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毒 性 机 制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2004.5
第四章 毒 性 机 制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2004.5
1 November 2024 2 第四章 毒性机制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的增毒与终毒物的形成 第二节 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 第三节 细胞功能障碍与毒性
1 November 2024 2 第四章 毒性机制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的增毒与终毒物的形成 第二节 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 第三节 细胞功能障碍与毒性
1 November 2024 3 第一节 外源化学的增毒与终毒物的形成 概念: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是指与内源靶分子(如受体、酶、 DNA、微丝蛋白、脂质)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 启动结构和(或)功能而表现出毒性的物质。 终毒物可为机体所暴露的原化学物(母化合物);而另外一些毒 物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其代谢物引起,生物转化为有害产物的过程 称为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 最为多见的情况是增毒使外源化学物如氧和氧化氮(NO)转变为: 亲电子、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毒效应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位点的浓度及持续 时间
1 November 2024 3 第一节 外源化学的增毒与终毒物的形成 概念: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是指与内源靶分子(如受体、酶、 DNA、微丝蛋白、脂质)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 启动结构和(或)功能而表现出毒性的物质。 终毒物可为机体所暴露的原化学物(母化合物);而另外一些毒 物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其代谢物引起,生物转化为有害产物的过程 称为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 最为多见的情况是增毒使外源化学物如氧和氧化氮(NO)转变为: 亲电子、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毒效应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位点的浓度及持续 时间
1 November 2024 4 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 化学毒物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与靶分子相互作用 细胞功能失调、损伤 细胞修复功能失调 毒 性 ① ② ③
1 November 2024 4 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 化学毒物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与靶分子相互作用 细胞功能失调、损伤 细胞修复功能失调 毒 性 ① ② ③
1 November 2024 5 亲电子剂的形成 亲电子剂是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 的分子。该缺电子原子中的部分或全部阳电荷使其很容易 通过共享电子对的方式与亲核剂中富含电子的原子反应。 化学物在代谢活化时形成非离子亲电子剂。亲电子剂经常 是在外源化合物被细胞色素P-450或其他酶氧化成酮类、环 氧化物及芳烃氧化物、α,β-不饱和酮及醛类、醌类或醌亚胺 类以及酰基卤等过程中形成的
1 November 2024 5 亲电子剂的形成 亲电子剂是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 的分子。该缺电子原子中的部分或全部阳电荷使其很容易 通过共享电子对的方式与亲核剂中富含电子的原子反应。 化学物在代谢活化时形成非离子亲电子剂。亲电子剂经常 是在外源化合物被细胞色素P-450或其他酶氧化成酮类、环 氧化物及芳烃氧化物、α,β-不饱和酮及醛类、醌类或醌亚胺 类以及酰基卤等过程中形成的