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称为类骨质(osteoid),同时以类似顶浆分泌的方式向类骨质中释放一些小泡,称基质 小泡(matrix vesicle)。基质小泡直径约0.lμm,有膜包被,膜上有碱性磷酸酶、焦磷酸酶和 ATP酶,泡内含钙和小的羟磷灰石结晶。一般认为,基质小泡是使类骨质钙化的重要结构。近 年发现,骨基质中的钙结合蛋白均由成骨细胞分泌产生。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后,便成为 骨细胞 (4)破骨细胞(osteoclast):主要在骨组织表面,数目较少。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的大 细胞,直径约100μm,含有2~50个核。目前认为它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无分裂能力。 光镜下,破骨细胞贴近骨基质的一侧有纹状缘(图4·5),胞质呈泡沫状,在HE染色的切片 中胞质易为伊红染色。电镜下可其贴近骨基质一侧有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称为皱褶缘 (ruffled border)(图4·8),即光镜下的纹状缘。在皱褶缘的周缘有一环形胞质区,内有多 量微丝,而无其它细胞器,称为亮区(clear zone)。亮区的细胞膜平整并紧贴于骨基质表 面,形成一道环形胞质围墙,使所包围的区域成为封闭的微环境区。破骨细胞功能活跃时,向 此区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乳酸及柠檬酸等,在酶及酸的作用下使骨基质溶解。皱褶缘 可增大吸收面积,电镜下可见皱褶缘基部有吞饮泡和吞噬泡,泡内含小骨盐晶体及解体的有机 成分,表明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器解中的骨质 一皱耕缘 粗面内质网 线较体 ,溶南体 吞饮泡 图4-8破骨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二)长骨的结构 长骨由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关节软骨及血管、神经等构成 1.骨松质(spongy bone)分布于长骨的骨骺和骨干的内侧份,是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 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骨髓。骨小梁厚度一般为01- 0.4mm,由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图4·9)。骨小管穿行表层骨板开口于骨髓 腔,骨细胞从中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 2.骨密质(compact bone)分布于长骨骨干和骨骺的外侧份。骨密质内的骨板排列很有 规律,按骨板排列方工可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
成分,称为类骨质(osteoid),同时以类似顶浆分泌的方式向类骨质中释放一些小泡,称基质 小泡(matrix vesicle)。基质小泡直径约0.1μm,有膜包被,膜上有碱性磷酸酶、焦磷酸酶和 ATP酶,泡内含钙和小的羟磷灰石结晶。一般认为,基质小泡是使类骨质钙化的重要结构。近 年发现,骨基质中的钙结合蛋白均由成骨细胞分泌产生。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后,便成为 骨细胞。 (4)破骨细胞(osteoclast):主要在骨组织表面,数目较少。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的大 细胞,直径约100μm,含有2-50个核。目前认为它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无分裂能力。 光镜下,破骨细胞贴近骨基质的一侧有纹状缘(图4-5),胞质呈泡沫状,在HE染色的切片 中胞质易为伊红染色。电镜下可其贴近骨基质一侧有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称为皱褶缘 (ruffled border)(图4-8),即光镜下的纹状缘。在皱褶缘的周缘有一环形胞质区,内有多 量微丝,而无其它细胞器,称为亮区(clear zone)。亮区的细胞膜平整并紧贴于骨基质表 面,形成一道环形胞质围墙,使所包围的区域成为封闭的微环境区。破骨细胞功能活跃时,向 此区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乳酸及柠檬酸等,在酶及酸的作用下使骨基质溶解。皱褶缘 可增大吸收面积,电镜下可见皱褶缘基部有吞饮泡和吞噬泡,泡内含小骨盐晶体及解体的有机 成分,表明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图4-8 破骨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二)长骨的结构 长骨由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关节软骨及血管、神经等构成。 1.骨松质(spongy bone) 分布于长骨的骨骺和骨干的内侧份,是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 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骨髓。骨小梁厚度一般为0.1- 0.4mm,由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图4-9)。骨小管穿行表层骨板开口于骨髓 腔,骨细胞从中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 2.骨密质(compact bone) 分布于长骨骨干和骨骺的外侧份。骨密质内的骨板排列很有 规律,按骨板排列方工可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
(l)环骨板(circumferential lamella):分布于长骨干的外侧面及近骨髓腔的内侧面 分别称为外环骨板及内环骨板。外环骨板较厚,约有10~40层,较整齐地环绕骨干排列(图4 ·9)。内环骨板较薄,仅由数层骨板组成,排列不甚规则。外环骨板及内环骨板均有横向穿 越的小管,统称穿通管(perforating canal,又称Volkmann管)。穿通管与纵行排列的骨单位中 央管相通连(图4-9),它们都是小血管、神经及骨膜成分的通道,并含有组织液, “外环骨围 ,骨单母 骨小梁 骨外膜 穿通纤维 中央管 骨内 穿通管 图4-9长骨骨干结构模式图 (2)骨单位(osteon):又称哈弗系统(Haversian system),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 要结构单位。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在,数量较多,呈筒状,直径30~70μm,长0.6~ 2.5mm,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哈弗骨板)围成。各层骨板之间有骨细胞。各层骨细 胞的突起经骨小管穿越骨板相互连接。骨单位的中轴有一中央管(central canal),或称哈弗 管(Haversian canal)(图4-9,4-l0),内含骨膜组织、毛细血管(有的是微动静脉)和神 各个骨单位表面都有一层厚约2μm的粘合质,是一层含骨盐多而胶原纤维少或缺如的骨基 质,在骨的横磨片上呈折光较强的轮廓线,称粘合线(cement line)(图4-l0)。骨单位周 边部的骨小管都在粘合线以内返折,不与相邻单位表面的骨小管通连。骨单位最内层的骨小管 均开口于中央管,使每一骨单位内的骨细胞均能通过相互通连的骨小管获得营养。骨的内、外 环骨板与骨单位交界处也有粘合线,但不如骨单位之间的明显
(1)环骨板(circumferential lamella):分布于长骨干的外侧面及近骨髓腔的内侧面, 分别称为外环骨板及内环骨板。外环骨板较厚,约有10~40层,较整齐地环绕骨干排列(图4 -9)。内环骨板较薄,仅由数层骨板组成,排列不甚规则。外环骨板及内环骨板均有横向穿 越的小管,统称穿通管(perforating canal,又称Volkmann管)。穿通管与纵行排列的骨单位中 央管相通连(图4-9),它们都是小血管、神经及骨膜成分的通道,并含有组织液。 图4-9 长骨骨干结构模式图 (2)骨单位(osteon):又称哈弗系统(Haversian system),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 要结构单位。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在,数量较多,呈筒状,直径30~70μm,长0.6~ 2.5mm,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哈弗骨板)围成。各层骨板之间有骨细胞。各层骨细 胞的突起经骨小管穿越骨板相互连接。骨单位的中轴有一中央管(central canal),或称哈弗 管(Haversian canal)(图4-9,4-10),内含骨膜组织、毛细血管(有的是微动静脉)和神 经。 各个骨单位表面都有一层厚约2μm的粘合质,是一层含骨盐多而胶原纤维少或缺如的骨基 质,在骨的横磨片上呈折光较强的轮廓线,称粘合线(cement line)(图4-10)。骨单位周 边部的骨小管都在粘合线以内返折,不与相邻单位表面的骨小管通连。骨单位最内层的骨小管 均开口于中央管,使每一骨单位内的骨细胞均能通过相互通连的骨小管获得营养。骨的内、外 环骨板与骨单位交界处也有粘合线,但不如骨单位之间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