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1日2.2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2.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4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2.5叠加定理2.62.7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2.82.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返回退出页11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结点电压法 2.6 叠加定理 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8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目录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本章要求:1.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返回退出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本章要求: 1. 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 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的图解分析法。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1.1电阻的串联1特点:O++(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U,R(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U+(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U2R2R=R,+R,.(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RRzUUU,=U,= R,+ R,R, +R,门R应用:U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返回退出营具页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1.1 电阻的串联 特点: (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 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 U R R R U 1 2 1 1 + = U R R R U 1 2 2 2 + = R =R1+R2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 应用: 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 U1 R1 U R2 U2 I + – + + – – U1 R1 U R2 U2 I + – + + – – U R I + – U R I + –
2.1.2电阻的并联特点:(1)各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2(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R,RU(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111+RRR(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RR,1LL2.R, + R,R + R,RU应用:.分流、调节电流等。页返回退出下页E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1.2 电阻的并联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I R R R I 1 2 2 1 + = I R R R I 1 2 1 2 + = 1 2 1 1 1 R R R = +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特点: (1)各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 (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应用: 分流、调节电流等。 I1 I2 U R1 R2 I + – I1 I2 U R1 R2 I + – U R I + – U R I + –
一般负载都是并联运用的。负载并联运用时,它们处在同一电压下,任何一个负载的工作情况基本上不受其它负载的影响。并联的负载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总功率也就越大。但是每个负载的电流和功率却没有变动。有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只需要估算。阻值相差很大的两个电阻串联,小电阻的分压作用常可忽略不计:如果是并联,则大电阻的分流作用常可忽略不计返回退出顶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一般负载都是并联运用的。负载并联运用时,它 们处在同一电压下,任何一个负载的工作情况基本上 不受其它负载的影响。 并联的负载越多(负载增加), 则总电阻越小, 电路 中的总电流和总功率也就越大。但是每个负载的电流 和功率却没有变动。 有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 只需要估算。阻值相差 很大的两个电阻串联,小电阻的分压作用常可忽略不 计;如果是并联,则大电阻的分流作用常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