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2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3.如图,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 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下列现象所包含的道理与之相同的是() A.磁铁吸引铁块 B.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水银 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 B.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 C.0℃物体内能为零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的冰块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2.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A. a 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b 烧杯中水的内能 B. c 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d 烧杯中水的内能 C. a 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c 烧杯中水的内能 D. d 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c 烧杯中水的内能 3.如图,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 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下列现象所包含的道理与之相同的是( ) A. 磁铁吸引铁块 B. 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水银 C.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 B. 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 C. 0 ℃物体内能为零
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 5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样大 6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7.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 这样铜块和铝块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密转焊接”技 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铜块 A.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 B.铜块高速旋转时把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焊接完成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D.铜块和铝块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 8质量之比为1:2的甲、乙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 为() A B.1:2 C.2:1 D.1:4 9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 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
D. 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 5.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 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 砂石的比热容是 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 1 ℃吸收的热量是 0.92×103J D. 相同温度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样大 6.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B.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C. 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7.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 这样铜块和铝块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密转焊接”技 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 B. 铜块高速旋转时把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 焊接完成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D. 铜块和铝块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 8.质量之比为 1∶2 的甲、乙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 为( ) A. 1∶1 B. 1∶2 C. 2∶1 D. 1∶4 9.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 A. 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 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 C. 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 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
10.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我们这里年平均气温是 不会,物体都是由分 25℃这里的冰山肯定 子构成的,冰山的 没有内能了 子也在做热运动,所 请以冰山也具有内能 3 A.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 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 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D.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l.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 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A.硬度较小 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 D.导电性好 12.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加热 淬火 锻打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它是机械能 B.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10.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 B. 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 C. 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D. 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1.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 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 A. 硬度较小 B. 隔热性好 C. 导热性好 D. 导电性好 12.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 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 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 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它是机械能 B. 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C. 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 0 ℃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D.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1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5.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 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填空题(共3小题) 16纯净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前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以便泄漏时能 及时察觉到.人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分子在:这种现象在温度高的时候(填“明 显”或“不明显”) 17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有关,一杯水温度由20℃加热到60℃内能 降低到30℃内能 18过春节时,同学们喜欢燃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 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增大”或“减小”),这是 能转化为内能 、实验题(共3小题) 19小眀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妤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 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 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0 ℃的冰没有内能 B. 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 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 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5.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 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纯净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前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以便泄漏时能 及时察觉到.人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分子在________;这种现象在温度高的时候________(填“明 显”或“不明显”). 17.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一杯水温度由 20 ℃加热到 60 ℃内能________,由 60 ℃ 降低到 30 ℃内能________. 18.过春节时,同学们喜欢燃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 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________(“增大”或“减小”),这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 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 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mim)|0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 组水温(℃) 90746560157…2120 棉絮组水温(℃)907055?33…2020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 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多少和初温都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的,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分析实验数据可 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42℃B.44℃C.46℃D.48℃ 20.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实 验时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 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选填“相同”或“不同”)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 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多少和初温都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的,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分析实验数据可 知,从计时开始到 40 min 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__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 30 min 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 A.42 ℃ B.44 ℃ C.46 ℃ D.48 ℃ 20.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 ℃,这表明实 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 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