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后用逗号也不算错) 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3分) (1)D(2)B(3)A 答对一处给1分 3.(3分) 也矣邪 答对一处给1分 4.(3分) 晋宣王即司马懿,“帝”指魏明帝,辛毗字佐治(或辛毗即辛佐治) 答对一问给1分 5.(2分) 原文: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译文:诸葛亮就送给司马懿头巾之类妇女穿戴的服饰 摘对原文给1分,译文对给1分(“巾帼妇人之服”译成“妇女的衣服”不扣 分,“遗”译错扣0.5分) 6.(2分) (A)辛毗制止司马懿出战 (B)司马懿本来就不想打 答对一处给1分,意思相同即可 7.(2分)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它成书比《世说新语》晚 答对一问给1分 十(20分) 1.(3分) B 2.(4分) 认为(a):从“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到“‘哺乳鸟’” 认为(b):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 由于题目要求的是写出“所认定的内容”而不是“认为”的宾语,答案不要 求与原文字面完全相同 答对一处给2分 3.(4分) 全对给4分,所画直线方向错误不给分 直线方向正确而没有注意时间坐标要求的(分枝点位置不对),扣1分 没有标明时间数字和“哺乳鸟”的,分别扣0.5分 4.(6分) A F H 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给3分,三处都对给6分 5.(3分) B
动”后用逗号也不算错) 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3分) (1)D(2)B(3)A 答对一处给1分 3.(3分) 也矣邪 答对一处给1分 4.(3分) 晋宣王即司马懿,“帝”指魏明帝,辛毗字佐治(或辛毗即辛佐治) 答对一问给1分 5.(2分) 原文: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译文:诸葛亮就送给司马懿头巾之类妇女穿戴的服饰 摘对原文给1分,译文对给1分(“巾帼妇人之服”译成“妇女的衣服”不扣 分,“遗”译错扣0.5分) 6.(2分) (A)辛毗制止司马懿出战 (B)司马懿本来就不想打 答对一处给1分,意思相同即可 7.(2分)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它成书比《世说新语》晚 答对一问给1分 十(20分) 1.(3分) B 2.(4分) 认为(a):从“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到“‘哺乳鸟’” 认为(b):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 由于题目要求的是写出“所认定的内容”而不是“认为”的宾语,答案不要 求与原文字面完全相同 答对一处给2分 3.(4分) 全对给4分,所画直线方向错误不给分 直线方向正确而没有注意时间坐标要求的(分枝点位置不对),扣1分 没有标明时间数字和“哺乳鸟”的,分别扣0.5分 4.(6分) A F H 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给3分,三处都对给6分 5.(3分) B
九八七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下列四个词语中加红字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 不遗余力 (A)漏掉(B)剩下(C)丢失(D)赠送 〖答〗() 2将信将疑 (A)将要(B)拿(C)带、领(D)且 〖答〗() 3大相径庭 (A)直(B)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 (C)经过(D)门外的路 〖答〗 4咸与维新 (A)交往(B)赞许(C)参加(D)给 〖答〗 二、选出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 (A)戕(qian9) 寒暄(xuan) 饷恍( h u6 ng) 浸渍(z1) (B)盘跚(sh6n) 澎湃(pai) 形骸(hd) 横亘(9en) (C)惴惴(≈huan) 悚(s。n9)然 矗(ch)立 喑(an)习 (1白1)弱 自诩(×a) 〖答〗() 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有关,从后面的四组答 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3分) 1.随俗为变2胡服骑射3鸡犬升天4封狼居胥5望帝啼鹃 (A)1.李冰2汉元帝3.成名4贾谊5关汉卿 (B)1.李冰2赵武灵王3.刘安4刘义隆5窦娥 (C)1扁鹊2汉元帝3成名4辛弃疾5白居易 (D)1.扁鹊2赵武灵王3.刘安4霍去病5杜宇 〖答〗() 四、下面的四段选自要求背诵的课文,找出其中字句、出处无误的一段。(3 分) (A)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 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 江苏大方教学测试实验室编
一九八七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下列四个词语中加红字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 1.不遗余力 (A)漏掉 (B)剩下 (C)丢失 (D)赠送 〖答〗( ) 2.将信将疑 (A)将要 (B)拿 (C)带、领 (D)且 〖答〗( ) 3.大相径庭 (A)直 (B)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 (C)经过 (D)门外的路 〖答〗( ) 4.咸与维新 (A)交往 (B)赞许 (C)参加 (D)给 〖答〗( ) 二、选出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 〖答〗( ) 三、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有关,从后面的四组答 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3分) 1.随俗为变 2胡服骑射 3鸡犬升天 4封狼居胥 5望帝啼鹃 (A)1.李冰 2.汉元帝 3.成名 4.贾谊 5.关汉卿 (B)1.李冰 2.赵武灵王 3.刘安 4.刘义隆 5.窦娥 (C)1.扁鹊 2.汉元帝 3.成名 4.辛弃疾 5.白居易 (D)1.扁鹊 2.赵武灵王 3.刘安 4.霍去病 5.杜宇 〖答〗( ) 四、下面的四段选自要求背诵的课文,找出其中字句、出处无误的一段。(3 分) (A)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 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 江苏大方教学测试实验室编
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鲁 迅《记念刘和珍君》) (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 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去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答〗() 五、下面三组列出的都是课文的篇名,画线的三篇是同属一类,分别从A、B、 C、D中选出与画线的三篇同类的一篇。(3分) 甘薯疏序》《≤呐喊>自序》《≤农村调査≥序言》 (A)《送东阳马生序》(B)《鲁迅的精神》 (C)《陋室铭》(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答〗() 《小石潭记》《长江三峡》《游黄山记》 (A)《威尼斯》(B)《苏州园林》 (C)《桃花源记》(D)《雁荡山》 〖答〗() 3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梦游夭姥吟留别》 (A)《敕勒歌》(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过零丁洋》 〖答〗() 六、以“犁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 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 七、从句子A中,分别找出同甲、乙两句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4分) 甲人们才发现自己马群里的马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 乙他的报告能使听讲的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新知识。 (A)人家看见你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B)天才的布鲁诺要叫所有的人看见类似太阳的别的星星。 (C)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这个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 (D)交通局派来的一辆由最好的司机驾驶的最好的汽车,早已等在县 委会门口。 