 48 讲授学时:48 学分: 3 先修课程:微积分初步和矢量运算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中药学等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医用物理》是临床、口腔、医学检验、中药等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 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普通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物理学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力学基本定律 (4 学时) 教学内容: 1.1 质点动力学 1.2 刚体的转动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熟练掌握力学单位制和量纲,掌握力的种类;熟练掌握牛顿定律的应用; 掌握功的定义和各种力所做的功,掌握动能的定义和动能定理; 掌握物体系的势能和不同保守力的势能表示; 熟练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掌握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刚体饶固定转轴的动力学力矩、转动惯量和转动定律;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物质的弹性 (2 学时) 教学内容: 2.1 应力和应边 2.2 弹性模量 2.5 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教学要求: 掌握应力和应边的概念,掌握弹性模量的定义; 掌握固体弹性形变的势能。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流体的运动 (2 学时) 教学内容: 3.1 理想流体的稳定性 3.2 伯努利方程 3.4 血液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描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模型; 掌握伯努利方程的推导,熟练掌握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熟练掌握动量定理在流体中的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振动和波动 (4学时) 教学内容: 4.1简谐运动4.2简谐运动的合成4.3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4.4简谐波4.5惠更斯原理4.6波的干涉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简谐振动中各物理量,掌握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 掌握简谐振动能量的求解,掌握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 掌握单摆和复摆模型,掌握简谐振动的合成: 了解阻尼振动,了解受迫振动,了解振动的分解: 熟练学握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熟练掌握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熟练掌握波动方程、波速的求解:掌握惠更斯原理和波的衍射特征: 掌握波的迭加原理和波的干涉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声波和超声波 (2学时) 教学内容: 5.1声波5.2多普勒效应5.3超声波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声波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了解多普勒效应现象:熟练掌握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液体的表面现象 (2学时) 教学内容: 6.1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6.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6.3毛细现象 教学要求: 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的分析及计算:熟练掌握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静电场 (8学时) 教学内容: 7.1电场电场强度7.2静电场力的功电势 教学要求: 掌握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掌握电场和电场强度的定义: 熟练掌握高斯定理的应用,熟练学握电位及其梯度的运算: 掌握带电体系的静电场的求解。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电磁现象 (8学时) 教学内容:
18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振动和波动 (4 学时) 教学内容: 4.1 简谐运动 4.2 简谐运动的合成 4.3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4.4 简谐波 4.5 惠更斯原理 4.6 波的干涉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简谐振动中各物理量,掌握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 掌握简谐振动能量的求解,掌握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 掌握单摆和复摆模型,掌握简谐振动的合成; 了解阻尼振动,了解受迫振动,了解振动的分解; 熟练掌握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熟练掌握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熟练掌握波动方程、波速的求解;掌握惠更斯原理和波的衍射特征; 掌握波的迭加原理和波的干涉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声波和超声波 (2 学时) 教学内容: 5.1 声波 5.2 多普勒效应 5.3 超声波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声波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了解多普勒效应现象;熟练掌握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液体的表面现象 (2 学时) 教学内容: 6.1 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6.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6.3 毛细现象 教学要求: 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的分析及计算;熟练掌握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静电场 (8 学时) 教学内容: 7.1 电场 电场强度 7.2 静电场力的功 电势 教学要求: 掌握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掌握电场和电场强度的定义; 熟练掌握高斯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电位及其梯度的运算; 掌握带电体系的静电场的求解。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电磁现象 (8 学时) 教学内容:
8.1磁场8.2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8.3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8.4电磁感应 教学要求: 掌握磁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熟练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熟练掌握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安培力的定义与应用: 熟练掌握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 熟练掌握动生电动势和感生动生电动势的求解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波动光学 (8学时) 教学内容: 9.1光的干涉9.2光的衍射9.3光的偏振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光的干涉现象:熟练掌握光的衍射现象:熟练掌握光的偏振现象。 授课方式:讲授。 第十章:量子力学基础 (8学时) 教学内容: 9.1热辐射9.3光的量子性9.4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教学要求: 掌握热辐射现象和普朗克能量子假设,掌握光电效应现象和爱因斯坦光子假 说:掌握康普顿效应的物理机制:掌握氢原子光谱现象和波尔的氢原子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配合教学。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出勤5%、作业15%,合计占总绩20%。 (2)期末考核:闭卷笔试,占总成绩8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程守洙等:《普通物理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马文尉:《普通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吴百诗:《大学物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撰写人:韩光 审核人:安宏 课程负责人:安宏 19
19 8.1 磁场 8.2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8.3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8.4 电磁感应 教学要求: 掌握磁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熟练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熟练掌握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安培力的定义与应用; 熟练掌握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 熟练掌握动生电动势和感生动生电动势的求解。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波动光学 (8 学时) 教学内容: 9.1 光的干涉 9.2 光的衍射 9.3 光的偏振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光的干涉现象; 熟练掌握光的衍射现象;熟练掌握光的偏振现象。 授课方式:讲授。 第十章:量子力学基础 (8 学时) 教学内容: 9.1 热辐射 9.3 光的量子性 9.4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教学要求: 掌握热辐射现象和普朗克能量子假设,掌握光电效应现象和爱因斯坦光子假 说;掌握康普顿效应的物理机制;掌握氢原子光谱现象和波尔的氢原子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配合教学。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出勤 5%、作业 15%,合计占总绩 20%。 (2)期末考核:闭卷笔试,占总成绩 8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程守洙等:《普通物理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马文尉:《普通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吴百诗:《大学物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撰写人:韩光 审核人:安宏 课程负责人:安宏
《医用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Medical Physics Experiment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学时:32 其中实验学时:28 总学分:1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医药学类各专业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项目数:9 必做项目数:8(或6) 选作项目数:1(或3) 其中综合性项目数:6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物理实验课是医药学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 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 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 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 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理论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学生终生学习和 继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本课程的具体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哈技能,提高学牛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 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握实 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规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 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 的优良品德。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 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等。还包括 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折射幸 等常用物理量、物性参数的测量,以及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其使用
20 《医用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Medical Physics Experiment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 学 时:32 其中实验学时:28 总 学 分:1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医药学类各专业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项目数:9 必做项目数:8(或 6) 选作项目数:1(或 3) 其中综合性项目数:6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物理实验课是医药学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 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 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 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 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理论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学生终生学习和 继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本课程的具体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 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 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规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 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 的优良品德。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 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等。还包括 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折射率 等常用物理量、物性参数的测量,以及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3. 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