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有3个主要的特征: ().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杂交后代难以明确分组, 只能用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②)一般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连续变异,这种变异 不遗传,往往和那些能够遗传的变异相混淆; (3)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不 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
数量性状有3个主要的特征: ⑴.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杂交后代难以明确分组, 只能用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⑵ 一般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连续变异,这种变异 不遗传,往往和那些能够遗传的变异相混淆; ⑶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不 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
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的变异实质,对提 高 数量性状育种的效率是很重要的
❖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的变异实质,对提 高 数量性状育种的效率是很重要的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变异类型 种类上的变化 数量上的变化 (如红花、白花) (如高度) 表现型分布 不连续 连续 基因数目 一个或少数几个 微效多基因 对环境的敏感性 不敏感 敏感 研究方法 系谱和概率分析 统计分析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变异类型 种类上的变化 (如红花、白花) 数量上的变化 (如高度) 表现型分布 不连续 连续 基因数目 一个或少数几个 微效多基因 对环境的敏感性 不敏感 敏感 研究方法 系谱和概率分析 统计分析
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与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有 一定的区别。 1909年,瑞典遗传学家Nilsson-Ehle(尼尔逊·埃尔) 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研究后,提出多基因假说, 经后人的试验得以论证而得到公认
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与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有 一定的区别。 1909 年,瑞典遗传学家Nilsson-Ehle (尼尔逊· 埃尔) 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研究后,提出多基因假说, 经后人的试验得以论证而得到公认
小麦籽粒颜色的试验 红粒×白粒 F,为中间型,不能区别显、隐性: F2 则由红色到白色, 表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类型。 按照他的解释,数量性状是许多彼此独立的 基因作用的结果,各基因对性状表现的效果较微 但其遗传方式仍然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
小麦籽粒颜色的试验 ◼ 按照他的解释,数量性状是许多彼此独立的 基因作用的结果,各基因对性状表现的效果较微, 但其遗传方式仍然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 红粒 × 白粒 F1 为中间型,不能区别显、隐性; F2 则由红色到白色, 表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