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其中选择题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请用2B铅笔在选择题答题区将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请用黑 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分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愧怍(zuo) 匿名(ni) 如坐针毡(zan) B.褶皱(zhe) 强迫( qiang)长吁短叹(xu) C.解剖(pa) 亵渎(d) 锲而不舍(qi) D.脚踝(huai)校对(jiao) 玲珑剔透(t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 A.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 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B.小王在李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一篇文章,可谓是妙笔生花 C.年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希望,年轻人怎能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呢?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占有保持干净水体的大面积天然无菌的山林环境 B.课余时间,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卡拉0K等体育活动。 C.2011年6月4日,李娜勇夺法网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个手捧单打大满贯的亚洲人 D.自“虚拟时代”网站开办以来,每天接待顾客平均约有6000人次左右 据报道:卫生部于今年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是继三聚氰胺、瘦肉精 膨大剂等事件后的又一场食品安全危机。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
肇庆市 2011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四大题,22 小题,其中选择题 4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请用 2B 铅笔在选择题答题区将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请用黑 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分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愧怍.( zuò ) 匿.名 ( nì ) 如坐针毡. ( zān ) B. 褶.皱 ( zhé ) 强.迫 ( qiánɡ ) 长吁.短叹 ( xū ) C. 解剖. ( pāo ) 亵渎. ( dú ) 锲.而不舍 ( qì ) D. 脚踝. ( huái ) 校.对 ( jiào ) 玲珑剔.透 ( tī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 分) A. 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 ....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 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B. 小王在李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一篇文章,可谓是妙笔生花 ....。 C. 年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希望,年轻人怎能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 ....呢?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鼎湖山占有保持干净水体的大面积天然无菌的山林环境。 B. 课余时间,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卡拉 OK 等体育活动。 C. 2011 年 6 月 4 日,李娜勇夺法网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个手捧单打大满贯的亚洲人。 D. 自“虚拟时代”网站开办以来,每天接待顾客平均约有 6000 人次左右。 据报道:卫生部于今年 6 月 1 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是继三聚氰胺、瘦肉精、 膨大剂等事件后的又一场食品安全危机。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4.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5.对“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为此,学校举办了一场辩论赛。甲方认为 食品安全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只能听之任之。乙方认为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我 们不能漠然置之。你支持哪一方?请说出你的理由,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90 个字)(4分) 二、古诗文阅读(28分) 6.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 句是 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7~8小题。(5分)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土。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7.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分) 8.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9~13小题。(15分)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4.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5.对“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为此,学校举办了一场辩论赛。甲方认为 食品安全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只能听之任之。乙方认为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我 们不能漠然置之。你支持哪一方?请说出你的理由,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 90 个字)(4 分) 二、古诗文阅读(28 分) 6.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 ①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②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④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 句是: , 。 ⑥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 。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 7~8 小题。(5 分)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7.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 分) 8.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 9~13 小题。(15 分) (甲)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 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 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 B.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 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分) 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3分) (乙)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 训之搦管临朱②。书一画,训日:“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日: 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日:“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 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土。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 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 【注】①搦管∶握笔。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 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④姻友:亲戚、朋友。