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作原理(1)转动转矩T的产生线圈通入电流I一→电磁力F一线圈受到转矩T一线圈和指针转动,H线圈受到的转矩 T= k,l(2)阻转矩Tc的产生在线圈和指针转动时,螺旋弹簧被扭紧而产生阻转矩Tc弹簧的T与指针的偏转角α成正比,即Tc= kzα当弹簧的阻转矩T与线圈受到的转矩Tc达到平衡时,可动部分停止转动,此时有T= Tc返回退出1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工作原理 (1) 转动转矩T 的产生 (2) 阻转矩TC的产生 在线圈和指针转动时,螺旋 弹簧被扭紧而产生阻转矩TC。 线圈通入电流 I →电磁力 F 线圈受到的转矩 T = k1 I 线圈通入电流 I →电磁力 F →线圈受到转矩 T → 线圈和指针转动, 弹簧的TC与指针的偏转角成正比,即 TC = k2 当弹簧的阻转矩T与线圈受到的转矩TC达到平 衡时,可动部分停止转动,此时有 T = TC F N S F
当弹簧阻转矩与转动转矩达到平衡即Tc=T时,可转动部分便停止转动,T=kI,Tc=kzα。即指针的偏转角kI=klα=k.结论:指针偏转的角度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仪表的标度尺上作均匀刻度3.阻尼作用的产生当线圈通入电流而发生偏转时,铝框切割磁通在框内感应出电流,其电流再与磁场作用,产生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于是可转动部分受到阻尼作用,快速停止在平衡位置。返回退出自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当弹簧阻转矩与转动转矩达到平衡即 TC = T 时, 可转动部分便停止转动, T = k1 I , TC= k2 。 I kI k k α = = 2 1 仪表的标度尺上作均匀刻度。 3. 阻尼作用的产生 当线圈通入电流而发生偏转时,铝框切割磁通, 在框内感应出电流,其电流再与磁场作用,产生与 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于是可转动部分受到阻尼 作用,快速停止在平衡位置。 即指针的偏转角 结论: 指针偏转的角度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4.用途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及电阻5.优点刻度均匀: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阻尼强;消耗电能量小:受外界磁场影响小。缺点只能测量直流:价格较高:不能承受较大过载。返回退出0员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4.用途 5. 优点 刻度均匀;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阻尼强;消耗电能 量小;受外界磁场影响小。 缺点 只能测量直流;价格较高;不能承受较大过载。 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及电阻
电磁式仪表13.2.21.结构主要部分是固定的圆形线圈、线圈内部有固定的铁片、固定在转轴上的可动铁片。3hl圆形线圈固定铁片Nn可动铁片小室推斥式电磁式仪表返回退出1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3.2.2 电磁式仪表 1. 结构 主要部分是固定的圆形线圈、线圈内部有固定 的铁片、固定在转轴上的可动铁片。 圆形线圈 小室 固定铁片 可动铁片 3 1 2 4 0 5 推斥式电磁式仪表 3 1 2 4 0 5 3 1 2 4 0 5 推斥式电磁式仪表
2.工作原理线圈通入电流I一→磁场→固定和可动铁片均被磁化(同一端的极性是相同的)一可动片因受力而带动指针转动。仪表的转动转矩T=kI2弹簧的阻转矩T与指针的偏转角α成正比,即弹簧的阻转矩Tc=kzα当T=Tc时,可动部分停止转动,交流为有效值即指针的偏转角ki?=kpα=k,结论:指针偏转的角度与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有效值的平方成正比。返回退出E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工作原理 仪表的转动转矩 T = k I ² 弹簧的阻转矩 TC = k2 弹簧的阻转矩TC与指针的偏转角 成正比,即 当 T = TC时,可动部分停止转动, 即指针的偏转角 2 2 2 1 I kI k k = = 结论: 指针偏转的角度与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有效 值的平方成正比。 线圈通入电流 I →磁场 →固定和可动铁片均被磁化 (同一端的极性是相同的)→可动片因受斥力而带动指 针转动。 交流为 有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