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质底法广泛应用各种颜色,所以有时称之为底色法。首先按现象的性质进行分类或 分区,制成图例,在地图上绘出各分类界线,然后把同类现象或属于同一区划的现象绘成同 一颜色或同一的晕纹。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表示地表面上的连续面状现象(如气象现象)、大 面积分布的现象(如土壤覆盖)或大量分布的现象(如人口)。质底法的优点是鲜明美观, 缺点是不易表示各类现象的逐渐过渡,而且当分类很多时,图例比较复杂,必须详细阅读图 例时才能读图。注意质底的两种颜色系统不应该相互重叠,但是底色可以与晕线重合。另外 质底法易于与其他表示方法结合使用。 3.2.3范围法 范围法又名区域法,用于表示某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范围法分为精确范围法(见 图11-8-1)和概略范围法(见图11-8-2),前者有明确的界线,可以在界线内着色或填绘晕 纹或文字注记:后者可用虚线、点线表示轮廓界线,或不绘轮廓界线,只以文字或单个符号 表示现象分布的概略范围 在地图上表示范围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用一定图形的实线或虚线表示区域的范 围:用不同颜色普染区域: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绘以不同晕线:在区域范围内均匀配置晕线符 号,有时不绘出境界线;在区域范围内加注说明注记或采用填充符号。 范围法与质底法的区别,在于所表现的现象不布满整个编图区域;不一定有精确的范围 界线 图11-8:(a)精确范围法,(b)概略范围法
由于质底法广泛应用各种颜色,所以有时称之为底色法。首先按现象的性质进行分类或 分区,制成图例,在地图上绘出各分类界线,然后把同类现象或属于同一区划的现象绘成同 一颜色或同一的晕纹。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表示地表面上的连续面状现象(如气象现象)、大 面积分布的现象(如土壤覆盖)或大量分布的现象(如人口)。质底法的优点是鲜明美观, 缺点是不易表示各类现象的逐渐过渡,而且当分类很多时,图例比较复杂,必须详细阅读图 例时才能读图。注意质底的两种颜色系统不应该相互重叠,但是底色可以与晕线重合。另外, 质底法易于与其他表示方法结合使用。 3.2.3 范围法 范围法又名区域法,用于表示某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范围法分为精确范围法(见 图 11-8-1)和概略范围法(见图 11-8-2),前者有明确的界线,可以在界线内着色或填绘晕 纹或文字注记;后者可用虚线、点线表示轮廓界线,或不绘轮廓界线,只以文字或单个符号 表示现象分布的概略范围。 在地图上表示范围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用一定图形的实线或虚线表示区域的范 围;用不同颜色普染区域;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绘以不同晕线;在区域范围内均匀配置晕线符 号,有时不绘出境界线;在区域范围内加注说明注记或采用填充符号。 范围法与质底法的区别,在于所表现的现象不布满整个编图区域;不一定有精确的范围 界线。 图 11-8:(a)精确范围法,(b)概略范围法
3.2.4点值法 点值法是在图上用小点表示现象的分布和数量,它适用于表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从图 上点的硫密就可看出现象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布点时要确定点的大小及其代表的值,在最 稠密的地方,点可以近于紧接但不能重迭,在最稀疏的地方,也有点的表示;在其他地方, 则依比例显示出点的疏密。(图11-9) 每点代表10万人 ::∷ 图11-9:点值法示例 点值法是质底法和范围法的进一步发展。质底法和范围法只能反映现象的分布范围及其 质量特征,点值法则可以表明现象的分布和数量特征。点值法有两种方法:一是均匀布点法, 即在一定的区划单位内均匀地布点;另一是定位布点法,即按照现象实际所在地布点 点值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如果恰当地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点,既可以表示现象 的数量特征,也可以表示它的质量特征和发展概况 3.2.5符号法 符号法就是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符号表示现象的分布及其数量特征和质量特 征。通常以符号的大小表示数量的差别,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的差别,而将符号绘在现象所 在的位置上。符号法可分为个体符号法和和线状符号法 1)个体符号法 是地图表示法中的一种特殊方法,用于表示不依地图比例尺或所占面积小于地图符号本 身的一些地物的位置,并且通常用于表示按点定位的现象。单个符号按其形状可分为几何符 号、文字符号和象形符号。由于文字符号和象形符号不能精确地表示位置以及数量的差异, 所以地图上应用最广的是几何符号。几何符号具有简单的集合图形,这种符号便于绘制,能 准确地指明地物位置,便于比较大小:文字符号用表示现象名称的头一、二个字母代表。文 字符号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为采用字母使地图不易阅读,不能指示地物的准确位置,不 能按符号大小对比:象形符号相似于所表示对象的图形,可以进一步分为象征符号和实体符 号。前者的形状与所表示地物有某种程度的联系;后者用实体图形表示相应的事物分布。 2)线状符号法
3.2.4 点值法 点值法是在图上用小点表示现象的分布和数量,它适用于表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从图 上点的疏密就可看出现象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布点时要确定点的大小及其代表的值,在最 稠密的地方,点可以近于紧接但不能重迭,在最稀疏的地方,也有点的表示;在其他地方, 则依比例显示出点的疏密。(图 11-9) 图 11-9:点值法示例 点值法是质底法和范围法的进一步发展。质底法和范围法只能反映现象的分布范围及其 质量特征,点值法则可以表明现象的分布和数量特征。点值法有两种方法:一是均匀布点法, 即在一定的区划单位内均匀地布点;另一是定位布点法,即按照现象实际所在地布点。 点值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如果恰当地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点,既可以表示现象 的数量特征,也可以表示它的质量特征和发展概况。 3.2.5 符号法 符号法就是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符号表示现象的分布及其数量特征和质量特 征。通常以符号的大小表示数量的差别,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的差别,而将符号绘在现象所 在的位置上。符号法可分为个体符号法和和线状符号法。 1)个体符号法 是地图表示法中的一种特殊方法,用于表示不依地图比例尺或所占面积小于地图符号本 身的一些地物的位置,并且通常用于表示按点定位的现象。单个符号按其形状可分为几何符 号、文字符号和象形符号。由于文字符号和象形符号不能精确地表示位置以及数量的差异, 所以地图上应用最广的是几何符号。几何符号具有简单的集合图形,这种符号便于绘制,能 准确地指明地物位置,便于比较大小;文字符号用表示现象名称的头一、二个字母代表。文 字符号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为采用字母使地图不易阅读,不能指示地物的准确位置,不 能按符号大小对比;象形符号相似于所表示对象的图形,可以进一步分为象征符号和实体符 号。前者的形状与所表示地物有某种程度的联系;后者用实体图形表示相应的事物分布。 2)线状符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