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自査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说明:1、全卷共三大题,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必须按要求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答题须用黑色水笔,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 不得超过100分。 基础(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曹 操《龟虽寿》)。(2分)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浩然《过故人庄》)(2分) (3)山光悦鸟性, 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分) (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融抒情写景,而意在言外,从个人的审美感观 去体验,引出幽深佳境,成为美学的追求和经典的千古名句 是 (2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ge de qi sue( 终不愿意 (2)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 xuxu daodao( )地说着。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 han zhan(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 拦天空下的 yin bi(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1 2013-2014 学年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自查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说明:1、全卷共三大题,8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必须按要求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答题须用黑色水笔,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 不得超过 100 分。 一、基础(20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 分) (1)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曹 操《龟虽寿》)。(2 分)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 浩然《过故人庄》)(2 分) (3)山光悦鸟性, ,万籁此都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分) (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融抒情写景,而意在言外,从个人的审美感观 去 体 验 , 引 出 幽 深 佳 境 , 成 为 美 学 的 追 求 和 经 典 的 千 古 名 句 是 , 。(2 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 分) (1)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uǒ( ), 终不愿意。 (2)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 xù dāo dāo( )地说着。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 hán zhàn( )。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 拦天空下的 yīn bì(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 C.通过这次篮球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D.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4、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写 某人性格的话。(80字以内)(3分) A、倔强贪婪执著逆来顺受多愁善感一丝不苟 B、虽然…但是 即使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中新网消息:教育部语用司日前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有关语文学习特别是汉 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 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1)请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2分) 答 (2)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书写水平?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阅读(40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至18题。 一)(10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 B.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 C.通过这次篮球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D.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4、从下面 A 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 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写 某人性格的话。(80 字以内)(3 分) A、倔强 贪婪 执著 逆来顺受 多愁善感 一丝不苟 B、虽然…但是… 即使…也…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4 分) 中新网消息:教育部语用司日前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有关语文学习特别是汉 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 3000 多名教师中 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 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1)请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2 分) 答: (2)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书写水平?请谈谈你的看法。(2 分) 答: 二、阅读(40 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6 至 18 题。 (一)(10 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择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3分) A.寒雪日内集/初日照高林 B.陈太丘与友期行/行之有效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言而有信 C.期日中/遥遥无期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 8、文段中,“□囗囗□”说明不守信约的是人而不是陈太丘:友人至 而不见太丘 ”是友人发怒的原因。当友人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针锋相对,致使“友人惭”。由此可知“ 和 ”是本文的核心。(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9、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公大笑乐”一句耐人寻味,可能既有对胡儿答案的取笑,有对兄女回答的赞 赏,也有对自己注重借助现场的自然景象灵活施教的自得。 B.胡儿“撒盐”的回答重在神似,无奕女的回答重在形似,后者的答案更具有诗 情画意,更胜一筹。 C.面对客人的责骂,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元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D.“怒”与“渐”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 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二)(10分)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 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岀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 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 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 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 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 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3 6、选择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3 分) A.寒雪日.内集/初日.照高林 B.陈太丘与友期行./ 行.之有效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言而有信. C.期.日中/遥遥无期.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 8、文段中,“□□□□”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友人至 而不见太丘,“□□□□”是友人发怒的原因。当友人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针锋相对,致使“友人惭”。由此可知“□ □”和“□□”是本文的核心。(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2 分) 9、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公大笑乐”一句耐人寻味,可能既有对胡儿答案的取笑,有对兄女回答的赞 赏,也有对自己注重借助现场的自然景象灵活施教的自得。 B.胡儿“撒盐”的回答重在神似,无奕女的回答重在形似,后者的答案更具有诗 情画意,更胜一筹。 C. 面对客人的责骂,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元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D.“怒”与“渐”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 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二)(10 分)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 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 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 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 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 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 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 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 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 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 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 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 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 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 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 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 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夭,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髙洁,紫红 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11、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可以赏语言、写 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髙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 中正开得烂漫 (B)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我选()句
4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 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 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 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 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 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 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 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 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 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 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 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11、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可以赏语言、写 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 中正开得烂漫。 (B)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我选( )句: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朴实的文字、平常的话语表 达了对母亲的缅怀。 B.全文主要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地塑造了一位坚忍、 无私的伟大母亲 C.我的灰心丧气、任性无理与母亲的委曲求全、溘然长逝形成对比,衬托了母 爱的伟大,也表现了我的懊悔 D.本文采用了记叙与抒情交融的写法。在几次有关“看花”的记叙中,穿插母亲 生病、去世的内容,抒发了强烈的情感,从而深化了主题。 (三)(15分) 父爱不矮小 马迎辉 ①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十二岁那年 ②六一节前夕,镇上的小学照例要举办一台联欢会。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 头的她站在舞蹈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 瘦弱的小鸟。 ③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 对女儿的伤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这丫头,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 了你爸呢。”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搓搓手,没有说话,转身走了。从那天起,她才 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也是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④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曾经向往的中学生 活并没有想象的愉快。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 因为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 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她长得真像她父亲。这时,快乐会瞬间飞远。虽然这时 她已学习了一些生理健康知识,知道遗传的作用,但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⑤蔷薇花开了落,落了开,她也花一样长得清纯,小巧的个子更显得玲珑娇 小。她考进城里的大学后,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一日,她被同学从操 场上叫回宿舍,是父亲来了。(A)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
5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朴实的文字、平常的话语表 达了对母亲的缅怀。 B. 全文主要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地塑造了一位坚忍、 无私的伟大母亲。 C. 我的灰心丧气、任性无理与母亲的委曲求全、溘然长逝形成对比,衬托了母 爱的伟大,也表现了我的懊悔。 D.本文采用了记叙与抒情交融的写法。在几次有关“看花”的记叙中,穿插母亲 生病、去世的内容,抒发了强烈的情感,从而深化了主题。 (三)(15 分) 父爱不矮小 马迎辉 ①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十二岁那年。 ②六一节前夕,镇上的小学照例要举办一台联欢会。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 头的她站在舞蹈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 瘦弱的小鸟。 ③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 对女儿的伤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这丫头,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 了你爸呢。”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搓搓手,没有说话,转身走了。从那天起,她才 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也是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④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曾经向往的中学生 活并没有想象的愉快。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 因为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 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她长得真像她父亲。这时,快乐会瞬间飞远。虽然这时 她已学习了一些生理健康知识,知道遗传的作用,但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⑤蔷薇花开了落,落了开,她也花一样长得清纯,小巧的个子更显得玲珑娇 小。她考进城里的大学后,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一日,她被同学从操 场上叫回宿舍,是父亲来了。(A)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