⑤夥:多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 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 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 B.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 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 分) 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 分) (乙)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 训之搦管①临朱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 “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 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 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 【注】①搦管:握笔。 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 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分)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②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14~21小题 (一)奥论是不能“制造”的 沈敏特 ①我们不仅常常听到,并且已十分适应和习惯了这样的词语,即每当要做一件大事时, 运作策划中会有这样一个环节,我们理所当然称之为“大造舆论”;至于很多商业或娱乐行 业的炒作中,更把“大造舆论”作为重要手段。 ②但是,舆论是不能制造的;可以制造出来的,绝不是舆论 ③上溯历史,中国确有“大造舆论”的传统。如我们最熟悉的陈胜要称王大楚,就让亲 信装神弄鬼,燃起篝火,假作狐鸣,发岀“大楚兴,陈胜王″的叫声。还有制造舆论的最经 典例证,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专门给他老子制作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大量制造拥护袁世 凯复辟帝制的“舆论”。袁世凯于是放心大胆地加快了登基步伐,结果也加快了走向覆灭的 步伐,创造了一个王朝寿命最短(八十三天)的“吉尼斯纪录”。这种“大造”,确有一时 之效,而最终的效果是制造了自己的覆灭 ④热衷于“大造舆论”者的心理前提,是对“大造舆论”的一种依赖性迷信,总以为这 种按自己利益需要所制造出来的“舆论”,具有神奇的魔力。殊不知,这种人为“大造”的 舆论,会有一时之效,归根到底却是始于欺人而终于自欺。舆论的本质是民心、民情、民意, 只有背弃人民,才需要“大造舆论 ⑤时至今日,网络固然也可以利用来“制造舆论”,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看到大量“制造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 分)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① 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②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 14~21 小题。 (一)舆论是不能“制造”的 沈敏特 ①我们不仅常常听到,并且已十分适应和习惯了这样的词语,即每当要做一件大事时, 运作策划中会有这样一个环节,我们理所当然称之为“大造舆论”;至于很多商业或娱乐行 业的炒作中,更把“大造舆论”作为重要手段。 ②但是,舆论是不能制造的;可以制造出来的,绝不是舆论。 ③上溯历史,中国确有“大造舆论”的传统。如我们最熟悉的陈胜要称王大楚,就让亲 信装神弄鬼,燃起篝火,假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叫声。还有制造舆论的最经 典例证,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专门给他老子制作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大量制造拥护袁世 凯复辟帝制的“舆论”。袁世凯于是放心大胆地加快了登基步伐,结果也加快了走向覆灭的 步伐,创造了一个王朝寿命最短(八十三天)的“吉尼斯纪录”。这种“大造”,确有一时 之效,而最终的效果是制造了自己的覆灭。 ④热衷于“大造舆论”者的心理前提,是对“大造舆论”的一种依赖性迷信,总以为这 种按自己利益需要所制造出来的“舆论”,具有神奇的魔力。殊不知,这种人为“大造”的 舆论,会有一时之效,归根到底却是始于欺人而终于自欺。舆论的本质是民心、民情、民意, 只有背弃人民,才需要“大造舆论”。 ⑤时至今日,网络固然也可以利用来“制造舆论”,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看到大量“制造
出来的“舆论”;但人们同样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更多真正承载着民心、民情、民意的舆论。 可以亳不夸张地说,网络使舆论发挥岀这样的功能,在这六十年中是空前的。没有网络,南 京市江宁区那位房产局局长的贪污行为能如此快速地揭露岀来吗?没有网络弱女子邓玉娇 会获得无罪判决吗?网络使舆论自下而上、自然生成的特征获得了难以阻挡的发挥,它送给 舆论最重要的礼物就是:难以阻挡! (选自2010年第19期《凤凰周刊》,选文有删改) 14.阅读全文后回答,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15.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中两个“难以阻挡”的含义。(4分) (二)被风吹走的夏天 秦俑 ①那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夏天。 ②那天是高考分数线出来的日子,我没有跟家里人说实话。我说还得要几天时间呢,他 们对我的话深信不疑。我的父母一大早就得去地里干农活。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密,他常 跟我们兄弟俩说,秋天的收成怎样,就要看这一季的努力了。哥哥大我四岁多,上完初中就 跟人去东莞打工,今年春节回来,承包了村里的制砖厂,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 ③吃过午饭,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去了村子三里地外的一个食品批发部。在那里,有离 我们村最近的一部公用电话。但回来的时候,我的腿里一定是灌满了铅,要不我怎么会觉得 回家的路这么长? ④离最低录取线差了两分。我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家人,怎样面对他们脸 上的失望。我在村子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后坐到了村口的桥墩上。 ⑤也不知坐了多久,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蛙声。我一步一步地往回走,走到家门口,走 进卧室。我晚上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出去吃饭。母亲进来看过我几回,她不停地摸我的额
出来的“舆论”;但人们同样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更多真正承载着民心、民情、民意的舆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使舆论发挥出这样的功能,在这六十年中是空前的。没有网络,南 京市江宁区那位房产局局长的贪污行为能如此快速地揭露出来吗?没有网络,弱女子邓玉娇 会获得无罪判决吗?网络使舆论自下而上、自然生成的特征获得了难以阻挡 ....的发挥,它送给 舆论最重要的礼物就是:难以阻挡 ....! (选自 2010 年第 19 期《凤凰周刊》,选文有删改) 14.阅读全文后回答,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 分) 15.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16.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中两个“难以阻挡”的含义。(4 分) (二)被风吹走的夏天 秦俑 ①那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夏天。 ②那天是高考分数线出来的日子,我没有跟家里人说实话。我说还得要几天时间呢,他 们对我的话深信不疑。我的父母一大早就得去地里干农活。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密,他常 跟我们兄弟俩说,秋天的收成怎样,就要看这一季的努力了。哥哥大我四岁多,上完初中就 跟人去东莞打工,今年春节回来,承包了村里的制砖厂,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 ③吃过午饭,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去了村子三里地外的一个食品批发部。在那里,有离 我们村最近的一部公用电话。但回来的时候,我的腿里一定是灌满了铅,要不我怎么会觉得 回家的路这么长? ④离最低录取线差了两分。我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家人,怎样面对他们脸 上的失望。我在村子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后坐到了村口的桥墩上。 ⑤也不知坐了多久,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蛙声。我一步一步地往回走,走到家门口,走 进卧室。我一晚上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出去吃饭。母亲进来看过我几回..,她不停地 ...摸我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