E)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答〗与甲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与乙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鲁 迅《记念刘和珍君》) (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 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去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答〗( ) 五、下面三组列出的都是课文的篇名,画线的三篇是同属一类,分别从A、B、 C、D中选出与画线的三篇同类的一篇。(3分) 1.《甘薯疏序》《<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 (A)《送东阳马生序》 (B)《鲁迅的精神》 (C)《陋室铭》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答〗( ) 2.《小石潭记》《长江三峡》《游黄山记》 (A)《威尼斯》 (B)《苏州园林》 (C)《桃花源记》 (D)《雁荡山》 〖答〗(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梦游天姥吟留别》 (A)《敕勒歌》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过零丁洋》 〖答〗( ) 六、以“犁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 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 ) 七、从句子A-E中,分别找出同甲、乙两句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4分) 甲 人们才发现自己马群里的马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 乙 他的报告能使听讲的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新知识。 (A)人家看见你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B)天才的布鲁诺要叫所有的人看见类似太阳的别的星星。 (C)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这个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 (D)交通局派来的一辆由最好的司机驾驶的最好的汽车,早已等在县 委会门口。 (E)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答〗与甲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 与乙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
八、“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 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 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4分)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答〗() 九、下面的五句古文的译文,只有两句是符合原意的,把它们找出来。(3分) (A)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译文)醒来时只看到枕席,方才的烟雾云霞都不见了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我所喜欢的是“道”,进入了技艺的阶段了。 (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 而斗诸侯。 (译文)在那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度,致力耕织,修治 攻战的器械,在国外实行连衡而和诸侯相斗。 (D)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译文)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将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切开来 (E)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宝重器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译文)诸侯都很恐惧,在一起会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珍器重宝和 肥沃的土地,来送给天下之士 〖答〗()() 十、下面句子中的加红的词,有的是人称代词,有的不是。各句分别属于A B、C、D中的哪一种?请回答。(4分) (A)两个都是人称代词 (B)两个都不是人称代词 (C)前一个是人称代词,后一个不是 (D)后一个是人称代词,前一个不是。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答〗() 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以结盟好。〖答〗() 3予我千金,吾生若。〖答〗()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答〗() 十一、现代文阅读(24分) 1.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 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2分)得分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
八、“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 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 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4分)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答〗( ) 九、下面的五句古文的译文,只有两句是符合原意的,把它们找出来。(3分) (A)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译文)醒来时只看到枕席,方才的烟雾云霞都不见了。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我所喜欢的是“道”,进入了技艺的阶段了。 (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 而斗诸侯。 (译文)在那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度,致力耕织,修治 攻战的器械,在国外实行连衡而和诸侯相斗。 (D)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译文)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将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切开来 吃。 (E)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宝重器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士。 (译文)诸侯都很恐惧,在一起会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珍器重宝和 肥沃的土地,来送给天下之士。 〖答〗( )( ) 十、下面句子中的加红的词,有的是人称代词,有的不是。各句分别属于A、 B、C、D中的哪一种?请回答。(4分) (A)两个都是人称代词 (B)两个都不是人称代词。 (C)前一个是人称代词,后一个不是 (D)后一个是人称代词,前一个不是。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答〗( ) 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以结盟好。〖答〗( ) 3.予我千金,吾生若。〖答〗(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答〗( ) 十一、现代文阅读(24分) 1. 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一 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2分)得分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