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纪伯伦的文学常识,并能记忆和积 累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寓言主旨,培养阅 读现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发挥想象再造美文意境,并将学到用象征 于法,表达人生态度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从而培养我们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
• 知识与能力 • 了解有关纪伯伦的文学常识,并能记忆和积 累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寓言主旨,培养阅 读现代文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发挥想象,再造美文意境,并将学到用象征 手法,表达人生态度的方法 • 情感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从而培养我们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
解题 “更浩瀚的海洋”中的“更 是程度副词,用其修饰“浩瀚 说明还有比这更辽阔的大海。 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 人的生存状态的否 种对理想境界习
解题 “更浩瀚的海洋”中的“更” 是程度副词,用其修饰“浩瀚” 说明还有比这更辽阔的大海。 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 对七种人的生存状态的否定, 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追求不 止的精神
作者介绍 伦(1883-1931) 豕巴嫩诗人、散文作 家、画家,是阿拉伯 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 目散文诗体的作家 散发着 是东方现 重要成果人
作者介绍 • 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散文作 家、画家,是阿拉伯 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 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 他的散文具有独特的 东方韵味和感情色彩, 散发着醉人的艺术馨 香,是东方现代文学 的重要成果人
课前准备 生字识记 瀚(han):广大。如:浩瀚 裸(u):露出,没有遮盖。如:裸视。 镶(xa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如:镶牙 悯(min):1怜悯。如:其情可悯。本文可取此义。2忧愁。如:悯然涕下 谧(m):安宁,平静。如:静谧 撇(pe):1弃置不顾,抛弃。如:撇开。2.从液体表面上轻轻地舀。如:撇去 本文取此义。 萋(q: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祖G6m:1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如:祖胸。本文取此义。 cian恭苟 浩瀚:形容水势盛天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顶礼膜拜:表示极度崇拜。膜拜:合掌加额,伏地跪拜 行僧:用若行的手段修行的宗教徒 安谧:安宁,安静 虔诚:恭敬而有诚道 心扉:人的内心
课前准备 • 一、生字识记 • 瀚(hàn):广大。如:浩瀚。 • 裸(luǒ):露出,没有遮盖。如:裸视。 •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如:镶牙。 • 悯(mǐn):1.怜悯。如:其情可悯。本文可取此义。2.忧愁。如:悯然涕下。 • 谧(mì):安宁,平静。如:静谧。 • 撇(piē):1.弃置不顾,抛弃。如:撇开。2.从液体表面上轻轻地舀。如:撇去。 本文取此义。 • 萋(qī):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 袒(tǎn):1.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如:袒胸。本文取此义。 2.袒护。 • 虔(qián):恭敬。如:虔心。 • 二、词语识记 •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 •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 顶礼膜拜:表示极度崇拜。膜拜:合掌加额,伏地跪拜。 • 苦行僧:用苦行的手段修行的宗教徒。 • 安谧:安宁,安静。 •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 心扉: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