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五中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满分120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应用:(32分) 按要求写诗句。(10分,每空一分) (1)《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 (2)《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即颔联和颈联)是 (3)《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5) ,若出其里。(《观沧海》) (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咏 雪》) 2.名著阅读。(4分) (1)《繁星》《春水》是(作者) 在 (国籍)诗人泰戈尔《飞鸟 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 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3、选择题(18分,每题三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怦怦(peng)鼓斜(j)黄晕(yon)粗糙(cao) B.栖息(x)菡萏(dan)脸颊(j6)应和(yIng) C.着落(zhu6)蟠伏(quan)归泊(b6)枯涸(he)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并蒂疲倦不堪自做主张小心翼翼 B.清冽洗耳恭听自相矛盾蛛丝马迹 C.急躁鸦雀无声翻来覆去截然不同
涡阳五中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满分120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应用:(32分) 1.按要求写诗句。(10分,每空一分) (1)《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即颔联和颈联)是 , 。 , 。 (3)《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5) ,若出其里。(《观沧海》) (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咏 雪》) 2.名著阅读。(4分) (1)《繁星》《春水》是(作者) 在 (国籍)诗人泰戈尔《飞鸟 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 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 3、选择题(18分,每题三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怦怦(pē ng) 攲斜(jī )黄晕(yùn)粗糙(cā o) B.栖息(xī )菡萏(dàn)脸颊(jiá)应和(yī ng) C.着落(zhuó)蜷伏(quán)归泊(bó) 枯涸(hé)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并蒂 疲倦不堪 自做主张 小心翼翼 B.清冽 洗耳恭听 自相矛盾 蛛丝马迹 C.急躁 鸦雀无声 翻来覆去 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空气更加清新 4、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动作描写) C、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语言描写) 5、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一组是()(3分) 1)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看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 A.信服诀别事倍功半B.佩服诀别事半功倍 C.信服永别事倍功半D.佩服永别事半功倍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 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二:阅读(48分) (一)(18分) 我的老师 魏巍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 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 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 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普于观察这一点啊!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 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空气更加清新。 4、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动作描写) C、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语言描写) 5、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一组是( )(3分) (1)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看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 ) A.信服 诀别 事倍功半 B.佩服 诀别 事半功倍 C.信服 永别 事倍功半 D.佩服 永别 事半功倍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 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二:阅读(48分) (一) (18分) 我的老师 魏巍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 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 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 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 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
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 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 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 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 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 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 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 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 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 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 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 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 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 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 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 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 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 我还觉得这 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作者一共选取几个经典事例?(6分)(任写三件即可) 2、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 为了表现什么?(3分)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 什么意思)(3分)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3分)
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 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 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 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 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 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 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 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 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 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 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 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 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 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 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 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 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 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作者一共选取几个经典事例?(6分)(任写三件即可) 2、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 为了表现什么? (3分)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 什么意思) ( 3分)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3分)
5、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3分) (二)(15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 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 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 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 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 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 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 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 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 花般的,有大把阳光的气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 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 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 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 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 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 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 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 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 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 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B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5、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3分) (二)(15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 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 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 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 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 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 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 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 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 花般的,有大把阳光的气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 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 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 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 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 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 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 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 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 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 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B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 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 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 同,各是什么意思?(4分) 2.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 原文回答)(3分) 4.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 赏析: 5.本文主要的写法是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 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 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 同,各是什么意思?( 4分) 2.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3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 原文回答)( 3分) 4.从A 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 赏析: 5.本文主要的写法是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