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记 (1668-1749)2
方苞 方苞 (1668 —1749) 狱中杂记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 因事立义,记述见闻。本文是“杂记”名 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 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 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 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 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 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 序
•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 因事立义,记述见闻。本文是“杂记”名 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 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 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 • 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 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 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 序”
写作背景 为了加强专制政思想统治,巩固封建权,清朝统 治者曾多次大兴文字狱。1711年发生的《南山集》案, 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狱之一。 《南山集》是方苞的好友戴名世所著的散文集 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引用了同乡方孝标在《滇黔纪 闻》中记叙的有关桂王抗清的史料。方苞曾为《南山 集》作序,刻书的木板又藏在他家。后来有人告发 《南山集》中有攻击清廷的话,戴名世被杀,方苞也 因牵连,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被逮捕。开始 下江宁狱,不久解往京师,下刑部狱,初定绞刑,后 经大学士李光地多方营救,又因他当时已有文名,才 在康熙五十二年三月被释放
• 为了加强专制政思想统治,巩固封建权,清朝统 治者曾多次大兴文字狱。1711年发生的《南山集》案, 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狱之一。 《南山集》是方苞的好友戴名世所著的散文集。 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引用了同乡方孝标在《滇黔纪 闻》中记叙的有关桂王抗清的史料。方苞曾为《南山 集》作序,刻书的木板又藏在他家。后来有人告发 《南山集》中有攻击清廷的话,戴名世被杀,方苞也 因牵连,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被逮捕。开始 下江宁狱,不久解往京师,下刑部狱,初定绞刑,后 经大学士李光地多方营救,又因他当时已有文名,才 在康熙五十二年三月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